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偉超
編輯:唐鈺婷
近日,芯片代工廠商——中芯國際發佈了2019年財報。這是中芯國際14納米產品貢獻營收後的首份年報。
財報顯示,2019年中芯國際營業收入為31.16億美元(約合219.75億人民幣),相比2018年的33.6億美元(約合236.98億人民幣),下滑了7.3%。但從淨利潤來看,2019年中芯國際的淨利潤為2.35億美元(約合16.57億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
14納米量產,獲階段性成功2019年,中芯國際第一代FinFET 14納米產品開始大規模生產,為2019年貢獻了1%的收入。14納米產品能夠大規模出貨,標誌着我國半導體製造的國產化替代已取得階段性成功。
當下,除了高端芯片需要用到7納米技術以外,14納米工藝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國內各個芯片設計公司的代工需求。所以,中芯國際14納米產品實現大規模出貨事件,是中國大陸半導體的重大轉折點,我國半導體制造受制於人的局面將有望儘快結束。
目前,中芯國際第一代FinFET 14納米產能已達到3000片/月,生產良率較好。財報顯示,第一代FinFET的產能爬坡快於預期,計劃產能將於2020年底上量至15000片/月。
同時,中芯國際正在加緊第二代FinFET N 1的開發,計劃2020年第四季度實現FinFET N 1小規模投產。
FinFET N 1工藝與14納米工藝相比,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了57%,邏輯面積縮小了63%,SoC面積減少了55%,是中芯國際對標競爭對手7納米工藝的“利器”。
雖然FinFET N 1工藝的性能可能稍遜色於7納米工藝,但在成本、能耗方面FinFET N 1擁有較大優勢,FinFET N 1與7納米各有千秋。FinFET N 1工藝比較適合用於低成本芯片產品。
FinFET第一代、第二代產品能夠滿足我國未來5G、物聯網大部分的芯片設計需求,對於中芯國際以及半導體國產化具有重大意義。14納米技術節點的突破也將幫助中芯國際實現價值的重估。
受益於半導體國產化中芯國際的客户主要包括集成裝置製造商、無廠房半導體公司及系統公司。
從地區來看,中芯國際的營收主要來自於中國、北美洲、歐亞三個地區。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的營收為18.51億美元(約合130.55億人民幣),佔全年總營收的59.5%;北美洲的營收為8.21億美元(約合57.91億人民幣),佔全年總營收的26.4%;歐亞大陸的營收為4.44億美元(約合31.32億人民幣),佔全年總營收的14.1%。
不難發現,中芯國際的主要市場在中國,而我國半導體市場以及半導體國產化趨勢的利好將會刺激市場持續增長。
就半導體集成電路市場而言,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及大眾消費市場,並且連續多年穩坐第一。
根據IHS Markit的數據,2019年付運至中國的半導體價值約為2,085億美元(約合1.47萬億人民幣),佔全球半導體價值約49.1%。並且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市場整體保持強勁增長,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市場達約400億美元(約合2821億人民幣),較2018年增長逾21.0%,預計未來三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市場複合年增長率達21.4%,於2023年達到860億美元(約合6065億人民幣)。
除了龐大的市場需求,國產替代的趨勢也利於中芯國際的發展。
大陸半導體產業要崛起,設計、代工、封測等一系列產業鏈環節勢必都要自主化,所以大陸的芯片設計公司放棄以往歐美代工,尋求大陸代工是必然趨勢。無論是國內芯片設計巨頭,還是芯片設計中小型公司,都有可能將代工業務轉向國內,這種代工訂單轉移逐漸成為業內共識,且趨勢正在加強。中芯國際作為國內代工龍頭,產線種類多,且產能大,將明顯受益。
2019第四季度,中芯國際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市場的收入佔比提升至65.1%。相信在未來,國產替代程度將更高,中芯國際也會迎來更大的機遇。
新領域變革,帶來新機當前中芯國際的發展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期。過去幾年,中芯國際通過艱難的改革,打造了新的研發、運營和管理團隊;併成功布局、開發了豐富的技術平台。
如今,中芯國際已成為中國首家提供移動計算應用28納米晶圓製程技術並實現量產的純代工廠、全球首家為SIM卡及互聯網相關連接應用提供55納米嵌入式閃存晶圓解決方案的純代工廠,以及全球首家提供38納米NAND閃存記憶晶圓工藝製程技術的純代工廠。
未來幾年的宏觀環境複雜,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仍將充滿挑戰。然而,5G、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興起將大幅提振市場需求,為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歷史機遇。這些新興應用的提速發展將進一步提振半導體產業的市場需求。
中芯國際對此也做了充分的準備,繼續推動具有附加價值的晶圓生產製程技術,如電源管理集成電路(PMIC)、電池管理集成電路(BMIC)、嵌入式電力可擦除可編程唯讀存儲器(eEEPROM)、eFlash、嵌入式微處理器(MCU)、超低功耗技術(ULP)、射頻集成電路(RF)、生物識別技術傳感器、攝像頭芯片(CIS)及微機電系統傳感器(MEMS)。
擁有上述器件,中芯國際可以此來應對未來可能爆發的移動、無線、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及汽車應用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2019年第四季度的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8.8%,在疫情影響的當下,中芯國際的一季度業績預計不減反增。
中芯國際在發佈的最新公告中,將一季度收入增長指引由原先的0%-2%上調至6%-8%,毛利率指引由原先的21%-23%上調至25%-27%。業績預期上調,預示着其一季度表現良好。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由於下游需求驅動力強勁,中芯國際業績依舊能實現快速成長,。
未來,中芯國際將長期受益於5G催生的以AIoT為代表的新應用,從而帶動電子元器件的需求、中美貿易戰推動國產替代步伐加速、先進製程的不斷突破。
中芯國際作為大陸代工實力的代表,有望實現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