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以“鐵公基”為代表的老基建,還是以融合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交通都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但從老基建到新基建,交通行業已經被賦予了全新內涵。
過去,老基建中的交通,主要涉及鐵路、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如今,新基建中的交通則已經上升為智能交通基礎設施,雖然只是多了“智能”兩個字,但卻不僅僅是交通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升級,更是智能交通廣泛應用為智慧城市發展帶來的全方位促進。
事實上,近年來交通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一直在持續推進,以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與交通行業的融合也日趨深入;而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入選新基建,無疑將進一步驅動交通數字化轉型的升級。
這對於已經服務交通行業20年的華為來説,既是一個全新的歷史機遇,同樣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數字化技術在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所扮演的角色需要重新定義,智能交通在新基建浪潮下的技術框架也需要實現創新突破。
成為新風口 智能交通建設的基本邏輯
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許多大中城市已經把智能交通列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優先選擇,以緩解交通擁堵、提高治理效率、減少環境污染、提升安全保障等,智能交通逐漸成為推動智慧城市落地的重要抓手。
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交通領域近年來所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斷加碼。去年9月《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正式發佈,給未來智能交通的建設確立了目標和方向:大力發展智能交通,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全面建成世界領先的智能交通系統”。
事實上,數十年來智能交通的發展一直與技術進步息息相關。當技術創新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週期,這些技術就會逐漸與交通行業相融合,推動行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從早期的交通行業信息化到今天的交通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一直都沿襲這一發展脈絡。
在2000年之前,智能交通的發展主要得益於位置服務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突破;2000年至2010年,隨着計算能力的不斷提升,高清視頻、智能分析等逐漸得到全面應用;2010年至今,基於人工智能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智能出行等,逐漸成為智能交通的發展重點。
智能交通建設涉及眾多新興數字化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交通基礎設施、交通裝備的迭代升級,更會給未來交通發展和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帶來全面提升。具體來説,交通行業數字化可以分為基礎設施數字化和業務流程數字化,其中基礎設施數字化主要涉及IoT、5G、機器視覺、雷達等感知聯接技術;業務流程數字化則設計雲計算、大數據、AI等。
這些數字化技術融合應用所帶來的智能交通發展,不僅包括基礎設施智能化,還包括交通運輸裝備的智慧化和出行服務的便捷化,進而推動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物與網絡、人與人之間的廣泛鏈接和高效互動。
因此,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既是交通行業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也是整個ICT領域的一個重大機遇。如果説過去“鋼筋水泥”是交通行業發展的基礎,那麼在“新基建”浪潮下,數字化技術才是智能交通賴以發展的基礎支撐。
進入深水區 交通行業數字化轉型這樣做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交通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都集中在數字化技術的單點應用上,比如高清視頻、ETC等;但隨着數字化技術的深入應用,行業正朝着一體化的綜合立體大交通方向發展,真正走向出行一張臉、物流一張單、監管運營一張圖。
在深圳機場,國內登機口自助設備覆蓋率已達100%,並全部實現了刷臉登機,平均每位旅客只需1-2秒即可快速準確完成驗證通行。“一張臉走遍機場”和全流程自助乘機的全新體驗已成為現實。在此基礎上,再加上旅客畫像、數字化連接、商業服務轉型、個性化服務等,深圳機場已經構建“服務一條線”,進一步改善了旅客體驗。
而在深圳機場運控中心的IOC(智能運營中心)大屏上,航班放行正常率、當日航班執行情況及航班進出港情況等信息一應俱全,機場指揮中心通過一張圖,就可以實現對空側、陸側及地面交通全局精準可視、智能精準預測、多域高效協同,真正實現了“運行一張圖”。
與此同時,深圳機場還以智慧機場安保控制中心(SOC)為牽引,從地面到空中,從人防到技防,從被動到主動,構建了立體化安全保障體系,真正做到了“安全一張網”,實現了風險隱患精準識別,異常事件高效處置,安全態勢全局掌握。
藉助數字化轉型,實現服務一條線、運行一張圖、安全一張網的深圳機場,只是華為在交通領域的眾多實踐中的一個。在去年取消高速公路升級收費站過程中,華為打造的ETC自由流收費一體化智慧站點解決方案,更是融合了雲平台、大數據、物聯網、AI等技術,不僅實現了高速公路聯網收費,還在大數據稽查、統一運維管理、安全防護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加速了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設。
從這些事例可以看出,在交通行業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的今天,智能交通建設早已不再是某一項技術在某一個領域的深入應用,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華為認為,首先要統籌規劃,系統推進數字基建在交通領域的落地;其次要統一佈局,構建產業競爭力,以實踐沉澱標準;第三要構建安全基石,支撐智慧發展;第四要建立創新發展激勵機制和技術試點容錯免責機制。
只有通過這幾項舉措的綜合運用,才能加速推動數字化技術在交通行業的融合應用,進而幫助交通行業催生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真正讓智能交通成為交通強國建設的切入點。
踐行新基建 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如何落地?
相比較交通數字化轉型,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的提法,不僅是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持續進化,更是智能交通作為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強化。如果説過去智能交通建設是交通行業的“家務事”,那麼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則是智慧城市、數字中國大棋局中的關鍵一子。
正因為如此,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的落地,更加強調交通行業與數字化技術的深度融合。從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的提法可以看出,它主要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服務於交通行業的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二是以數字化技術為依託,建設圍繞人流、車流和物流服務的智能交通基礎設施。除此之外,智能交通基礎實施建設,還離不開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
對此,華為認為,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按照四層推進創新突破與試點示範:
首先,在端層面,通過智能化終端的部署,實現各類交通基礎設施、交通流及多種交通要素狀態的全方位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實時化、全天候採集、識別、監測及安全保障,在通過邊緣計算,全面提升智能交通的近端綜合感知,決策與控制。
其次,在聯接層面,藉助高可靠、大帶寬、低延時的通信系統,為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構建無所不在的聯接。這裏既有面向車路協同的C-V2X通信系統,也有下一代軌道交通移動通信系統和下一代航空通信系統。
第三,在數字平台層面,構建高可靠、開放的交通行業數字平台與算法模型,實現交通行業不同系統之間的協同和聯動;打造統一的交通行業數據共享、數據治理平台,為構建交通需求與運力相關等相關算法模型提供基礎支撐。
第四,在行業應用層面,構築基於開放創新的基礎軟硬件之上的行業生態,以創新、政策、資金牽引應用生態向開放創新的體系發展。除此之外,在行業應用中,還應加強ICT生態與交通行業的客户和合作夥伴的互動,推動整個智能交通生態的發展。
如今,以5G、人工智能為代表ICT技術正與交通業務深度融合,實現在安全、效率、體驗領域的全面提升,華為作為在交通行業深耕20年的老兵,不僅擁有豐富的交通行業實踐經驗,也在加大力度打造數字平台,並深化與生態夥伴的合作,共同打造一體化的綜合立體大交通,全面建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