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汽車報道】11月8日,2020“聚智•創贏”新一代汽車電子高峯論壇在安徽蕪湖開幕,本屆論壇奇瑞達成一系列產學研戰略合作項目,並公開發布了一批前瞻“黑科技”產業化成果。這些項目不僅代表了“技術奇瑞”在“新四化”領域的最新研發實力,更展示了奇瑞多年來構建開放式自主創新體系、打造“沒有圍牆的研究院”模式所取得的成果,使奇瑞再次成為汽車界和科技創新界關注的焦點。
堅持自主創新23載的奇瑞汽車,探索出一條打通原始創新“最初一公里”和成果轉化、市場應用“最後一公里”的特色之路。一方面,奇瑞堅持自主研發,每年投入銷售收入的5%-7%用於技術研發,在全球建立了包括蕪湖總部、上海、歐洲、北美、中東以及巴西的全球研發基地佈局,擁有一支來自10餘個不同國家、5500餘名設計師和工程師組成的全球化研發團隊;奇瑞集團內部建立了近30個國家級創新型企業、技術中心和實驗室。另一方面,奇瑞整合國內外智力資源、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跨界創新等,打造了“沒有圍牆的研究院”。
作為奇瑞持續推進產學研合作的最新成果,本屆高峯論壇上,奇瑞又誕生了幾項重要的新合作,且都聚焦“新四化”方向:一是奇瑞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善林再次牽手,簽約合作成立工作站。工作站將利用院士的研發資源優勢,結合奇瑞公司成熟的量產車型開發平台,共同進行智能網聯汽車和大數據分析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和量產開發。
二是奇瑞分別與浙江大學、中科院微電子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並向8名兼職專家發放了聘書,未來將在智慧大燈等汽車光學投影技術、汽車電子芯片、全景系統、汽車電子開放平台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共建聯合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推進前瞻技術聯合研發及研究成果產業化應用。
三是奇瑞作為理事長單位的“安徽自貿區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聯盟”正式揭牌。該聯盟已組織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45家加入,旨在通過建立長效、有序的聯盟機制,實現跨學科、跨行業、跨部門融合,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長期以來,奇瑞與包括楊善林在內的一批院士、專家等開展持續合作,通過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集聚高層次人才,帶領研發團隊不斷攻克技術難關,掌握國內頂尖的前沿技術;先後與7家高校、11家企業共建了七大聯合實驗室,圍繞高科技概念車、智能座艙、輪轂電機、智能線控與分佈式電驅動、大數據、新材料輕量化等,開展了30餘項前瞻技術的產學研協同研發工作,許多科研成果已經應用到奇瑞量產車型上。
奇瑞在本屆高峯論壇上以路演形式、公開發布的六大“黑科技”產業化項目,就是產學研成果轉化應用的最新案例。這批項目包括智能座艙系統、氫燃料電池汽車及測試平台、多材料融合的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平台等,涉及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新能源汽車技術、新材料研發與應用、汽車智能化等領域,在行業內都處於領先地位。
現場發佈的項目中,“軸向磁通輪轂電機驅動系統”項目開發的輪轂電機峯值功率65kW,峯值扭矩700Nm,且適配現有車輛底盤、懸架系統,項目應用後能夠提高我國在輪轂電機驅動系統的競爭力,助力分佈式電驅動整車量產化推廣。“燃料電池汽車及關鍵技術開發” 項目已完成四代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開發,其最新開發的奇瑞艾瑞澤5氫燃料電池車,3分鐘可加滿氫氣,最大續航里程超過700公里。“汽車智能線控系統”項目開發的線控轉向系統,響應速度和執行時間可以滿足高級別自動駕駛的要求,採用全線控底盤的整車最高車速可以達到150km/h,爬坡度大於30%。
“技術創新是奇瑞的‘魂’,體系再造是奇瑞的‘根’。我們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據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介紹,奇瑞近年來圍繞“一條線、五層樓”的技術路線規劃,在做強做實傳統汽車產業的同時,重點在體系流程再造和技術創新方面開展工作,實現了以“TQCDI指標”(T技術、Q質量、C成本、D交付、I投資)為代表的核心競爭力的顯著提升。
如果説目前用户接觸到的各類奇瑞產品代表着奇瑞自主研發的、已經成熟應用的技術。那麼成立於2008年的奇瑞前瞻技術研究院,則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瞄準未來3-10年整車先進技術進行前瞻性佈局。奇瑞內部還有一個被稱為“黑屋子”的試驗室,重點研發未來2-3年可量產應用的技術。這樣一代接一代,形成了“應用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技術研發佈局,確保奇瑞每一代產品的技術始終處於先進水平。
截至目前,奇瑞累計申請專利19826件,累計授權12790件,位居中國汽車行業前列。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次、“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次;10餘次榮獲“中國大陸創新企業百強”“中國品牌創新引領企業”等榮譽。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佈的“2019汽車專利創新指數”排名中,奇瑞在最具“含金量”的專利質量評價方面位居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第一;在代表前沿技術的智能網聯領域躋身全球20強,位居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