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七夕:從女兒節到情人節,官方民間共同推動古老節慶新生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休閒

8月25日是農曆七夕,隨着七夕的臨近,手機APP裏經常能看到各類“送女朋友什麼禮物最合適”“直男該怎樣給女朋友送禮物”等推送。在年輕人心中,傳統節日七夕已然和情人節劃上了等號。然而,如同新疆大盤雞、武漢熱乾麪等我們原以為是地方傳統的特色美食其實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產物一樣,七夕直接和情人節劃上等號,甚至是21世紀前後的事情了。在歷史長河中,古人並沒有把七夕主要當作情人節來過。

那麼,回到歷史中,七夕對古人意味着什麼?牛郎織女的傳説是怎麼和七夕融合到一起的?七夕節又是如何變成中國情人節的?比之於“2·14”的西方情人節,我們在把七夕作為中國情人節來過的時候,又應該發掘出怎樣不同的文化內涵?

牛郎織女與七夕的結合

每個傳統節日都有若干與節俗相伴隨的神話、傳説、故事等等。這些敍事承載着自古以來民眾與節俗相關的生活經驗、文化想象、民族情感、歷史觀念、倫理道德等羣體記憶。有些民間敍事對於節日的內涵和傳承還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最為典型的是牛郎織女傳説在七夕文化中的重要位置。

在今天的人們看來,七夕和牛郎織女的故事是密不可分的,提到七夕節,就會想到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説起牛郎織女,也離不開他們在七夕相會的情節。但從歷史上來看,牛郎織女傳説形成的時間遠早於七夕節。七夕節在漢代才有文字記載,而牛郎織女的故事在先秦時期就以神話的形式流傳了。

“牽牛”和“織女”原本是兩個沒有關係的星座名。在農曆七月的黃昏時分,古人仰望星空,織女星是北方高緯度夜空中最亮的一顆星,這使織女星與七月聯繫在一起;而七月為夏秋之交,正是女性忙着紡線織布為縫製冬衣做準備的時節,古人就將之命名為“織女”。而“牽牛”名稱的由來與八月的星象和生活相關。八月黃昏時分,牽牛星代替織女星成為高懸中天的亮星,而八月正是動物膘肥毛豐的時候,適宜選擇牲畜作為歲末的犧牲來給神明獻祭,牛則是最重要的祭品之一,因此被命名為牽牛星。

在古代沒有光污染的情況下,中華先民們仰望着天空,逐漸將這兩顆星星做了人格化的想象。從先秦到漢代、三國時期,牛郎織女的故事一直是隔河相望不能團聚的悲劇。早在詩經中就有對牛郎織女不得相見的記載,正如東漢《古詩十九首》之一所詠唱的: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直到三國時期,牽牛織女相望不能相會的故事跟七月七這個日子還沒有什麼關係。而漢代已經有了七夕節,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七月七日的習俗有“作曲及磨具”。從漢代到三國時期,牽牛織女的故事跟七夕節是分立的、無關的。

到西晉時期,出現了牛郎與織女二星在七夕相會成婚傳説的確切記載。如傅玄《擬天問》中説:“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會天河。”牛郎織女相會選在七月七的原因,一方面是織女星是標誌夏曆七月的星,七月正是織女星在人們的視野中最亮的時候;另一方面跟古人習慣以數字重疊的日子為節日和對數字“七”的崇拜有關。古人認為“七”有利生殖、轉生、長生,雙七更是吉利數字。牛郎織女相會是神仙相會,而且含有陰陽結合、有利生殖的意思,放在七月七正合適。

作為“女兒節”的七夕

即便七夕有了牛郎織女傳説的加持,但是古代的七夕也並沒有成為現代意義上的“情人節”。晉代以後,七夕節被稱為“乞巧節”,逐漸成為女性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説是古代的“女兒節”。古代七夕節的習俗主要有四個方面:乞巧、乞子、乞食、曬衣曝書。

乞巧,可理解為向織女祈求做女工的巧藝。穿針引線是最具代表性的七夕活動。在七夕晚上,皇宮內的宮女還要進行穿針乞巧的比賽,最先完成的宮女便是“得巧”。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稱為“乞巧市”。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置辦乞巧物品,乞巧市上人流如織。

但乞巧習俗的含義並不僅限於此。乞巧最常見的方式為在星光下以線穿針,而傳統文化中繩線是與姻緣有關的,俗語説的“牽線”“千里姻緣一線牽”都有線在內。故以針線乞巧實際上是祈求姻緣、子嗣。

