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點摘編】
劉曉力在《中國社會科學》2020年第9期撰文指出,進入21世紀以來,以生命科學、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和納米技術的“四大匯聚”為特徵的科學技術新形態,正在塑造着我們日常的生活方式和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也越來越多地滲透進人類的道德體系的建構和全球秩序的綜合治理中。由新科學技術變革所催生的新觀念不僅引導着人們對自我、他者和世界關係的新理解,也不斷突破人們對自然的本性、生命的意義、人類命運乃至宇宙未來的傳統闡釋框架。“四大匯聚”中最具交叉性的學科是研究人類心智本質的認知科學,這是一個由哲學、語言學、心理學、腦神經科學、人工智能、人類學幾大學科構成的,至今還未形成統一科學範式的多學科集羣。這一學科集羣正在與新技術聯手逐步揭示人類的日常認知和科學認知、自我認知和社會文化認知的多重機制,所取得的實證研究的許多重大突破也對傳統形而上學、認識論、語言哲學、道德倫理和哲學方法論構成新的挑戰。新技術變革不僅把我們帶入了人機共在的充滿巨大不確定性的全新社會,也為哲學家借鑑和反思經驗科學,拓展哲學發展的空間創造了重要機遇。
在廣義涉身認知理論的背景下,對認知科學最具代表性也是當前最為活躍的認知心理學、腦神經科學和人工智能三條路徑幾個焦點問題的考察,能揭示出這些路徑所面對的理論困境及其可能的出路。對認知心理學的表徵問題而言,除了命題式表徵,可以承認以身體為基礎的知覺表徵作為原初表徵在基底層提供認知與行動的因果説明;對腦神經科學而言,主張破解意識難題可行的路線是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綜合研究;對人工智能而言,倡導借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結合的方法去建構心智的認知架構,未來既滿足人類價值也兼顧機器利益的可信賴的道德主體應當是人—機交融的延展認知系統。可以看出,哲學與前沿的認知科學在某種條件下既構成雙向挑戰的態勢,又具有雙向推進科學和哲學發展的效應,這種效應為實現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叉融合提供了重要啓示。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09日 15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