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蘆莊發現的穿山甲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蟻璐雅 趙映光 通訊員 潮湘宣
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近日,這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就在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蘆莊村現身,這是公告發布後粵東首例發現並救助案例,據有關專家推測,潮州極有可能存在穿山甲的種羣分佈,消息一時引發眾多關注。
潮州一村民上報:養雞場內發現穿山甲
6月14日上午,在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蘆莊村一村民的養雞場中,守門的狗一直叫個不停,隨後該村民外出查探,竟發現一隻重3.8斤的野生雄性穿山甲。接報後,潮州市林業局、潮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湘橋區農業農村局及西湖動物園等部門迅速聯合前往救助,並上報上級相關部門。據悉,經過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專家組的檢查,發現該穿山甲出現體弱、脱水、唾液腺腫大等症狀,不適宜直接在野外放生,隨後該穿山甲被救助到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由專人照料保護。
中華穿山甲研究專家、西子江生態保育中心負責人李成及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相關專家到潮州市蘆莊村實地調研,據李成介紹,本次潮州市發現穿山甲的地方屬於天然的針闊混交林,白蟻較多,具有優質的植被、土壤等環境條件,是適合穿山甲生活的優質棲息地。去年底專家在此處進行實地調研時,也曾發現2-3處新鮮的穿山甲取食處。本次發現的穿山甲為亞成體,在今年初或去年底出生,是半歲左右、剛獨立生活的小穿山甲。穿山甲在出生5-6個月後可以獨立生活,現在的季節剛好是他們獨立的時候,可以推測小穿山甲的父母應該也在附近。
李成認為,“其實穿山甲對棲息地的要求不是特別高,大部分天然林都能滿足其生存要求,種羣減少的主要原因還是人為過度獵殺,其自我繁殖又緩慢。最近穿山甲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在最新版《中國藥典》中被除名,對這個瀕危物種是個利好消息。”
生態保護有成效,近年潮州已4次發現穿山甲
自2017年以來,潮州已4次發現穿山甲,其中有2次就是在磷溪鎮蘆莊村,西湖動物園負責人閆紅偉告訴記者:“除了穿山甲外,西湖動物園還會救助許多其他保護動物,如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蟒蛇每年平均救助20-30次。”閆紅偉認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在潮州頻頻被救助,不僅與市民對動物保護意識的日漸提高有關,而且也證明潮州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據湘橋區林業工作總站站長沈剛介紹,“近幾年潮州市關於野生保護動物的宣傳力度加強,在每年的‘愛鳥周’、野生動物宣傳月都開展了一系列保護專題活動,同時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加大,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中,就開展了一系列以野生動物保護為主題的造林綠化、鄉村綠化美化的自然生態保護活動。加之本次疫情期間鋪天蓋地的相關知識宣傳和科普,市民這方面的認識、意識都有很大提高。”
據潮州市林業局統計,2017年以來,潮州市共接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總計96只,全市森林公安系統共查處涉野生動物案件共43起,共收繳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共計1213只。
為促進野生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恢復和可持續發展,潮州市於2019年1月發佈公告,全市範圍內全面禁獵野生鳥類。同時,針對野生動物棲息地設有饒平縣黃嘴白鷺自然保護區和韓江黿、花鰻鱺自然保護區,特別是在今年4月,饒平縣柘林鎮政府在金獅灣附近慄喉蜂虎的築巢繁殖地採取設立宣傳警示牌,保護候鳥棲息地。
另外,潮州市設置候鳥等野生動物觀察點、巡查路線和監測樣地,對全市重要野生動物集中分佈地和鳥類主要繁殖地、停歇地、遷徙走廊帶及相關環節進行疫情監測。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各自然保護地、國有林場、省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按照“勤監測、早發現、嚴控制”的要求,嚴密監測候鳥等野生動物種羣動態,到目前為止,全市尚未發現有野生動物成羣不明死亡和攜帶高致病性疫病疫源等情況。
[知識鏈接]
穿山甲是世界上唯一一類身披鱗甲的哺乳動物,是一個至少延續了四千萬年的類羣,主要棲息在丘陵、山麓、平原的樹林潮濕地帶,喜炎熱,能爬樹,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徑20-30釐米的洞,晝伏夜出,遇敵時則蜷縮成球狀,堅硬的硬殼令猛獸難以咬碎或下嚥,當獅子等大型食肉動物試圖去咬縮成一團的穿山甲時,穿山甲也會利用肌肉讓鱗片進行切割運動,割破敵人的嘴巴,試圖吃掉穿山甲的動物會被割成重傷。穿山甲舌細長,能伸縮,帶有黏性唾液,覓食時以靈敏的嗅覺尋找蟻穴,用強健的前肢爪掘開蟻洞,將鼻吻深入洞裏,用長舌舔食之,喜歡吃白蟻、蟻、蜜蜂或其他昆蟲,食量很大,一隻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納500克白蟻。
來源:羊城晚報·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