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源生:以集羣化發展形成規模效應,迎接國際化競爭

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源生:以集羣化發展形成規模效應,迎接國際化競爭

【獵雲網北京】12月5日報道(文/王非、王瀟宵)

12月4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峯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的“半導體崛起之路”專場上,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源生髮表了《感知技術賦能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題演講。

郭源生表示: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正在向我們走,智能化需要大量的傳感器技術與產品形成大數據,更需要數據分析、存儲、處理,這也為半導體產業提供了有效的支撐。感知技術是信息技術基礎,是智能化系統中信息獲取的“電子五官”,微處理器是半導體芯片的核心產品,是數據處理的“大腦”,5G等通訊承擔着系統的“神經”傳輸技術和功能。三者相互依存,構成了信息化、智能化的核心支柱,相互依託和賦能推動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快速邁向新的未來。

信息技術發展有它自然規律和發展的脈絡,信息技術是由信息採集(即:感知技術或傳感器技術)、信息傳輸(即:通信技術,有線、無線、移動:含5G)、信息處理(即:計算機技術、微處理器、軟件)三大基礎技術支柱構成。

近代信息技術發展經歷了三次大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上世紀80年代個人計算機的誕生,把運算“手指化”,實現了掌上運算與處理,遵循“摩爾定律”推動和促進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第二次浪潮是本世紀初的互聯網到來,解決信息通信問題,把人與人之間信息交互無限拉近,形成了“人聯網”,通過“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單”的商業模式掀起了互聯網大潮,一夜之間大批公司“蜂擁而起”,以至於形成了互聯網業內人説“風來了豬都能飛上天”,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現代服務業和經濟規模;第三次信息化浪潮應該是以“智慧地球”“感知中國”的提出,本意是要解決數據獲取和採集問題(即:感知技術)。

然而,歷時不温不火的十二年,至今並沒有形成良好的發展“效果”,為什麼這麼慢?郭源生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原因是由產業和技術特徵所決定的,傳感器是高技術領域多學科的聚合體,具有技術密集,工藝複雜,種類繁多,品質高端,以及獨立性、邊緣性、綜合性和技藝性強等特徵。與其他高技術基礎產品一樣,短期內很難形成良好的盈利模式或產業規模效益。因此,我國數據傳感器產業大多產品長期大量依賴進口,產業化水平和西方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

郭源生認為,在敏感元件和傳感器形成規模的時候,存在三個原因:1.產業化配套市場化瓶頸很難突破;2.沒有形成共性基礎工藝技術支撐;3.沒有形成資本追逐的氛圍。這也造成了上面所説的差距。

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源生:以集羣化發展形成規模效應,迎接國際化競爭

目前,傳感器行業和產業發展面臨一個很尷尬的局面,大家都説傳感器很重要,但卻沒有真正的得到足夠的重視,以至於成為“被產業政策遺忘的角落,形成了很大的矛盾問題”,郭源生表示。

郭源生認為,傳感器產業創新始終都是伴隨着產品和技術以及應用展開:1.敏感機理和材料創新;2.共性基礎工藝和技術;3.元器件化結構設計的創新;4.無線網絡化、智能化和節點化。從應用角度來看,可穿戴設備是一個複合型、多功能、通過算法實現的智能傳感器。工業領域的“工業可穿戴”,實現工業應用的智能化和節點化,和半導體產業的融合更為具體。

郭源生表示,傳感器和智能化融合,無論應用於哪個行業、領域和工藝,無論是哪一類智能化裝備、設施與系統裝置,其自動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不僅僅取決於裝了多少個微處理器,而是取決於裝了多少隻傳感器和多少種類型的傳感器,比如家電、汽車、機器人和高鐵等等。

不可否認,傳感器行業面臨諸多問題,如何解決問題?

對於認知和認識的問題。郭源生提到,目前國內有1600多家傳感器企業,但都是小微型企業,存在創新動力很足,但創新能力不足的現象,這就需要政府去解決這個問題。

對傳感器的戰略定位上需要進一步明確。郭源生認為,首先,需要把傳感器發展提升到一個戰略高度進行“再認識”。同時還要進行產業化發展的頂層設計,需要有相應的產業扶持政策和相應的人力、物理資源配置,打造傳感器產業生態體系,形成國家層面的傳感器產業集羣,集中並加大資金投入;第二,要發揮區域化的政策優勢,利用地方經濟發展對高技術產業的需求動力和資源優勢集中發展特色產業集羣,培育和營造區域化的產業生態體系;第三,加大對產品技術創新的財政補貼。另外,人才政策也要統籌考慮,對高科技中小企業,特別是對研發數據採集感知技術的傳感器企業,應該有特殊的人才培育政策和扶持。

