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村人常常説的“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同問”,是什麼講究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句話的意思吧。
外甥頭,舅家牛
常言道“孃親舅大”,為什麼舅舅在古達地位那麼高呢?這是因為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親戚是指代的是兩個意思,親是族內,戚是族外。族內親戚指的是自己家族內同姓的親屬,也就是和父親有血緣關係,族外親屬是指與母親有血緣關係的親戚。而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的,舅舅是母親家族的父權代表,他是母親的兄弟,對於外甥來説就是最親近的族外親屬,所以舅舅對外甥家的一些重要事務上享有特殊的權力,比如在一些地方,外甥結婚時的宴席上,舅舅就需要坐上位,甚至有舅舅不到場,不能開宴的規定。關於母親的很多事情,舅舅也是有話語權的,所以舅舅算是族外親戚中地位最高的人。
而且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時代,舅舅就扮演了父親的角色,舅舅和外甥,祭祀共同的母系祖先,這也就使得舅舅和外甥的關係更加的親密,外甥也就更加尊重舅舅。在古時候,人們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人的身體是不可隨意觸碰,隨意傷害的。尤其是頭,古人認為摸小孩的頭,小孩子會長不高,但是舅舅除外,在以前,舅舅摸孩子的頭意味着對孩子的祝福。正是因為舅舅和外甥的這一特殊的關係,所以就算是在農村,牛作為勞動人民重要的勞動工具和家庭財富,要是外甥來舅舅家借牛,舅舅也是一定會同意的。這就是“外甥頭,舅家牛”的意思,説的就是外甥和舅舅的親密關係。
叔嫂房,不同問
這句話的意思是小叔子和嫂子在同一間房子裏面的話,就應該保持距離,不要有過多的交流。在古代很多的故事中都有小叔子和嫂子的故事,就比如説孝莊太后和多爾袞的傳説,文學作品潘金蓮和小叔子武松。正是因為這些野史或者文學作品的演繹,才使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小叔子和嫂子的關係比較的緊張,小叔子個嫂子有過多的交流也被看成了禁忌。
男女有別,在古代講究男女授受不親,在古人看來,男女之間不能有肢體接觸,就算是交談也不能只有單獨兩人,更不能贈送物品,不然就會被認為是傷風敗俗的事情,尤其是一些關係比較近的親屬,更應該注意。但是也是有特殊情況的,孟子曾經説過“嫂溺援之以手”。有一個人為問孟子説:“人們説男女授受不親,假如嫂子掉了水裏,該怎麼辦?”孟子回答:“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所以説事急從權,有時候不能固執的將“授受不親”當成禮規,凡事都要講究變通,更何況嫂子是親人,在性命危急的時候一定要及時伸出救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