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劇本殺”剽竊抄襲現象,全國人大代表潘向黎建議:加強版權保護,促進市場健康良性發展

你知道“劇本殺”嗎?這是一種集知識、心理博弈、強社交等屬性於一體的娛樂方式。一般遊戲規則為,“玩家”來到實景場館,選擇人物、閲讀對應劇本,扮演劇本中的人物,蒐集線索後,推理出活動裏隱藏的“真兇”。

針對“劇本殺”剽竊抄襲現象,全國人大代表潘向黎建議:加強版權保護,促進市場健康良性發展

圖説:全國人大代表潘向黎。陳小願 攝

“劇本殺”以其時尚有趣的遊戲方式、完成解謎的獨特成就感,已成為當代年輕人最喜歡的線下娛樂活動方式之一。2021年消費者偏好的線下潮流娛樂方式中,“劇本殺”以36.1%的選擇佔比排名第三,僅次於看電影和運動健身。2021年中國“劇本殺”市場規模達170.2億元,預計2022年將達238.9億元。

隨着“劇本殺”市場的蓬勃發展,劇本需求量也與日俱增。“在‘劇本殺’中,作者要根據角色屬性和劇情發展撰寫針對不同角色的劇本,有一定的創作難度,一些作者也獲得了豐厚的經濟收益。然而,劇本產生的侵權亂象層出不窮。”全國人大代表潘向黎關注到,“劇本殺”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種侵權情形:

首先,是作家投稿時被竊取劇本內容。有些作家發現,自己當初投稿被退回,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市場上出現了與自己劇本設計十分類似的劇本。然而,劇本投稿公司與發行公司往往不是一家,作者取證維權困難。

其二,是在劇本測試階段被他人竊取劇本內容。劇本作家有時會委託店家組織“玩家”對創作的劇本測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偽裝成“玩家”,在測試中將各個角色的劇本內容記下,之後略經整合修改就投放到市場上。此外,也存在測試店竊取劇本內容的情況。

第三,是劇本抄襲現象嚴重,內容同質化氾濫。有些劇本直接抄襲遊戲、動漫、小説等作品,而劇本之間的抄襲也屢見不鮮。一些劇本的具體情節走向,甚至對白,都與其他劇本十分相似。

第四,某些電商平台公然銷售盜版劇本,而很多店家為了節約成本,也會選擇直接購買盜版劇本。由於在“劇本殺”中,劇本有“一次性使用”的特點,即使盜版劇本的質量不如正版,因為已被劇透,“玩家”便不會再重玩正版。侵權盜版的存在,會大大擠壓原創作品的市場空間,劇本創作者和購買正版劇本的商家權益遭受侵害,失去創作和購買正版的動力,最終形成市場惡性循環,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

“這些侵權亂象,正擾亂着‘劇本殺’市場的生態,阻礙健康發展。”為此,潘向黎代表建議,市場監督等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對“劇本殺”市場的監督管理,將這種新業態場所納入日常管理範疇,完善管理規範,打擊侵權盜版行為,積極引導商家與相關工作室對劇本進行審查。

“可以建立適合‘劇本殺’劇本內容申請版權保護相關機制,暢通劇本作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渠道。”潘向黎代表提出,“也可以將‘劇本殺’劇本視為出版物進行監管,要求其出版應取得相關出版許可。”

新民晚報記者 楊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97 字。

轉載請註明: 針對“劇本殺”剽竊抄襲現象,全國人大代表潘向黎建議:加強版權保護,促進市場健康良性發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