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熊英英
10月23日,以“新時代、新體系、新體驗”為主題的2020中國(南京)第三屆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簡稱“2020文化科技融交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作為媒體融合轉型標杆,封面傳媒帶着最新的融媒智能技術、智慧文博成果參與了本次融交會展覽,同時受組委會邀請,在“2020文化科技融交會”主論壇——第三屆文化和科技融合熱點和趨勢論壇上,封面傳媒負責人以“打造‘科技+傳媒+文化’生態體,封面傳媒融合發展之路”為主題做交流分享,與多位行業專家學者、業界大咖探討數字時代下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新路徑。
“2020文化科技融交會”展覽規模2.1萬平方米,設有“文化和科技融合典型應用案例”“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成果”“國家文化大數據建設成果”“業態創新成果”四大展區,吸引了包括百度、螞蟻鏈、敦煌研究院、上海科技館、梟龍科技、浙報傳媒、封面傳媒等400多家國內外知名的科技文化企業參展,展會同期還將舉辦60多場各類活動,為釋放文化和科技融合效能持續發力。
重磅論壇、大咖雲集
封面傳媒分享融合發展之路
第三屆文化和科技融合熱點和趨勢論壇聚焦數字文博、文化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內容、智慧文旅、媒體融合方向,邀請了政府、學術、機構、企業等多領域的知名專家和頭部企業高層,共同探討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熱點和趨勢。
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作為首位登場的演講嘉賓,發表題為《打造“活力故宮” 讓文物的靈魂活起來》的主題演講,中宣部文改辦副主任、巡視員高書生現場分享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架構和建設路徑,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宋城演藝總裁張嫺等嘉賓也發表了主題演講,總結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望文化科技融合的國內外發展趨勢。
作為論壇的壓軸嘉賓,封面傳媒負責人以“打造‘科技+傳媒+文化’生態體 封面傳媒融合發展之路”為主題,分享了封面傳媒在媒體融合方面的技術能力和經驗成果。
“封面傳媒是一家媒體機構,也是一家科技公司。”該負責人介紹,公司成立五年來,通過自建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產品、自創技術品牌,創建了一支最懂媒體的百人技術團隊,研發了一套AI+傳媒的智媒產品矩陣,建設了一個用户上億的封面傳播矩陣。
特別是封面傳媒的技術輸出能力,引發參會者注目,北到黑龍江廣播電視台、遼寧日報傳媒集團、南到海南島的南海網,中部包括揚子晚報“紫牛新聞”以及徐州報業集團等,全國多家省級融媒體平台選用了封面技術作為技術支撐,由此帶來的聚合效應也讓封面傳媒的收入結構持續優化,2020年前三季度封面傳媒技術輸出收入同比增長792%,在剛剛過去的9月,封面傳媒技術輸出收入佔到當月總收入的近一半。
數字文博 傳媒跨界
封面雲展閃亮融交會
封面傳媒從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瞄準科技趨勢打造產品。今年,受疫情影響,以往的線下展會紛紛移步“雲端”,封面傳媒迅速抓住機遇,承建了科技部、四川省政府主辦的2020中國綿陽科博會雲博覽項目。
國家科技部高新司梅建平司長參觀封面傳媒展位
在融交會封面展館,封面雲博覽展示也是吸引最多人駐足的區域,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梅建平在參觀展館時,也被封面傳媒雲博覽滿滿的科技感所吸引,進入封面展館,“我知道這是綿陽科博會。”標誌性的3D建模展館,大眼萌萌的機器人“小科”讓梅建平一眼就認出了科博會。
在主論壇上,封面傳媒負責人也分享了科博會的突破與創新。綿陽科博會雲展覽3D建模模型組總數超過5000餘個,是迄今為止,全國展位數量最多的全場景3D建模的雲上博覽會。而在啓幕後短短5天時間,雲博覽平台累計觀展次數就達到2309.24萬次。
與全國同類雲展項目相比,第八屆科博會雲博覽平台在技術建設上實現了兩個首創:在全國首次實現了無線下展情況下虛擬展覽獨立在雲端全場景呈現和多終端適配,在全國首次將3D呈現和交互技術首次延伸到展品一級。科博會雲博覽還實現了兩個領先:使用多級加載技術策略,讓單層場景加載速度提升到毫秒級;雲展大數據系統分析指標達37個,在全國同類雲展平台中處於領先地位。
封面傳媒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公司還將參與多個博物館的數字展館項目建設,運用現代數字可視化技術和智媒體展示手段,助推四川文物傳播推廣體系持續創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