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查,就是和病毒賽跑
在浙江疫情防控爭分奪秒的戰場上,有一個不被人所熟知的精密“大腦”——它要接收從全國各地紛至沓來的協查函,逐條剖析關鍵信息;它的運作,聯動全省各地疾控中心的流調、管控工作,牽動着成百上千百姓的核酸篩查、醫學觀察或集中隔離動向。這便是浙江省疾控中心新冠協查組。
這是一支成立於2020年1月的“特種部隊”,由一羣從省疾控中心各個部門抽調的80後與90後組成。近日,記者走近了這個年輕羣體。
“叮……”11月25日12時20分,伴隨着傳真機急促的聲響,協查組值班人員邊俏的電腦上,出現一份來自上海市疾控中心的協查函電子傳真。
看到這封函涉及兩位杭州的密接人員,她立刻警覺起來,並迅速在浙江省精密智控流調管理系統的協查模塊中快速準確錄入下發函件所需的相關信息,通知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這紙協查函,觸發了協查組一套嚴格的工作機制。“協查函,是開展流調工作、制定相應人員管控措施的重要憑證。”協查組組長劉碧瑤告訴記者。杭州市疾控中心將收到的協查函轉發給密接人員所在地區後,各地各級的相應工作機制紛紛響應。
25日15時開始,當地排查出的需發外省協查的人員名單陸續彙總至協查組。由於這些被協查對象分散在不同地方,工作人員開始根據提供的名單,陸續編制協查函,外發給相應省份。為此,他們一直忙碌到午夜,餓了就吃泡麪湊合一下。
隨着疫情形勢的不斷變化,協查組始終在動態接收各種信息,並將這些信息精準研判後進行處理。
協查工作繁瑣複雜,忙碌是他們的常態,免不了碰到一些難啃的“硬骨頭”。1995年出生的方雨葭就遇到過。那是一次常規的協查工作,正在值班的她收到某省發來的一份協查函,其中涉及的次密接人員籍貫浙江。
方雨葭按照慣例給當事人打電話,但卻遭遇抱怨和不理解。“你們為什麼打我電話?請不要再麻煩我了!”接二連三的質問之後,對方掛掉了她的電話。“我也想過放棄。”她回憶,但想到次密接人員如果變為密接人員,相應的防控措施就要升級,她便繼續迎難而上。終於,在她的堅持之下,相關人員配合完成了協查工作。
“有時候也會遇到對方忙線的情況,但我會不厭其煩地一次次撥打,確保每一份函件及時、不遺漏地傳遞到位。”正在協查組實習的杭州醫學院大五學生小王告訴記者。
協查組所在的辦公室並不算大。在這個稍顯侷促的空間裏,堆疊了協查組成立以來近萬份關乎疫情防控的函件。這些浩如煙海的信息背後,有一套精密的數字化系統。
“今年1月上線的精密智控流調管理系統,大大提高了協查組的工作效率。”劉碧瑤告訴記者,系統打通了省內各市疾控部門的協查數據庫,通過製作統一格式的標準化電子記錄,做到函件一鍵下發、記錄一鍵推送,且方便後續查詢、跟進。1個月前手機版本也上線試用,使協查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數字化系統的應用,讓防控信息溯源、可控,從而助力精準管控、動態管理,讓疫情防控更‘有底’。” 劉碧瑤告訴記者,今年已收到外省發來的協查函、反饋函等近60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