楠木軒

江漢有棟“爭氣樓”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休閒

建築是歷史的載體,建築文化是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寄託着人類對自身歷史的追憶和感情。

——梁思成

冬日凜冽的寒風中,江漢路上的這座老建築——四明銀行漢口分行舊址,看起來更為肅穆端莊。眼前的大樓滿是簡潔硬朗的線條感,如山嶽般巍然,古拙厚重的黃銅大門靜謐深沉,好似開合間便能透露點百年前的過往。人羣從身側穿行而過,時間卻彷彿停頓於此。

四明銀行漢口分行現狀

“四明銀行成立於1908年,由旅滬寧波商幫領袖虞洽卿等人在上海公共租界寧波路江西路口創辦,是較早創辦的一所中國商辦新式銀行,與中國實業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和中國國貨銀行並稱‘小四行’。”江漢路步行街區綜合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張凱介紹,“寧波有座四明山非常著名,四明銀行大抵也是由此得名。”

四明銀行漢口分行舊址及其發行的紙幣

四明銀行漢口分行則成立於1919年,到20世紀30年代在江漢路購買了格非堂原址,1934年請來當時的先鋒建築師盧鏞標設計新銀行大樓,漢協盛營造廠施工,於1936年竣工。這棟大樓是盧鏞標的成名之作,也是中國設計師在漢口設計的第一座鋼混結構建築。四明銀行漢口分行採用當時最新潮的折線形現代主義風格,地上5層,局部7層,地下1層,它39.01米的高度為當時銀行大樓之最,被譽為中國人的“爭氣樓”。

推開厚重的門扉,昔日的銀行大廳已變作精美的商品店,從前地下一層的金庫大門卸下重擔,悠閒立於商店一隅的玻璃櫥窗中,迎着顧客或遊人好奇的打量和追思。店內林立的貨架盡頭處有一個旋轉扶梯,從它裝飾一新的外表雖看不出分毫,結構卻是當年的設計。沿着階梯拾級而上,抬頭看向挑空的二層天花板,外沿飾以簡潔的幾何雕刻,中部大片的曲面鏤空小孔,讓人想再往上去探個究竟。

↑旋轉扶梯

金庫大門

行至高處,映入眼簾的除卻錯落的幾何層高,便是銀行大樓乾坤暗藏的天井結構。與二層的鏤空天花板兩相結合,不難想象到當年,天氣晴好時便有陽光直射而下,透過鏤空的小孔,將斑駁的光影潑灑在銀行大廳內,人羣熙熙攘攘、銀錢進進出出,那一派繁榮景象。

“1938年,孔祥熙接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當時的行政院駐漢辦事處就設在四明銀行的三四樓。”張凱介紹道。

待到上了三樓,便發現大樓內層風格與外立面的冷肅有些不同,大片白牆紅漆的配色,簡約中透着秀美。老門軸、舊插銷、細長的紅木地板、同色系的大門與點綴其上的金屬把手,還有機械式窗簾升降盒,這座本土化的摩登建築外表新潮又內藏了許多中國古典美學和機巧,它們奇妙地糅雜在一起,讓這棟大樓歷經百年依然處處有趣、生機勃勃。

建築是城市的肌理,文化是城市的命脈。逝去的時光裏,藏着許多故事,那些經歷讓一棟建築變得獨特,讓一座城市飽有繼往開來的力量和底氣。一雙相攜着逛街的老夫妻路經這裏停留了片刻,一位頗顯自豪地對着另一位説道,“看看,這就是當年的‘爭氣樓’,四明銀行!”

【來源:江漢路步行街區綜合服務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