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電商格局大定,二手電商如何了?

新品電商格局大定,二手電商如何了?

2020年,中國的各類電商可謂是風雲激盪。

一方面,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平台的特色越來越強烈,過去互相深入腹地的攻防戰,也變成了各佔山頭。

另一方面,美團、滴滴、字節跳動、快手等公司紛紛長成了參天大樹,仍然具有風口紅利價值的行業,已經越來越稀缺。

二手電商,卻是為數不多的萬億級行業之一。

中國電商格局的背後,有何邏輯?

電商,是互聯網行業一個持續性的風口。

2015年~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從16.4萬億元飆漲到了34.81萬億元。就以阿里巴巴為例,在5年間實現了營收大躍進,從2015財年的962億元一路飆漲到2020年的5578億元。

即便是在這麼大的行業裏,每一種模式下也只能跑出一家巨頭。

阿里主打C2C和B2C,京東則是自營B2C與物流,拼多多以下沉出奇制勝,它們代表了新品電商三個最大的機會。其餘如會員電商雲集、線上線下結合的蘇寧、圖書市場的當當、長尾市場的唯品會等,都只能算半個機會,模式也並不鮮明。

可見,每一種模式下只能跑出一家巨頭。

當然,模式的差異僅僅是一個表面,背後則是供應鏈問題。在發展過程中不同的供應鏈路徑,造成了今日不同的規模。

比如,阿里的崛起是依託於浙江數十萬中小製造工廠,從B2B積累再發展C2C和B2C,構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然後不斷加強平台運營能力和監管水平構建自己的供應鏈能力;京東的自營與3C,實際上就是從一個京東商城這個大“網店”發展起來的,也因此學習亞馬遜發力配送物流;拼多多則是直接從工廠定製主打團購;蘇寧則是發揮傳統商超的貨源控制能力,這才能推廣到線上……

可見,中國電商格局從一開始就被供應鏈決定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根據智研諮詢數據,2019年中國二手電商行業交易規模為2596.9億元,同比增長53.21%,預計2020年中國二手電商行業交易規模將達到3745.5億元,用户規模也將達到1.82億人,維持高速增長。

二手電商的本質是新品電商的一個延伸,在這樣一個衝擊萬億規模的市場裏,也必然誕生下一個巨頭。

只不過,相比於新品電商來説,它仍然十分年輕。總體來看,整個行業處於一種“3+N”狀態,即閒魚、轉轉、愛回收三足鼎立,其餘還有得物、蜂鳥、寺庫、獵趣、享物説、孔夫子舊書網、回收寶、多抓魚、舊書街等中小垂直平台。

但是,整個行業的模式已經趨於成熟。

比如,閒魚主打C2C交易,並以社區作為規範交易的補充;轉轉一開始以C2C為主,然後則是轉向全品類的C2B2C模式,而後又收購找靚機進攻到二手手機領域;愛回收主要做3C垂類,主打C2B2C模式並將線上和線下的優勢結合。

在此情況下,二手電商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大契機。

2020年9月,閒魚宣佈過去一年GMV突破2000億元;雙11愛回收線下門店回收量增長113%,以舊換新業務同比增長442%,穩居行業第一,合併的拍拍全品類支付成交金額突破7億元,成交量破26萬單,手機成交超15萬台。

這表明,2020年閒魚與愛回收都在突破上線,並且處於持續擴張狀態,模式和供應鏈都得到了驗證。

但是昔日三強之一的轉轉,似乎出現了變故。

根據易觀千帆的數據,轉轉的月活人數在一年時間內下滑超40%,目前活躍用户數已不足2000萬;比達的數據表明,2020年3月轉轉的月活用户為2093萬,找靚機為226.8萬人,可在轉轉與找靚機合併後,轉轉在2020年6月的月活卻進一步下滑到了947萬。

等於是説,短短几個月的功夫,轉轉的月活躍度流失過半。

二手電商的半條命,是供應鏈給的

行業如火如荼之際,作為三大平台之一的轉轉逆勢走向衰落,着實讓人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就像前面説的,電商興衰明面上的原因是模式差異,實質上則是供應鏈能力差異。

無論是阿里、京東還是是拼多多,崛起的路上都遭遇過無數強大的競爭對手,大半都是因為防守住了背後的供應鏈,然後利用此優勢擊敗對手。

典型的就像淘寶網與易趣的競爭,當年戰事最酣的時候,淘寶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廣告投入都大不如易趣。但是,阿里背靠1688給淘寶網輸血,從交易的貨源處入手,並積極建立監管和結算機制解決交易雙方的資金信任問題,贏下了與易趣的關鍵一戰。

京東也是一樣,以物流和服務為護城河,構建起了對天貓最堅固的防禦;拼多多更是供應鏈變革中的直接受益者,一直堅持C2M模式壓縮中間環節以實現物美價廉的目標。

可見,它們的成功都是因為將供應鏈做到了極致,並且不會朝三暮四,貪多嚼不爛。即便是要開闢新的業務,也更傾向於開闢一個新的平台,比如繼淘寶之後的天貓,就是專門針對B2C的平台。

轉轉衰落的密碼,大概就藏在這裏。

創立之初,轉轉與閒魚競爭卻沒辦法解決監管問題,在魚塘和阿里導流等因素面前敗下陣來;其後轉轉又轉向於全品類C2B2C,卻將模式越做越重;2020年收購找靚機之後,將重心押注在手機領域,可彼時整個行業都開始關注二手手機……

創業不是過家家,競爭對手不會給你的調轉方向的機會,轉轉的每一次轉向,對供應鏈的要求都與過去迥異,短短5年時間經歷了三次不同階段,供應鏈的建設如何談起?

