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WPP集團旗下市場研究機構凱度集團(Kantar Group)發佈《網絡大病籌款平台行業洞察報告》。據悉,該報告為我國大病救助行業首份行業報告,報告顯示,通過對行業同類平台進行多維度調研,顯示大病籌款領域“一超兩強”的行業結構初步成型。
大病籌款成保障補充
國家醫保局公佈的《2019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已高達13.5億人,基本實現全民參保。不過,基本醫療保險仍然存在給付額低、無法有效解決大病重疾高額醫藥費用等問題。同時,商業健康保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給付額度和適用疾病類別上的侷限性,但在人羣普及範圍方面卻明顯不足。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指數報告》顯示,因保費高昂,商業健康險在2018年覆蓋率尚不足10%。
隨着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及移動支付手段的成熟,原本僅存在於線下的小範圍互助行為通過社交網絡廣泛傳播,從信息發佈、擴散到款項籌集的各個環節都更加便捷高效,利用社交網絡獲得大病救助,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選擇。網絡大病籌款平台經過四年多發展,已成為“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之外的有益補充。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500萬大病家庭通過大病籌款平台發佈求助信息,獲得超過20億人次的愛心響應。截至2020年三季度,僅水滴籌平台已成功為超過百萬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籌得超過330億元的醫療救助款,近3.3億愛心人士支持了平台的救助項目,共計產生超過10億人次的愛心贈與行為。
水滴籌公佈的數據顯示,在區域分佈上,累計籌款金額最高的十個省份為河南、四川、湖南、山東、安徽、江西、江蘇、湖北、廣東和河北;累計捐款金額最高的十個省份為廣東、四川、江蘇、山東、浙江、河南、湖南、安徽、河北和福建。其中,來自廣東省的困難大病患者累計籌款近15億元,廣東省愛心用户捐贈人次1.06億,累計捐贈金額32.8億元;僅在2020年,就產生了2400萬次愛心贈與行為。
行業仍面臨信任危機
《網絡大病籌款平台行業洞察報告》顯示,大病籌款行業目前已初步形成“一超兩強”的格局,以水滴籌為代表的超級品牌,輕鬆籌和愛心籌為代表的強品牌,已聯合佔據了大部分的用户心智,形成了強品牌認知。
報告顯示,在行業認知度方面,用户對於大病籌款平台的認知度已達到了64%。六成以上的網民表示,在不幸罹患大病缺乏醫療費用時,清楚地知道可通過大病籌款平台向社會求助,增加了一條自救渠道。
當提到網絡大病籌款平台時,用户對於水滴籌、輕鬆籌和愛心籌三個品牌的第一提及率達到85%。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調研的用户對於大病籌款行業的認知基本以正面為主,超過75.5%。其中,籌款用户對於平台的滿意度達89%,非常滿意的用户佔25%;捐款用户對於平台的滿意度達86%,非常滿意的用户佔26%。
不過,隨着平台求助用户規模擴大,加之平台審核甄別人力有限、求助人家庭財產狀況缺乏有效的核實手段等制約因素,大病網絡眾籌平台仍面臨信任爭議。尤其是各個平台之間的競爭趨於白熱化,一些類似“掃樓籌款”、不同平台之間爭奪發起籌款人等惡性競爭現象,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公眾愛心和信任,給行業發展帶來陰影。
今年8月18日,由民政部主導舉辦的《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台自律公約》2.0版本發佈會及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愛心籌、輕鬆籌、水滴籌、360大病籌四家平台共同簽署自律公約及倡議書,劍指行業惡性競爭帶來的亂象。
有業內人士認為,倡議書和自律公約並沒有強制性,難以真正約束平台之間的惡性競爭。網絡個人大病求助規範化,仍需要加強自律與完善法律雙輪驅動。
南方日報記者 嚴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