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越高的白茶,越容易陳化出巧克力味?誤人子弟的磚家該消停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無聊的時候,就會看看直播。
在特殊時期,直播和短視頻,養活了很多人。
點進一個直播間,在講三國。
乍一聽,還覺得對方通俗的語言表達,另類的觀點,挺別具一格的。
但越往下聽,越覺得不對勁。
比如,他調侃諸葛亮的外貌,説他身高不到一米七,黑黑的,很猥瑣。
但史書明明記載,諸葛亮“少有逸羣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
怎麼八尺有餘的鄒忌是美男子,到諸葛亮,怎麼就成了矮小猥瑣的醜八怪呢?
又比如,他説諸葛亮壓根沒什麼地位,只是個打雜的。
而即使是沒有熟讀過三國曆史的人,三顧茅廬的故事總聽過吧,《隆中對》總背過吧?
若諸葛亮真的無能,劉備會三番五次去請一個難有一席之地的人出山嗎?
以上言論,着實讓人驚呆了。
甚至一時無法判斷,這位老師,到底是在認真向觀眾傳授歷史知識,還是在搞笑?
當傳道授業坐上了網絡的快車,泥沙俱下之間,打着老師的旗號,濫竽充數、譁眾取寵的“教師型網紅”,大有人在。
相比為人師,對於這些網紅老師來説,走紅似乎變成了更重要的事。
《2》
同樣,還有另一件發生在直播間的事情。
只不過,主人公換了,主題也換了。
不是講歷史故事,而是在賣茶。
但相似的地方在於,一位自稱“老師”的人,坐在屏幕面前,向觀眾們介紹老白茶的香氣。
他一本正經地説:我特別喜歡白茶的可可香,因為那是高等級白茶才會有的。
一邊説着,一邊捧起手邊的幹茶,據説那是2018年的白毫銀針。
湊近鼻端深吸一口氣,表情滿足且愜意。
隨後又補充道:不知道為什麼,聽説白茶的巧克力味是發黴的味道,這怎麼可能呢?平時我們吃的巧克力,都是奶甜、奶蜜、濃郁的,大家別聽外行人瞎説哦!
呃……瞬間滿頭黑線。
敢問這位老師,竟然如此博學多才,為何不去了解一下巧克力的製作過程呢?
巧克力,是一種食物。
而它的主要原料,是可可豆,它是可可樹的產物。
製作的時候,先要把成熟的可可果採摘下來,將裏面的果肉的鮮豆一同放在大木桶裏,進行發酵。
這個過程,需要持續好幾天,而發酵後的可可豆,還得繼續晾曬,降低含水量後,送進工廠。
最終,在工廠裏,經過一系列的加工,變成了我們吃到的巧克力。
巧克力的製作,比我們想象中複雜得多。
而我們今天的重點是,在巧克力的生產步驟裏,有發酵,並且發酵程度很重。
反觀白茶,人家是微發酵茶,主要工藝就是萎凋和乾燥,發酵極其輕微。
因此,微發酵的白茶身上,萬萬不可能出現重度發酵的巧克力的味道。
那些宣揚自家白茶有可可香、巧克力味的茶掌櫃,真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就差拿個大喇叭在眾人耳邊説,快來看呀,我的白茶是加重發酵的,不是正常白茶。
想想這個畫面,笑得肚子都疼了。
《3》
為什麼白茶會有巧克力味?