所以,我們看到轉轉一直都是走流量採買模式,利用背後58和騰訊的流量,一次次在各個領域嘗試。

但是二手商品是一個對質檢和貨源的要求非常苛刻的領域,線上的能夠採買來流量卻採買不來質量,結果就是錢花了,背後的供應鏈卻一直沒做起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高考的時候大家都説6-1=0,只要一門偏科就會造成整個高考失利,對於二手電商來説更是這樣,供應鏈至關重要,基本就等於是考試沒帶筆。

何況競爭對手並沒有給轉轉太多的機會。

當轉轉撤出C2C主戰場的時候,閒魚立即以魚塘等方式加強了對供應鏈的控制;當轉轉進軍全品類C2B2C的時候,面臨的是一個個在供應鏈端做得極好的中小垂直平台,切克等產品相繼流產;當它再轉向二手手機的時候,卻發現愛回收已經在該領域深耕多年,依靠線上線下場景控貨,建立起強大的質檢定級分銷等能力,都已經堅不可摧。

供應鏈,對一個行業進行了篩選。

網經社曾經 做過一個測算,轉轉2019年估值200億人民幣,找靚機的估值是10億人民幣左右,到了今年5月份轉轉合併了找靚機的時候,估值卻僅剩下18億美元,相當於腰斬。

究其原因,是因為轉轉在二手手機供應鏈上沒有什麼積累,攜手找靚機進軍二手電商,實質上與新品電商入侵競爭對手地盤是差不多的。

以最典型的下沉市場為例,拼多多是這個地盤的霸主,阿里、蘇寧都想要搶佔份額。對於旗下下沉產品,要錢給錢,要資源給資源,聚划算、淘寶特價版、蘇寧小店……誰不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

結果呢?

砸錢從來都不是電商的制勝關鍵,也建立不起核心能力,效果也不盡人意。其本質原因,還是在固有模式之下,模仿者並未對供應鏈進行創新。

對於二手電商來説,轉轉聲勢浩大進攻二手手機,卻未在供應鏈上下苦功夫,仍然只是在平台和模式上變化一下,本質上仍然沒有改變。

路徑依賴,是二手電商轉型的最大敵人

挑戰者,必須從供應鏈的角度來顛覆原有巨頭。

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它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藏在運營中的細節,市場和消費者是可以感知到的。

比如愛回收的上門當面收貨驗貨、與手機廠商、京東商城合作等,通過接入新機銷售場景來解決二手貨源的控貨,從而重塑二手手機的產業鏈,又合併了拍拍,獲得京東的生態資源支持,並依靠完善的供應鏈能力,成為唯一一個以垂直類成為頭部的二手電商。

這些東西,市場可以感受到,買賣雙方用户也都可以感知得到,這也是愛回收能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其實轉轉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多次提出要加強供應鏈,並在2019年末成立了採購俠,卻並未在行業中激起太多浪花,在二手機領域尚未形成自身的特色,構建起強大的供應鏈能力。

這可能也與路徑依賴有關,就像轉轉的強項從來就不是供應鏈,它的母公司58同城帶來的氣質天生就是走的流量端,它最擅長的應該是併購和資源整合。不管是成立採貨俠,或者切克與get合作驗鞋,還是後來的找靚機,都是在借他山之石,包括線下服務上所採取的外包,都是輕視供應鏈能力的表現。

可由於二手電商的非標性,二手手機對供應鏈的要求明顯比新品電商的要求更高,在這個市場上具備完善二手供應鏈實力的標的幾乎沒有 ,無法借外力補強短板的轉轉只能靠自己。

這就造成了,轉轉需要用更多流量資源來補償供應鏈的不足,也就是市場上討論得很熱烈的“流量騰挪”。比如從2020年開始,轉轉在微信入口上直接跳轉到手機“省心賣”頻道,將過去“全品類”的流量資源,全部騰挪到了“二手手機”品類。

這相當於將同體積的水,從一個圓柱體導入了另一個底面積和高都相等的圓錐體裏,看似拉高了二手手機的水平面,但實際上體積並未變多。而且這樣的流量騰挪術可能導致後力匱乏,本身就與建設供應鏈所需的思路相悖。

轉轉如果一直將“微信九宮格”與“找靚機”當成自己在二手手機戰場上的兩大核心競爭力,那麼長期下來,也將不進則退。

結語

2021年,註定是一個獨角獸被重塑的一年。

二手電商是互聯網不可多得的機會之一,也是一個被重複驗證並突破天花板的行業。

三大巨頭之爭,也註定要在這一年以供應鏈為契機而決一高下,即便不能完全復刻新品電商的崛起邏輯,也必定差之不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86 字。

轉載請註明: 新品電商格局大定,二手電商如何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