如何打造產業生態體系?郭源生提出了雙生態產業鏈和“傳感谷”的概念。希望打造我國傳感器產業生態體系,形成傳感器規模化產業優勢,徹底擺脱依賴進口的局面。

什麼叫雙生態產業鏈?第一,產業構架和體系必須完整,從原材料、裝備工藝一直到最後到節點化的完整產業鏈。第二,構建以“政、產、學、研、用、服”六維一體的現代服務業平台。比如在區域建立力敏、氣敏、磁敏、光敏、生物敏等傳感器產業園,從設計、材料、工藝,甚至MEMS工藝,搭建公共的平台。以集羣化方式發展傳感器產業,形成有效的合力,避免資源分散、體系不全、“單打獨鬥”“勢單力薄”,形成規模效應,來迎接傳感器國際化競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源生:以集羣化發展形成規模效應,迎接國際化競爭

NFS2020年度CEO峯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於12月2日-4日在北京柏悦酒店召開,由獵雲網主辦,鋭視角、獵雲資本、獵雲財經、企業管家協辦。本屆峯會以“逆勢生長”為主題,開設了主論壇和九大專場,覆蓋母基金、新基建、電商、醫療等領域,近兩百名行業專家、投資人和創業者們深入探討各產業經營之道,以及行業變革中醖釀的創業與投資機遇。

以下為郭源生演講實錄,由獵雲網整理: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獵雲網的這次活動,今天要講的內容是《感知技術賦能半導體產業發展》。

眾所周知,我們當今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歷史性變革,特別是產業,從產業角度來看,這場變革主要由幾個因素引起:

1、疫情,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產業界帶來的衝擊是不小的,後疫情對產業格局與產業化模式帶來深刻變化。

2、國際搏弈,這種搏弈包含着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化、卡脖子以及國際貿易之間形成的一系列科技、產業的變化,最後落到高技術產業的衝擊。

3、我們國家經歷了改革開放政策推動的短缺經濟到資源推動的過剩經濟,以至於到現在以傳統產業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以數據為驅動力的創新經濟。單一的追求GDP和規模效益已經不再成為產業發展主流,也難以持續。高質量發展和高技術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已刻不容緩。這需要在發展理念上和意識觀念上重新定位和形成共識。

今天就這個問題想從一下四個方面談一談我的個人看法。

首先,信息技術發展有它的自然規律和發展的脈絡。我們都知道,信息技術是由信息採集、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也就是由傳感器技術、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構成的,這三大技術剛好形成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如果把一個人比作完整的信息系統,大腦就是計算機信息處理,通訊就是我們的神經,感知技術就是我們的五官和皮膚,結合“四肢”執行機構,剛好完整構成了完整智能化信息系統。

信息技術經歷了三次大的浪潮,第一次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個人計算機的誕生,以至於把運算手指化,實現了掌上運算與處理,現在的手機功能在八十年代之前,按照當時的硬件水平來看,半個房間的硬件也不一定有我們現在的手機功能強大,這是第一次信息化浪潮帶來的好處。同時也誕生一大批硬科技公司,形成了規模化的生產,帶動和拉動信息技術的起飛。這一過程遵循“摩爾定律”,由於大量的微處理器的需求,催生和支撐了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

第二次浪潮是本世紀初的互聯網到來,解決信息通信問題,把人與人之間信息交互無限拉近,形成了“人聯網”,通過“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單”的商業模式掀起了互聯網大潮,吸引了大批資本介入和推動,一夜之間大批公司“蜂擁而起”,行業發展可謂是風聲水起,以至於形成了互聯網業內人説“風來了豬都能飛上天”,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現代服務業和經濟規模;此時順應梅特卡夫法則,網絡價值和接入用户數的平方是成正比的。

第三次信息化浪潮應該09年開始,是以“智慧地球”“感知中國”的提出,本意是要解決萬物互聯的問題,其本質是數據獲取和採集問題(即:感知技術)。然而,歷時不温不火的十二年,至今並沒有形成良好的發展“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原因是由產業和技術特徵所決定的,傳感器是高技術領域多學科的聚合體,具有技術密集,工藝複雜,種類繁多,品質高端,以及獨立性、邊緣性、綜合性和技藝性強等特徵。與其他高技術基礎產品一樣,短期內很難形成良好的盈利模式或產業規模效益,手工成分和工作量巨大,被稱為製作“工業工藝品”。資本追逐太少,政策引導不夠,產業整體投入不夠,工藝技術研發投入嚴重不足,共性基礎技術難以突破。因此,我國用於數據採集的傳感器大多產品長期大量依賴進口,產業化水平和西方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

長此已久,傳感器行業和產業發展形成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大家都説它重要,但又得不到真正的重視,都把它撇到一邊。成為被產業遺忘的角落,但又繞不過去,這是很大的問題。

傳感器產業創新始終都是伴隨着產品和技術以及應用展開的,從來沒有停止過自從半導體平面工藝和MEMS工藝融合,形成新的傳感器共性基礎技術與工藝,可以解決八大敏感產業化問題,傳感器產業技術創新有了新的動力和發展趨勢。

