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區開發規劃,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理論體系,圍繞這套理論體系,分析消費者心理、預判市場需求及走向,在依據這些數據分析進行規劃設計,下面一起看看旅遊景區規劃的四大理論體系。
四大板塊理論
景區開發規劃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具有跨專業、跨學科的特點。一般而言,景區規劃涉及經濟、環境、人文等三大理論板塊以及中心板塊。
景區規劃經濟:主要研究旅遊資源分配、旅遊生產、旅遊加工、旅遊服務的生產過程,以及期間生產的人與人相互作用的效益與效用關係。
景區規劃環境板塊的理論:其涉及旅遊地理學、旅遊生態環境學、風景園林學、旅遊工程學等。
景區規劃人文板塊的理論:其涉及遊憩學、旅遊政策學、旅遊法學、旅遊社會學、歷史學、考古學等。
規劃中心板塊的理論:景區開發規劃理論體系的核心部分。該理論以當代系統科學、管理學、未來學、計算機科學等系統理論和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為支撐,從旅遊系統的角度出發對上述三大理論板塊予以整合。
旅遊規劃板塊理論對於提高景區規劃的科學性、技術性、合理性提供了理論依據,並在數據收集、實時評價、預測發展等方面提供技術方法。
消費者行為理論
消費者行為理論是研究消費者心理及其行為模式的理論,從國內外對旅遊者行為研究的內容來看,其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即旅遊者的空間行為模式、旅遊者的消費行為模式以及旅遊者的消費心理模式。
旅遊者的空間行為模式:主要指旅遊者選擇旅遊目的地時的空間指向。
旅遊者的消費行為模式:指旅遊者在旅遊目的地的消費行為構成。
旅遊者的消費心理模式:則是對不同類型旅遊者消費行為的心理學解讀。
理論在景區規劃中的應用
旅遊產品及線路設計。在消費者行為理論的指導下,設計者可以根據當前旅遊者的消費特點以及今後旅遊消費者可能的消費行為趨勢設計相關的旅遊產品和線路,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市場營銷策略的選擇。旅遊市場營銷不僅要迎合旅遊者的消費需求,更應創新概念引導旅遊者的消費心理。因此,在消費者行為理論的指導下,景區規劃中可以針對目標市場心理特徵設計出一套引導性的市場營銷策略,化被動為主動,實現景區的成功市場推廣。
旅遊景區規劃設計,是指運用旅遊景觀學原理,對旅遊區內的各種景觀要素進行整體規劃與設計,使旅遊景觀要素空間分佈格局、形態與自然環境中的各種生態過程和人類觀瞻協調及和諧統一的一種綜合規劃方法。
一般來説,景區規劃過程中會注重以下幾點原則:
1、景區功能的完善和主題的明確
景區環境的規劃設計應根據其服務對象的不同明確功能和主題,以不破壞景區既有景觀為基礎,將景觀區、綠化區、服務區依照自然和諧的原則,使既有景觀和當代景觀完美融合。
2、提高景區人造景觀的藝術品位
高品位的景區綠化是一幅美麗的立體畫,它是各種園林要素的藝術組合,是巧奪天工的人造大自然再現,使人在其中有融於大自然之感。
3、體現歷史文化內涵
將自然與歷史文化緊密聯繫,是景區規劃應注意的,能否畫龍點睛,使歷史人文景觀與周圍環境協調,並符合人們的審美心理,需要經過反覆設計和論證,甚至模型推演,才能得出結論。
4、提升遊客參與度
在景區環境規劃過程中,設計方案時應當有意識地提升遊客的參與度。景區本身是為了使遊客獲得審美心理的滿足和歷史文化的體驗。
5、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
應當對景區規劃的方方面面進行科學的論證和認真的計算,以保證景區規劃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最小,從而實現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小結:旅遊景區規劃理論只是一個開發的前期調研及初步框架的設定,後期項目的開發仍需要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進行規劃設計,凸出景區特色,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