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功實施的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了多個重大突破——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為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其中,“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是中國首次技術創新,也是此次任務中的“四大關鍵技術”之一。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所屬25所自主研製的微波雷達,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階段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前的載人航天工程任務中,我國航天器在近地軌道進行過多次交會對接,都應用了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微波雷達,五戰五捷的表現足以證明,我國已成功掌握交會對接技術。”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黨委書記馬傑説。
馬傑介紹,微波雷達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遠距離測量的唯一手段,由雷達主機和應答機組成,分別安裝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軌道器和上升器上。當軌道器、上升器相距約100千米時,微波雷達開始工作,不斷為導航控制分系統提供兩航天器之間的相對運動參數,並進行雙向空空通信,兩航天器根據雷達提供信號調整飛行姿態,直至軌道器上的對接機構捕獲、鎖定上升器,成功完成交會對接。在此過程中,微波雷達是“千里眼”,也是“順風耳”,既提供超高精度多維測量信息,又可實現兩個航天器之間的雙向通信,使交會對接更精準、更可靠,確保一次成功、萬無一失。
馬傑透露,嫦娥五號交會對接是在距離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軌道上,測控環境更復雜,難度更大。為應對此次艱鉅任務,微波雷達團隊攻克了測量通信一體化、相位干涉儀近距離測角、大寬角度高精度測量等關鍵技術,以“首先捕獲、穩定跟蹤、精確測量、可靠通信”的完美表現,見證了嫦娥五號的“太空牽手”之旅。
記者瞭解到,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圍繞月球探測主題,中國航天已規劃確定了包括四次任務的探月工程四期。第一次任務是嫦娥四號月球背面着陸巡視探測,第二次任務是嫦娥六號,將進一步優化論證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規劃當中還有嫦娥七號和八號任務。中國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發的空間產品將繼續發揮作用,並積極爭取新的應用領域。
除了月球探測,中國關於行星探測的規劃也已基本明晰。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於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成功發射,2021年2月中旬到達火星,開始繞火探索,計劃5月中旬着陸火星巡視探測。馬傑透露,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以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研製團隊為班底,自主研發的新產品——相控陣着陸測量雷達,將在“落”的階段發揮作用。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