其技術創新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敏感機理和材料創新,因為一個敏感機理的誕生就會產生新的器件,這個新的器件很快能突破和創造新的應用,這是敏感材料敏感機理所形成的。

二是MEMS工藝技術,它與半導體平面工藝相互滲透和相互依存,是緊密關聯的,但是不完全是一回事,因為半導體平面工藝是形成電路和機理,而MEMS是微機械加工工藝,是一種特殊加工工藝,是形成器件結構和功能的,比如在同一個硅片上可以誕生很多不同結構形狀的東西。

三是器件化的創新,圍繞着MEMS工藝而形成不同器件、不同封裝結構的創新。在同一個MEMS芯片上,根據應用不同,封裝不同結構和類型的敏感元件和傳感器。

四是無線網絡化和智能化,一個或多個敏感元器件,外加數字化電路和網絡化接口電路,加上算法軟件,進行組合,形成智能化模塊與不同功能化的節點。

美國從2003年提出未來傳感器重點發展的三大趨勢:第一是MEMS工藝技術。第二是智能化、網絡化技術,形成可自組網的節點化傳感器網絡。第三是微能量捕捉或微能量獲取技術。比如飄在這裏的電子灰塵,不需要接電源,也不需要裝電池儲能,可以實時把光能和電磁能收集起來,給傳感器實時供電,這樣就可以解決電源問題。

從應用角度來看,我們把可穿戴設備認為就是一個複合型的多功能的通過算法實現的智能傳感器節點,工業領域可稱其為“工業可穿戴”。這些工業智能節點,裏面應用有大量的微處理芯片,與半導體產業的融合自然就更為具體。

半導體工藝是很長的,它的產業鏈從拉單晶開始,一直到最後形成器件,這個產業鏈是非常長的,這樣的話,它裏面會用大量的傳感器,最後變得無人化。比如現在的勻膠工藝,裝30多隻傳感器,它要測厚度、均勻度、温度、濕度、光照度等。

總結一下,我們把傳感器和智能化融合在一起,無論它應用於哪個行業哪個領域,甚至哪個工藝裏面,它的智能化程度,裝置和裝備的自動化程度不是僅僅取決於它裝了多少個微處理器,而是看它安裝了多少隻傳感器和安裝了什麼類型的傳感器,比如機器人和高鐵安裝有數十種類型和功能的傳感器。

現階段我國傳感器產業化發展行業存在問題很多,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覺得應該從幾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一是認知和認識的問題。傳感器被稱作“電子五官”,是一切數據信息獲取的功能器件,是大數據之母,是信息技術基礎之一,與計算機、通訊構成了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撐,在信息系統中處於“窗口”位置。傳感器也是高技術領域多學科的聚合體,具有技術密集,工藝複雜,種類繁多,品質高端,以及獨立性、邊緣性、綜合性和技藝性強等特徵。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軍事、科技、工業基礎水平和綜合實力體現的重要標誌。

二是缺乏戰略定位與頂層設計的問題。現在國內1600多家傳感器企業,都是小微型企業,而且科技人員創業居多,企業發展往往會顧此失彼,存在創新動力很足但創新能力不足現象,這就需要政府去引導和解決問題。此外,行業內呼籲培養企業家和領軍企業,在考慮產品技術工藝先進性同時,如何把企業做大,這也是行業自身最大的問題。當然,也更需要大批資本追逐進來,八大敏感器件領域都有很大空間,在資本介入下產生一大批企業。

如何打造產業生態體系呢?我提出雙生態產業鏈和“傳感谷”的概念。就是希望打造我國傳感器產業生態體系,形成傳感器規模化產業優勢,徹底擺脱依賴進口的局面。什麼叫雙生態產業鏈?第一,產業構架和體系必須完整,從原材料、裝備工藝一直到最後到節點化的完整產業鏈。第二,構建以“政、產、學、研、用、服”六維一體的現代服務業平台。比如在區域建立力敏、氣敏、磁敏、光敏、生物敏等傳感器產業園,從設計、材料、工藝,甚至MEMS工藝,搭建公共的平台,來解決產業化問題。以集羣化方式發展傳感器產業,形成有效的合力,避免資源分散、體系不全、“單打獨鬥”“勢單力薄”,形成規模效應,來迎接傳感器國際化競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總之,感知技術是信息技術基礎,是智能化系統中信息獲取的“電子五官”,微處理器是半導體芯片的核心產品,是數據處理的“大腦”,5G等通訊承擔着系統的“神經”傳輸技術和功能。三者相互依存,構成了信息化、智能化的核心支柱,相互依託和賦能推動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快速邁向新的未來。我們期待着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更期待着傳感器產業化能為智能時代創造輝煌。

謝謝大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459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源生:以集羣化發展形成規模效應,迎接國際化競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