乞子也是古代七夕節的主要節俗活動之一。在古代社會的傳統觀念中,多子意味着多餘的勞動力,也可以“養兒防老”,古代勞動人民普遍認為“多子多福”。因此婦女們在七夕節這一天,向上天乞求,渴望能夠擁有更多的孩子。

中國人説“民以食為天”,七夕節傳統乞食的食物主要包括“巧果”和雕刻“花瓜”。巧果多為麪粉做的點心,花瓜則是多以冬瓜和西瓜為原料,在此基礎上雕刻成花燈的模樣。種生求子也是古代七夕節俗中一項重要的活動,按照傳統規矩,將黃豆、綠豆、小麥等農作物浸於碗中,等待它們生長出嫩芽,然後捆在一起。

七夕到時正值秋初,標誌着季節轉換,這一天有打掃房間、曬衣曝書的習俗,古人通過這樣的方式清除黴菌和寄生蟲。

應該説,在古代,七夕節的主軸並不是愛情,中國古代也並沒有西方意義上的“情人節”。在春秋戰國以前的上古時期,儒家禮教尚未佔據獨尊的地位,男女有較多的自由交往和表達愛情的機會,往往在鄭重的儀式之後,青年男女可以縱情交流、擇偶。隨着宋明以降程朱理學的興起,社會對女性的束縛越來越多,愈發強調“男女之防”、“男女授受不親”,儘量隔絕婚姻之外的男女交往。即使夫妻之間也否認相互間的平等愛情,講究男尊女卑、夫為妻綱。在這樣的思潮影響下,中國古代自然沒有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情人節。

變身情人節——七夕節在當代的轉型

近代以來,隨着西方思潮的傳入,帝制中國的崩潰以及五四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家店”的推動,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社會制度日漸瓦解,人們有了更多的自由和追逐愛情的權利。

在20世紀三十年代,沿海地區一部分受過西式教育的知識分子,就已經開始過情人節。而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聖誕節、感恩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也逐漸被中國人所接受。

近年來中國國力的增強,讓人們開始重新檢視中國的傳統文化,試圖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挖掘出愛情的元素,打造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與“2·14”情人節相抗衡。

如果要在傳統節日中尋找一個最接近情人節的,那就非七夕節莫屬。自晉代牛郎織女傳説融入七夕節後,這個愛情婚姻故事就成為七夕節的主要內容。由於封建禮教對愛情主題的壓抑,七夕習俗以乞子、乞巧為主,愛情表達活動居於次要位置,但乞子、乞巧也是與婚姻緊密相關的。白居易《長恨歌》中就寫唐玄宗與楊貴妃把七夕節當情人節來過:“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21世紀以來,國人愈發強調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弘揚。據筆者所見,第一個將七夕節發展為情人節的建議是在1993年。此後,在2002年河北省第一屆“七月七日愛情節”開幕式上,有學者指明把七夕節打造成“中國情人節”的目的,在於“張羅一個節”與“西方節日相抗衡”。七夕節也於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各種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七夕節作為“中國情人節”,已得到公眾的普遍認可。七夕節的主題由古時“乞巧節”轉變到如今的“情人節”,在社會上有了新的定位和內涵。

雖然在學者、商家和民眾的共同努力下,七夕節煥發了新生,但是作為中國情人節的七夕,對很多人來説,似乎只是換了個時間重新過一遍西式情人節,缺乏自己獨特的內涵。在筆者的調研中,不少人過七夕,也依舊是模仿西方情人節送玫瑰、送巧克力、送禮物、吃燭光晚餐等等,再加上微信或支付寶發紅包。這樣的七夕,似乎只能成為西方情人節的投影和簡單複製。

“中國情人節”何以可能

如何賦予七夕不同於“2·14”情人節的內涵和儀式,這是一個值得學者、商家和大眾去共同討論和嘗試的問題。

2020年8月的新餘仙女湖全景。 新餘市委宣傳部 供圖

支撐起七夕作為“中國情人節”的牛郎織女傳説,在漫長的歷史中,與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糾纏在了一起,互相影響。而最早記錄仙女下凡,被留在凡間的故事,則是晉代幹寶的《搜神記》中的《毛衣女》一文。其中記錄了豫章新喻縣一男子,在田間看見六七美貌女子,不知是仙,拿走了其中一女子往返於天界和人間的毛衣,最終與仙女結婚生子的故事。這是仙女下凡故事最早的原型。其中提到的豫章新喻縣,就是現在的江西新餘。

