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現代化城市中,為什麼沒有一款合理的停車服務APP來為用户解決停車剛需問題?本文作者從產品經理的角度出發,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
看似C端用户剛需的停車服務APP,為何無法遲遲沒有在市場中出現?
在整合平台、大數據平台橫飛的時代,為什麼還沒有一家公司對引導用户停車服務感興趣?
已經存在的停車類的APP為什麼使用車場範圍輻射那麼小?
以上這三個問題,是在我昨夜失眠時突然在腦中閃現出來的,作為一個與互聯網同步成長的產品經理,是無法在具有明確問題、且極其感興趣的前提下而停止思考的。所以今天邊思考邊撰寫了這篇文章,文章的內容也是對當前現代化城市中,為什麼沒有一款合理的停車服務APP來為用户解決停車剛需問題。
一、車場運營主體複雜,整合難度大1. 政府運營車場政府運營車場所指的是“路內車場”,或叫做“開放車場”,顧名思義,就是以道路為劃分依據,道路內的車場被稱為“路內車場”,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只要你能夠見到的路內停車場,均為政府所運營及管轄。雖然都屬於政府車場,但管理還進一步區分各區縣,甚至街道範圍,屬於下放管理權限方式。以北京市為例,北京擁有16個區縣,粗略計算,政府車場運營單位最少擁有16個主體。
2. 運營商車場運營商車場所指的是“路外車場”,或叫做“封閉車場”。與政府車場不同,運營商車場所指為各運營單位自管理車場,此範圍主體較為龐大,如各小區物業、各寫字樓商場等等。同樣以北京為例,貌似在2018年左右,北京市小區數量就已經達到7000以上,由於寫字樓數量無處統計,在此只能略過了。
從以上兩點來看,一個城市中車場主體的數量,不亞於甚至超過超市中所售商品的品類數量。以此其龐大的數量,要匯聚至一個平台進行管理,難度上可想而知。
從管理角度來講,各管理單位又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及分配方式,如何即統一各管理單位,還能使各方所追求的利益趨於平衡,難度亦可知。
因其主體之間各自為政,要想對其進行完全整合管理,難度極高。比如所有車場或超過80%的車場統一上報實時泊位總數、剩餘泊位數,來滿足一個APP用來計算、引導用户,進行車輛停泊、或車場分流的現實需求,實施難度極高。無法滿足C端用户在剩餘泊位查詢方面的剛需,那麼一個停車APP就已經失去了市場的主動權。
二、設施改造成本高C端用户量級大,停車需求複雜程度高,要想能夠滿足用户對泊位的查詢、甚至是引導操作,必須能夠保證平台中所統計的全市泊位數據的準確性及即時性,勢必要將全市所有車場絕大部分場中設備按照統一標準進行改造。改造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設備改造,一部分為接口改造。
1. 設備改造成本高各車場因管理單位不同、預算不同,所使用的管理方式與設備在智能化方面也不夠統一,需將絕大部分路外車場設備調整為智能停車一體機(閘機 電腦),將路內車場設備全部更換為高位視頻設備或視頻樁設備,唯有如此改造,才能夠做好車場泊位數據實時上傳的第一個環節,收數。但是改造成本很是可觀。
2. 接口改造有些車場目前智能化已經很高了,車場設備可配合閘機等智能攔截或檢測裝置實時統計車場泊位使用情況,但是為了可以使停車服務APP拿到車場數據,就需要與當前設備廠商進行溝通,使其從技術層面對數據輸出接口調整為全市統一形式。此部分設備廠商數量眾多,且與運營單位一樣,各自為政,塑造自身壁壘,生怕被別人同化了去,又怎麼能協調這麼多廠商統一像一個平台吐數據呢?這個難度可想而知。當然有可能通過利益去驅使,但是這部分成本也是遙不可及的。
三、獲取政府數據有難度我覺得這不用説了,這個跟各地方政府的做事風格有直接關係,不好説什麼
四、客服團隊成本高假設已經打通全市各車場管理單位,也對各車場設備進行完全合理化改造,但是以現有設備識別各種類型、各種狀態車輛的車牌準確度情況,依然會多多少少的出現很多問題。
以北京為例,2019年機動車保有量為636.5萬輛,按照每日30%的比例計算停車數量,大約為190.95萬輛,又按照每輛車停車次數為2次進行計算,那麼每日停車次數會產生381.9萬次,按照1%的設備識別錯誤率,每日錯誤停車車次在38190次。按照現在的粗略的問題計算方式,停車服務APP的客服團隊每日將要迎接38190條客訴。
不光如此,產生客訴之後,客服團隊還要與前場所產生的客訴的問題車場進行溝通、取證,在互聯網提速的時代,整體處理流程不應超過3天,否則要影響所有互聯網人口中的“用户體驗性”,也會造成大量負面的用户口碑,同時與前場人員溝通的難度也不得而知。
五、設備維護成本高全市有多少車場,就要部署多少設備,以北京7000座以上小區的量級進行計算,設備的調試、問題處理、維保都將是一筆可觀的開支,雖然費用可拆解至各車場利潤中進行承擔,但是設備維護人員的工資開支,將很可能成為停車服務APP運營公司最想削減的部門之一吧。
六、各運營單位的利益觸及有很多正規車場屬於非正規化運營,收費員甚至是直屬管理層利用管理漏洞,抽取停車費用作為茶水錢也是很普遍的。但是停車服務APP要想能過獲得全市數據(泊位實時數據、繳費實時數據),及正確的客訴處理方式,就必須將所有數據全部至平台統一處理,那麼必然會觸及已經形成且長期存在的這種漏洞利益體系,試問誰願意從舒適的環境下主動走出來,且現身為停車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七、管理主體不開化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做停車管理解決方案的公司,但以我目前的瞭解看來,其運營主體均旨在擴大自有設備或方案輻射面積,排他性強,獨建壁壘,關起門來賺錢,雖然這看起來沒有任何問題,任何公司都需要生存,但是停車行業的特殊性,停車服務智能化需多方有能力的公司集體努力,才可達到和諧發展的狀態,用户們才能真正的受益。(當前觀點是以提升公共停車服務品質及解決城市級停車難的角度出發,並未否定各公司所做出的社會貢獻)
以上方面僅簡述了停車服務APP在市場中所能夠預見到的各環節困難點(時間問題,並沒有寫太全面)比如路內泊位計費錯誤,退費問題?前場人員年齡偏大,軟件使用問題?管理主體思維不開化,自封閉問題,等等等等諸如此類。
停車服務APP確實是市場剛需,如果真的有一款能夠站在全市維度引導用户進行泊車的APP產生,一定可以解決市民停車難得問題,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這需要停車行業的各崗位人員共同努力才能達成的結果。
#專欄作家#王榮,微信號公眾號:PM_magic,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10年產品,專注互聯網後台產品設計,主導電商後台核心業務搭建,多套0到1平台設計、概念落地、多類型系統設計經驗。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