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嘉興11月15日電(記者 施紫楠)“謀創新就是謀大局,興科技就是興未來。”在中國國務院參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戴瓊海看來,從地方到國家,從企業到產業,全力推進人工智能創新應用,與中國建設科技強國重要戰略不謀而合,與全面推進數字經濟轉型殊途同歸。
14日-15日,2020第十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峯論壇(以下簡稱“高峯論壇”)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舉行,超百位人工智能精英齊聚一堂,為人工智能賦能行業升級變革謀新篇、布新局。
據悉,高峯論壇自2011年創辦以來,為區域智能產業生態繁榮和人才培養帶來新方案、注入新活力,為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行業融合持續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戴瓊海説,在即將迎來的建黨百年之際,中國智能產業高峯論壇在嘉興舉辦,體現了各界以奮發圖強的紅船精神為指引,齊心協力謀劃智能產業新篇章的崇高目標。
而南湖區作為中國創新百強區,提出要在2022年前成為長三角科技創新名城、先進製造強市與開放發展先鋒,打造環杭州灣經濟區高質量外資集聚先行區,遠期實現與長三角城市羣的深度融合。
“科技創新是引領經濟和社會進步的第一動力。”論壇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張兆田這樣説道。
如其所言,隨着人工智能各項核心技術不斷進步,以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滾滾來襲,數字鴻溝被彌合,產業界限被打破。
“在智能產業不斷做強做大的過程中,如何不斷取得理論上的突破,如何培養高精尖人才,如何確保信息安全等等問題,還急需解決。”張兆田説。
張兆田所言不虛。當前,人工智能理論研究處於何種狀態,技術瓶頸是什麼,行業需求在哪裏,如何完善產業鏈合作?專家學者紛紛提出看法。
“我國強大的人口基數優勢和過去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為消費者端數字化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智聯雲總裁周伯文説,當下,每個人都在有意無意成為消費數字化的一部分,但數字化不代表智能化。
因此,周伯文認為,要將AI轉化成為生產力,“AI工程化非常重要,包括安全存儲、AI呼叫中心,語音外呼等,業務場景廣泛,還可以幫助決策層、工作層提升管理效率。”
目前,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在人類的生產或生活場景中應用,一時間,各個領域都開始挖掘機器人應用的新場景。
對此,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講席教授孟慶虎分析了人類與機器人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提出針對不同場景下進行機器人開發具有深刻意義。
“我們要知道人類和機器的區別到底在哪,各取所長,就可以做出更好的人工智能的東西。”孟慶虎説,目前的人工智能,更像是增強智能或場景智能。真正的人工智能,應該是所有場景智能的總和。
“當一個個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模塊化地放在一起時,就會接近真正的人工智能。”孟慶虎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