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地綠彩花鳥紋碗】
黃地綠彩花鳥紋碗,清宣統,高6.5cm,口徑12.4cm,足徑5.3cm。
碗直口微敞,深腹,上腹較直,圈足。內外均施黃釉,裏光素。外壁黃釉地上以綠彩繪兩株桃樹和四隻飛鳥,近口沿處飾綠色環線一週,足牆淺刻雙環線一週,所有綠彩圖案下的胎上均有與花紋相同的刻劃輪廓線。外底墨書“大清宣統年制”六字楷書款。
黃地綠彩是低温色釉釉上彩品種之一,以黃色釉為地,用綠色在錐刻好的暗紋上施以彩繪。這種裝飾方法在盤、碗上較為常見。
撰稿人:董健麗
【青花礬紅彩雲蝠紋直頸瓶】
青花礬紅彩雲蝠直頸瓶,清宣統,高33.5cm,口徑7.8cm,足徑15cm。清宮舊藏。
瓶小口,直頸,圓腹,圈足。外壁以青花礬紅彩裝飾。以青料描繪祥雲,以礬紅彩描繪蝙蝠。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款。
紅彩蝙蝠是清代瓷器上常見的吉祥紋飾之一,因“紅蝠”諧音“洪福”,故寓意吉祥。而紅蝠與祥雲相配,則象徵洪福齊天。
撰稿人:趙聰月
【冬青釉凸花八卦紋琮式瓶】
冬青釉凸花八卦紋琮式瓶,清宣統,高27.7cm,口徑9cm,足徑10.7cm。清宮舊藏。
瓶仿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造型,小口,方腹,圈足。通體施冬青釉,外壁四面均凸雕八卦紋。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款。
此琮式瓶造型古樸典雅,應屬宣統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為宮廷燒造的陳設用瓷。
撰稿人:趙小春
【黃釉暗雲龍盤】
黃釉暗雲龍盤,清宣統,高4cm,口徑18.7cm,足徑11.4cm。清宮舊藏。
盤敞口,弧壁,圈足。足內青花書“大清宣統年制”六字楷款。盤內外壁均滿施黃釉,盤心及外壁暗刻雲龍紋。
黃釉雲龍紋作為宮廷用瓷的傳統裝飾紋樣,歷朝歷代均在使用,且式樣繁多。按清宮條例規定,裏外黃釉碗的使用是有嚴格規定的,只有皇帝及皇太后才可使用。此盤應為清末宣統皇帝溥儀的御用瓷器。
撰稿人:趙聰月
【青花纏枝蓮紋蓋罐】
青花纏枝蓮紋蓋罐,清宣統,通高50.5cm,口徑22cm,足徑20.7cm。
罐直口,短頸,鼓腹,腹下漸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附傘形蓋,蓋頂置寶珠形紐。通體青花裝飾。蓋面繪纏枝蓮紋。頸部繪折枝桃間“壽”字,一長方形留白框內自右向左署青花楷體“坤寧宮祭器”五字。腹部繪纏枝蓮紋。近足處繪變形蓮瓣紋。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宣統年制”雙行六字款。
此罐上所署“坤寧宮祭器”銘文已明確説明了它的用途,即這是一件宣統年間景德鎮御窯廠專門為坤寧宮薩滿祭祀所燒造的祭器。
撰稿人:趙小春
【醴陵窯釉下五彩花鳥紋瓶】
醴陵釉下五彩花鳥紋瓶,清宣統三年(1911年),高30.3cm,口徑6.3cm,足徑6.3cm。
瓶撇口,細長頸,長圓腹,圈足。瓶內外通施白釉。胎體輕薄。以釉下五彩繪花鳥紋,色彩淡雅。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宣統三年湖南瓷業公司”款,外圍綠彩雙圈。
湖南瓷業公司是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由熊希齡(1870—1937年)在湖南創立。在我國近代制瓷史上,清末民初的醴陵窯釉下五彩瓷在製作技術和裝飾方面都達到了較高水平,堪稱陶瓷藝苑中的一支奇葩。
撰稿人:趙聰月
【青花雙“喜”字桃蝠大碗】
青花雙“喜”字桃蝠大碗,清宣統,高9cm,口徑21.1cm,足徑8.5cm。清宮舊藏。
口微外撇,弧壁,圈足,足內青花書“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碗外壁以青花為飾,滿繪纏枝蓮紋,間以蝙蝠與桃實紋樣,並對稱書四組雙喜(“囍”)字。
以“雙喜”字作為瓷器的裝飾紋樣,在民窯中出現較早。在官窯瓷器中清早期偶有發現,清中期以後大量出現於官民窯瓷器上。同治大婚時,以此為題材的瓷器就燒製了六千餘件。此碗據清宮檔案記載燒成於宣統元年(1909年)。
撰稿人:趙聰月
【粉彩描金雲蝠紋賞瓶】
粉彩描金雲蝠紋賞瓶,清宣統,高40cm,口徑10.2cm,足徑12.7cm。清宮舊藏。
瓶撇口,長頸,圓腹,圈足。瓶外壁通體以粉彩描金裝飾。腹部主題紋飾雲蝠紋,肩部兩道金彩弦紋之間以粉彩描繪寶相花間以金彩篆體團“壽”字。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款。