新餘仙女湖裏的“中國七仙女傳説之都”的石碑,後面是2020年8月初正在搭建的央視七夕晚會設施。

今天的新餘,是官方認證的“中國七仙女傳説之鄉”。新餘既是七仙女文化的發生地,又是七仙女文化重要的流傳地。新餘的七夕文化在歷史上十分興盛。清同治年間的《新喻縣誌》中曾收錄南宋年間新餘才女孫淑的詩文:“乞巧樓前雨乍晴,彎彎新月伴雙星。鄰家小女都相學,開取金盆看五生。”從詩中反映的內容可以看出,當時新餘七夕節的乞巧風俗十分興盛。每到七夕節晚上,未婚少女在月亮底下來到乞巧樓前,供奉瓜果,祭祀牛郎織女,乞求牛郎織女把紡織女紅技巧帶給她。據康熙十二年《新喻縣誌·卷二·疆域》載:牽牛、婺女皆星名。新餘系牽牛、婺女星的分野。這反映出古代新餘人對牛郎織女星已十分熟悉,牛郎織女的故事已深深地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之中。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曄原認為,七夕文化未來的發展趨勢不僅僅是青年男女的戀愛之情,還有夫妻之情,更包含家庭和睦、穩定婚姻之情。要全面理解七夕文化內涵,把“情”擴展到天長地久。牛郎織女的責任是養家,對子女和家人負責任,而不僅僅是青年人的戀愛。

靈魂需要肉體,節慶也需要自己的載體。圍繞着七夕文化和仙女下凡,新餘市近年來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嘗試。中央電視台的“天下有情人”七夕晚會,已經連續四年在新餘錄製。與此同時,每年的七夕,新餘市政府還會舉辦七夕文化研討會,邀請各路學者一起探討如何更好地挖掘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內涵。

2020年8月,七夕文化晚會在江西新餘仙女湖邊彩排。 澎湃新聞記者 熊豐 攝

今年的七夕,新餘市政府還舉辦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動,面向全國徵集30對新人舉行“文明實踐新風尚,不要彩禮要幸福”的新風婚典,在七夕之夜許下愛的承諾,一同見證新時代新風尚新婚俗。當地政府也努力把新餘打造成漢服愛好者的集結地,從全國徵集300名漢服愛好者參與,舉辦一場古色古韻的百人漢服集會。通過漢服秀表演、古典舞表演、中國風歌曲演繹、古代婚慶民俗展演、禮儀文化展示等環節,集中展示漢服、民俗及禮儀等中國傳統文化。詩詞傳情之夜也是一大看點,8月28日當晚,邀請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彭敏到現場,與詩詞愛好者現場PK,將古、今、中、外四個維度表達“愛”為主題的詩句進行展示,現場觀眾可以運用“飛花令”等挑戰項目來進行互動。

中國傳統節日植根於農業社會,是傳統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近代以來,在全球化、工業化的過程中,隨着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傳統節日地位明顯下降,七夕節也面臨生存的危機。在20世紀末期,除了在個別地方,七夕這個曾經廣為流行的傳統節日已名存實亡。但20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七夕節的蓬勃生機。七夕節的蜕變表明,只要我們能夠對其進行適應時代的改造,傳統節日完全可以死而復生。我們也期待着在政府、企業、民間的共同探索之下,七夕作為中國情人節能夠更加找到自己獨特的內涵,煥發無限的生機。

參考資料:

萬建中:《解讀禁忌:中國神話、傳説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題》,商務印書館,2001年1月。

萬建中:《民間文學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黃濤:《由牛郎織女傳説看七夕節愛情元素的歷史傳承與當代重建》,《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2019年第11卷。

邱昱:《全球化語境下中西節曰文化傳播的比較研究研究——以情人節與七夕節為例》,碩士論文,安徽大學。

路新傑:《七夕節俗在當代的轉型與發展》,《尋根》,2018年4月。

張勃:《從乞巧節到中國情人節——七夕節的當代重構及意義》,《文化遺產》2014年第一期。

劉獻忠:《牛郎織女與董永七仙女故事的流變分合探析》,《新餘學院學報》,2011年2月。

聶姝敏:《譜寫特色七夕文化,撬動新餘全域旅遊大發展》,新餘日報,2019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