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失去華為先進製程研發遇阻,正尋找替代方案,稱影響可控

8月6日晚,內地芯片製造龍頭中芯國際披露了登陸A股以來的首份業績報告,第二季度公司銷售收入達到9.385億美元,同比增長18.7%;歸屬於公司的應有利潤為1.38億美元,環比增長115%,同比增長644%,創單季度新高。

中芯國際管理層表示,二季度增長得益於客户對成熟技術的需求旺盛,消費電子類收入增長顯著,同時,先進工藝業務穩步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Q1財報,Q2財報中的技術節點分類一欄,中芯國際不再把14nm和28nm芯片收入佔比分開計算,而是合併披露,Q2公司14/28nm整體收入佔比9.1%,環比增長1.3%。相對台積電有不小差距。

中芯國際失去華為先進製程研發遇阻,正尋找替代方案,稱影響可控

在華為海思遭遇美國新一輪制裁後,對中芯國際進軍先進製程之路將造成巨大沖擊。

芯片先進製程初期的開發往往需要一個有經驗的合作伙伴協同,對工廠的良率、學習曲線和後續需求都大有助益。

目前國內14nm及以下芯片的主要客户就是華為海思。有業內人士對AI財經社估算,2019年,台積電營收350億美元,華為海思佔其營收的14%,即49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為7nm訂單。

在美國禁令下,中芯國際不能為華為代工,也不能與華為有技術交流。少了華為這個大企業的協助後,中芯國際如何突圍先進製程?在8月7日的業績發佈會上,這個問題受到投資者的重點關注。主要負責先進工藝製程的聯席CEO梁孟松回應,針對某特定客户,中芯國際會絕對遵守國際規章,會有很多其他客户準備進入產線,影響應該是可以控制的。

據AI財經社瞭解,2019年底中芯國際14nm量產,近期產品良率的測試結果將會出爐,屆時就能驗證製程的可靠性到底如何。

接近中芯國際的人士告訴AI財經社,目前至少有10家國內公司處在觀望狀態,但這些客户都不能和華為的體量和經驗相提並論。或許這是Q2中芯國際沒有把14nm收入單獨披露的原因,只模糊回答:“總體是增長的”。

梁孟松承認,目前公司在先進製程上面臨挑戰,內部正在尋找替代方案,目前考慮把完整技術的開發分成很多段,分攤給不同的合作伙伴。這條曲線救國的道路,勢必會面臨眾多的挑戰。

在華為遭遇台積電斷供後,曾有聲音認為中芯國際是“最後的備胎”,但由於產線上也主要是歐美設備,中芯國際也受到禁令的鉗制。有產業人士認為,應該保護好這個平台,扶持國內設備。

業績説明會上,聯合CEO趙海軍表示,中國的設備材料過去一直在努力發展,但是目前規模還比較小,現在主要的國產公司都上市了,得到很多財務支持後都在開始做研發,中芯國際對他們以後是看好的,但這需要時間,需要大家在研發上做很多創新。“中芯國際會跟行業一起做技術創新,嘗試使用,但中芯國際是一家國際化公司,不會有特別強的傾向性。“

這種表態可以説是吸取了華為的前車之鑑。實際上在華為遭遇封殺後,半導體行業湧現出兩派聲音,一派同情華為的遭遇,另一派指責華為過去這些年沒有扶持國內生態鏈廠商,過於強勢,沒有培養起一個健康的生態。

而作為內地製造業龍頭,在遭遇美國禁令的節骨眼上,中芯國際得到了國家資金和政策的傾斜,勢必要以一個開放的姿態,肩負起扶持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成長的責任。

8月6日晚,中芯國際同時披露,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超額256.63億元,將用於12英寸芯片SN1項目、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儲備資金、補充流動資金,以及新增的成熟工藝生產線建設項目。

【來源:AI財經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芯國際失去華為先進製程研發遇阻,正尋找替代方案,稱影響可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