此瓶式一般用於皇帝賞賜,故曰“賞瓶”,系清雍正時期的創新器型,一直延續燒造至清末宣統朝。雍正至咸豐朝多以青花纏枝蓮紋作主題紋飾,因“青蓮”與“清廉” 諧音,故皇帝賜給臣下,是希望其能“為政清廉”。同治以後又新添了粉彩、粉彩描金及單色釉等品種。
撰稿人:趙聰月
【黃釉蓋罐】
黃釉蓋罐,清宣統,高28.5cm,口徑9.5cm,足徑11.3cm。清宮舊藏。
罐直口,束頸,圓腹,腹下漸斂,近足處外撇,圈足。罐外壁及圈足內均施黃釉。頸部以青料自右向左書寫“坤寧宮祭器”楷體五字銘。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款。罐附傘形蓋,蓋頂置圓珠形紐。
此罐屬於宮廷祭祀用器。在清宮舊藏品中,有大量專為祭祀而燒造的陶瓷器皿。清代宮廷經常舉行祭禮的地方有兩處,一處為皇城東南的堂子,另一處就是此器所標明的內廷坤寧宮。據檔案記載,此器應為皇帝大婚後的祈福用具。
撰稿人:趙聰月
【青花松竹梅紋碗】
青花松竹梅紋碗,清宣統,高7cm,口徑13cm,足徑5cm。
碗口微撇,弧腹,圈足。白釉,青花髮色濃豔,碗口沿內外及足牆均飾青花雙環線。碗心繪團雲紋,外壁滿繪松竹梅紋。外底署青花“大清宣統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
松、竹、梅分別象徵常青不老、君子之道和冰肌玉骨,這三種植物不畏嚴冬,故名“歲寒三友”,是瓷器裝飾的典型紋樣之一。
撰稿人:董健麗
【粉彩花卉紋碟】
粉彩花卉紋碟,清宣統,高1.9cm,口徑7.5cm,足徑3.7cm。
碟撇口,折腹,圈足。內外邊緣均飾藍色寬帶一週。碟心繪粉色桃花一枝,旁有一叢青草。外底署青花“大清宣統年制”三行六字楷書款。
此碟藍色的口沿配以粉嫩柔美的桃花,新穎別緻。
撰稿人:董健麗
【東青釉杏圓瓶】
東青釉杏圓瓶,清宣統,高30cm,口邊長11.5cm,足邊長13.2cm。
瓶通體四方形,直口,口至頸部委角,鼓腹,四方圈足。內外通體及圈足內均施東青釉,頸部兩側對稱置貫耳,腹部前後兩面均有杏核狀凸起。外底署青花楷書體“大清宣統年制”雙行六字款。
杏圓瓶是我國古代瓷器中的傳統品種,自清雍正以來幾乎歷朝都有燒造,宣統時期的杏圓瓶現有窯變釉、仿官釉、東青釉等品種,均製作規整,反映了清代封建統治者奢靡生活用瓷的尾聲。
撰稿人:呂成龍
【紅彩雙“喜”字碗】
紅彩雙“喜”字碗,清宣統,高9.3cm,口徑21cm,足徑8.8cm。清宮舊藏。
碗敞口,弧壁,圈足,足內青花書“大清宣統年制”六字楷款。內光素無紋,外壁腹部紅彩滿書“囍”字,外口沿處藍料彩繪如意雲頭紋一週。
查1925年刊發的清室善後委員會《故宮物品點查報告》,此碗置於西六宮中的體和殿內。溥儀自宣統三年(1911年)退位後,民國臨時政府給予清廷一系列優待政策,使得溥儀能夠在宮禁內繼續生活,而體和殿也是其曾經居住的宮殿之一,此碗應為溥儀曾經使用的生活用品。
撰稿人:趙聰月
【礬紅彩描金雲龍紋高足盤】
礬紅彩描金雲龍紋高足盤,清宣統,高6cm,口徑22.5cm,足徑14.2cm。清宮舊藏。
盤敞口,折沿,弧腹,高圈足。外底署青花楷體“吉祥如意”四字楷書款。通體以礬紅彩描金裝飾,盤內底、折沿內外均繪雲龍戲珠紋,高足外壁繪海水江崖紋。
故宮博物院所藏清宮遺留的宣統朝瓷器中,有一套礬紅彩描金雲龍紋西餐具,共計134件,此為其中的一件。器型有高足盤、大小配套的橢圓形盤、把盂、帶託匜、大小圓盤、蓋缸、葉形盤等。裝飾圖案均為中國傳統的雲龍紋,但有些器物的造型卻具有歐洲特色,反映了當時西方生活方式對中國的影響。
撰稿人:趙聰月
【宣統款仿鈞窯變釉杏圓瓶】
宣統款仿鈞窯變釉杏圓瓶,清宣統,高30cm,口橫10.5cm,口縱9cm,足橫12cm,足縱9cm。
瓶直口,溜肩,鼓腹,長方圈足。頸兩側對稱置貫耳,口下至肩轉折處四邊呈委角狀。通體施窯變釉。足內無釉露白胎。外底署陰刻楷體“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款。
撰稿人:趙小春
【白地描金紅雲龍盤】
白地描金紅雲龍盤,清宣統,高3cm,口徑24cm,足徑14cm。清宮舊藏。
盤直口,板沿,直腹,圈足。足內青花書“吉祥如意”四字楷款。通體以紅彩描金為飾,盤心、板沿處均繪雲龍趕珠紋。盤外壁則光素無紋飾。
此盤為宮中所藏西餐具品種之一。自宣統三年(1911年)七月十八日開始溥儀在宮中讀書,民國八年(1919年)請來英國人莊士敦到毓慶宮教授其英文。在莊士敦影響下,溥儀開始追求歐化生活,宮中由此開始也使用西餐具。
撰稿人:趙聰月
【東青釉八卦紋琮式瓶】
東青釉八卦紋琮式瓶,清宣統,高27.6cm,口徑9.3cm,足徑10.6cm。
瓶仿玉琮造型,小口,方腹,圈足。通體施東青釉。外壁四面各凸起八卦紋。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宣統年制”雙行六字款。
此瓶從造型和色澤皆仿周代玉琮,古樸而雅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