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隨筆】
綠色繪就隴原新面貌
王朝霞
今年以來,經常下鄉採訪。暮春盛夏,碧野藍天,望山山翠,看水水清。令人心曠神怡的美麗風景,生動映射隴原大地的生態變化。
印象中的東鄉縣,山連山、山靠山,路上黃土瀰漫。今年重訪東鄉,淺淺的綠草覆蓋山樑,葱蘢的綠樹密植溝谷。縣城東南面的大山被削平,樓房依山而建、順坡分佈,公路呈放射狀延伸,連接了山上山下。街道整齊乾淨,公園花壇錦簇,鱗次櫛比的商鋪,人來人往、分外熱鬧。一條荒溝也已填平,依照地形正在修建體育廣場,層層疊疊的山樑,彷彿天然的看台。
生態環境好轉了,雨水也普遍增多。過去的定西,童山濯濯、乾旱荒涼。如今,綠色不斷映入眼簾,除了野草、灌木叢,還有連帶成片的樹林。“人努力、天幫忙”,這片旱塬上的人們,多年栽樹護樹,終至綠樹成蔭。安定區魯家溝鎮太平村村民楊維國欣慰地説:“近幾年雨水多了,草多了、樹高了,瞧這禿山頭都長‘頭髮了’!”
正值雨季。進入平涼市崇信縣,時不時飄落陣雨。田野村莊,一會兒沉浸在雨霧中、雲氣氤公式,一會兒又雨過初晴、碧野藍天。飄忽變化的迷人景緻,再度改寫了曾經的記憶。坐落在公式河畔的崇信縣城,“滿城公園滿城花,一城山水半城香”。寬闊的人工湖,“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無邊花海,宛如江南。這座建設中的花園城市,已經初見成效,綻放美麗新姿。
廣袤的鄉村,也煥然一新。康樂縣蘇集鎮塔關村,家家磚牆瓦房、乾淨整潔。這是農村危房改造項目的成果。村民馬淑蘭一家,同樣住進了新房。庭院內,牛舍羊圈寬敞,柴草碼放整齊,還有專門放置糧袋、農具等的儲物間。後院的衞生廁所,尤其讓全家人滿意。馬淑蘭由衷地説:“過去土廁所,又髒又臭,現在可好了,乾乾淨淨的。”
好風景換來好前景。關山腳下的莊浪縣韓店鎮石橋村,馬鈴薯地裏,間種着金色的萬壽菊;青翠的綠樹下,映襯着古色古香的民宿。曾經“土裏刨食”的窮山溝,如今已是雲崖寺景區的“前花園”。這幾年,石橋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不斷完善旅遊設施,努力提升旅遊品質,讓羣眾吃上了旅遊飯、掙上了旅遊錢。
建設美麗環境,開展鄉村旅遊,也讓農民的環保意識顯著提升。天祝縣抓喜秀龍鎮南泥溝村,新建的一座座“牧家樂”,都是“懸空式”帳篷,如蘑菇般鑲嵌在翠綠的草原上。帳篷之間,搭建有木棧道,以供遊客通行。別出心裁的保護措施,既避免了遊人踩踏草場,又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綠色發展的“金鑰匙”,開啓了增收致富的新天地。放眼隴原大地,一個個美麗鄉村,一座座生態小鎮,宜居宜遊,各具特色,構成了美麗甘肅的無限風景,見證了綠色發展的強勁動力,也再一次深刻啓示我們: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從“美麗風景”到“美麗經濟”,努力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釋放更多的“生態紅利”,必將推動甘肅綠色發展崛起。
(作者系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來源:中國甘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