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方亦落
華為讓電動汽車可以像手機一樣“反向充電”。近日,華為公佈了一項關於電動汽車的新專利,名為“電動汽車以及電動汽車之間充電的方法”。具體內容就是電動汽車能夠給另一台電動汽車充電,頗有些類似於手機的反向充電技術。
其實在此之前,比亞迪的一些車型也有過類似的充電救援功能,但是連接方式相當繁瑣,需要控制器、充電線和放電輸出的插座。而華為的電動汽車反向充電技術只需一根充電線就能實現,從而大幅提升了充電的效率和便捷度。
設想一下,如果所有的新能源汽車上都搭載這種技術,再標配一根充電線,以後再遇到沒電,路上隨手攔一輛車就能完成救援,真的是非常方便。其實在電動汽車領域,華為已經擁有了多項專利技術,為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從電動汽車行業崛起之日,續航問題就一直是無法逃避的痛點。但實際上我們真的需要電池擁有很長的續航能力嗎?相關數據表明,續航里程達到200公里就能滿足日常出行,而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的統計數據來看,城市正常上下班,每天實際的里程也就是五六十公里,甚至不超過三十公里。
所以説,電動車續航的長短可能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所謂“里程焦慮”大概率上並不是電池續航時間的問題。傳統燃油車也需要中途加油,但加油站隨處可見,不存在加油難的問題。但電動汽車充電設備並不普及,所以充電難才是造成里程焦慮的癥結所在,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電池本身的續航能力即使達到1000公里也是徒勞。
當然這並不是説增加電池的續航能力毫無用處,但廠商們之所以熱衷於此,也可能是側重於彰顯自己的實力,以此來作為競爭的籌碼。因而想要真正解決電動車續航問題,除了提升電池續航能力,還應該完善公共配套設施,想辦法讓充電更加方便。
雖然近年來充電樁數量呈幾何基數增加,但與燃油車的加油便利程度相比仍有差距,所以華為的這種電動車反向充電技術無疑是讓充電方便了許多。華為現在仍然主營通訊、數碼等領域,但其內部對汽車行業已經達到了相當重視的程度,其申請過的專利包括車輛盲區方法、動力總成等等。
華為自己不造車,任正非還曾強調“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但是華為聚焦ICT技術,致力於幫助車企造好車,這有利於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華為的電動汽車反向技術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過還是能起到雪中送炭和解燃眉之急的作用,還可能給其他入局汽車領域的智能終端企業樹立標杆,開拓一條有利的發展渠道。
因為像是華為、蘋果、小米等企業在充電技術方面有許多積累,在電動車反向充電技術上可以不斷進行改良,如今電動汽車行業已經迎來了黃金髮展期,有這些科技企業的加入,估計之後在充電技術方面還會有改良及進一步的革新,因此電動汽車行業的未來依然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