既然巧克力需要經歷重發酵而來,那麼,白茶在某些不正常的情況下,加重了自身的發酵,便也有可能生出和巧克力類似的味道。
第一種情況,茶葉本身的含水量不達標。
根據白茶國標裏的規定,成品茶的含水量,不得高於8.5%。
如果白茶內的水分含量過多,後期存放的時候,那些多餘的水汽,會干擾白茶的正常陳化。
並且,還會讓它受潮變質,從而產生異味。
在條件相同的前提下,含水量達標甚至極低的白茶,與含水量超標的白茶,同時暴露在空氣裏。
那麼,更乾燥的白茶,生成巧克力味的概率會大大降低。
反之,水分多的白茶,抵抗力弱,體內的水分與空氣中的水分匯合之後,不出幾天,就生成了大量的巧克力味。
故而,白茶的工藝看似沒有難度,但想要做出好白茶,很難。
俗話説,看起來越是簡單的事情,想要做到極致和完美,越是需要精湛的技術。
製茶技術不高的人,沒有控制好白茶的含水量。
在超標的狀態下,就上市售賣,而被不明真相的消費者買回家後,存成了巧克力味白茶。
這樣的結局,就只有兩個。
要麼,是視巧克力味為寶貝,認為這是高等級白茶的標誌;
要麼,是懊悔自己不夠細心,沒有好好保存白茶。
實際上,是商家的問題,明知品質不過關,還投入到市面上出售。
而為這些劣質茶買單的,就是諸位茶友們。
因此,在挑選白茶的時候,一定要把含水量列入重點判斷的因素。
第二種情況,是儲存白茶時沒有密封,使其受潮。
白茶是一種極度害怕水汽的茶類,比其它茶類更甚。
在加工時,就要儘可能多地把體內的水分排幹,越是乾燥,越好儲存。
而在儲存時,仍然要延續這一點,讓茶葉保持乾燥。
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做好密封。
但很多粗心的茶友,並不在意這點,甚至還以為密封以後白茶無法陳化。
在種種錯誤認知下,白茶受了潮,變了質。
由此,茶葉和水分發生了物質交換,轉化出了不好的物質。
從此,原本清新的茶香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混雜的、沉悶的氣味,巧克力味便是其中之一。
當然,也有可能是商家沒有倉儲條件,把白茶存壞了。
由於不捨得讓自己的茶葉爛在手裏,又無法解釋巧克力味從何而來。
所以,只好編造出“巧克力味是高等級白茶才有的香氣”,這一荒唐的言論,來誤人子弟,混淆視聽。
《4》
看到這裏,相信會有看官質疑:
為什麼你們這麼肯定,巧克力味就代表白茶變質了?難道不是口説無憑?
當然不是。
首先,我們曾經親身遇到過這一情況。
一泡用密封袋臨時保存的白毫銀針,彼時,本想着立馬喝掉,但因為臨時有事,只好作罷。
但這一放,就是大半年。
正好遇上了試巖茶的階段,那泡白毫銀針,就被遺忘在了某個角落。
等到某天大掃除的時候,才發現,它靜靜地躺在抽屜裏。
打開一聞,濃烈的巧克力味,沒懸念,肯定是受潮了。
沖泡的時候,不僅有巧克力味,還散發着煙味、悶味、酸味等,各種怪味雜糅。
難道這麼明顯的變質,還不能説明真相嗎?
其次,白茶的每種香氣,在新茶時期都能見到雛形。
舉幾個典型的例子,比如,老白茶中的中藥香,在新茶時期,是以草藥香的形式呈現出來的。
又比如,老白茶中的稻穀香,其實就是毫香轉化而來的氣息。
再比如,老白茶中的陳香,雖然新茶時期沒有,但它是植物的枝葉老化後,所散發出的天然香氣。
那麼,説來説去,巧克力味是由哪種香氣轉化來的呢?
並且,巧克力味存在的同時,是不是其它香氣都特別弱,幾乎聞不到?
這就對了,因為那些馥郁的茶香,都被水汽破壞,消散分解了。
留下的,只有那些怪味、臭味,霸佔着白茶的身體。
至此,大家還認為巧克力味是好聞的嗎?
《5》
雖然網絡上譁眾取寵者不少,但客觀地説,擁有真才實學的網紅老師也不在少數。
對於他們來説,良好的知識沉澱,讓其擁有了走紅的資本。
眾所周知,這個時代最不缺網紅。
就像村姑陳,平時就很喜歡看某東方的直播。
看着那些老師,就算是賣一袋樸素的東北大米,也能講到詩詞歌賦,風花雪月。
聽着,就很舒服。
過去,老師是一個尊稱,可如今卻有些變了味。
但無論如何,老師始終是才華導向型的職業,是有門檻的。
好網紅,並不等於好老師。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