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做用户調研,用户有啥需求、用户反饋等等;但如何提高用户調研的有效性卻一直是一個大問題,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成熟的2B產品做用户調研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漁歌羣裏的產品經理小夥伴問漁歌:“再次看了漁歌的文章——用户調研,產品經理必須知道的事,受益匪淺;同時也很困惑,我是做2B產品的,產品已比較成熟,我不知道客户的需求是什麼,我們的客户都掌握在銷售和運營手上,需求也都由銷售和運營告訴產品經理,所以我(產品經理)沒有用户資源,那要不要做用户調研?怎麼做用户調研?”
這是個挺好的問題,漁歌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 成熟的2B產品,產品經理要不要做用户調研?
- 成熟的2B產品,怎麼做用户調研?
- 成熟2B行業的互聯網工作方式,這是順帶附贈的,因為這個問題背後其實是互聯網和傳統行業融合問題。
只要產品定位於服務客户,解決客户的問題,都需要做客户調研,尤其2B業務。
因為2B業務的行業屬性很強,不懂行業就無法做好產品,沒有足夠行業積累的產品經理,必須到用户一線去了解實際需求;而且2B的客户,客户內部生產關係也很複雜,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不同層級的用户關注點不一樣,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2B業務,先找對客户!分清決策人、決策影響人、產品使用者”;而大部分2B產品經理沒有行業或產業經驗,也沒有企業管理經驗,不做用户調研,做出來的產品和實際需求往往差十萬八千里。
筆者堅持認為產品經理一定要做用户調研,而且是深入的用户調研,無論是一線產品經理,還是產品經理的管理者,因為不接地氣的產品經理做不出好產品;筆者也遇到過一些天之驕子,認為自己超級厲害,無所不能,自以為是的做產品,這種結果都不好;無論您是幾重天的嬌子,毛爺爺都説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筆者的一位好友,絕對是個能人,從大廠跳槽去一家深度垂直的產業互聯網公司,新公司非常傳統,多是懂行業的手工藝人,但沒有互聯網思維。
朋友去新公司的第一年,感覺自己從頭戴光壞的宇宙中心去了非洲鄉下,新公司裏全是沒見過世面的low貨,就連基本的溝通術語都説不通,比如用户是誰?有沒有數據跟蹤?傳統行業的同事,則睜大瞳孔,滿臉迷濛,轉而很不客氣的説,啥用户,啥數據?我們都是眼睛看、手摸就知道了。
朋友説那一刻,或許她的同事也同樣認為她是來自外星球的low貨;直到工作一年後,朋友對這個行業越來越瞭解,她開始在內心嘲笑自己剛進公司時真的是個low貨,因為對行業啥啥都不懂。
這就是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轉換;在2B領域,尤其是重行業特性的領域,我們需要花時間去理解業務,去弄懂用户需求,自然需要用户調研。
二、如何做調研?這是漁歌讀者的第二個問題,客户資源都在銷售和運營手上,產品經理根本沒法接觸到客户,怎麼做客户調研?
這種情況下,客户調研有2種方式:
1. 間接的業務或銷售輸入業務、銷售長期在市場上跑,對需求有第一體感,所以不妨先向他們學習、瞭解;對於業務、銷售反饋的需求,產品經理不妨認真聽、認真記,但要通盤、仔細考慮,因為每個人説的話都自帶場景,不把背後的場景搞清楚,這些話的可採用性就很低;同時,每個業務、銷售人員的對需求挖掘的深度、體系化,表述的體系化都不一樣。
所以業務、銷售反饋的需求要聽,而且是兼聽;並且他們的信息也是產品經理比較容易獲取的信息,比直接出差跑去客户現場拿需求的成本低的多,可以做為一種更高效的信息獲取方式。
2. 直接的客户輸入別人的千言萬語,都不如到現場,去觀察、去聽、去感受、去思考、去追問;這是筆者的信條,做產品經理如果只聽別人講需求,自己不深入客户,是做不好產品的。
但可能有的公司沒有給產品經理提供太多這樣的機會,比如有差旅限制,有組織職能限制;這種情況下,產品經理要抱緊業務、銷售的大腿,通過幫業務、銷售一起解決客户問題的方式,去接近客户,洞察真正的需求。
因為不管是業務還是銷售,都喜歡產品經理幫他一起解決客户問題,如果能拉產品經理去現場解決銷售、業務他們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一方面業務和銷售在客户那很有面子,另一方面終於解決了業務和銷售解決不了的實際客户問題,客户開心,業務、銷售自然也會開心。
所以只要溝通好,業務、銷售往往會很歡迎產品經理一起去拜訪客户;但前提是——讓他們感知到產品經理不是去搶銷售、業務的客户,是幫他一起去維護客户。
筆者也一直認為,一名靠譜、優秀的產品經理,絕對是一名好的銷售,很容易獲得客户的信任,並與客户建立長期的關係;所以只要借業務、運營搭上用户的線,後面就看產品經理自己的能力,能不能搞定客户;而大部分客户欣賞能幫他解決問題,懂業務,專業能力強的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是一個極度需要自強自立,又能放得下身段,上得了廳堂的崗位。
三、產業和互聯網的融合筆者的讀者為什麼會有成熟2B產品,產品經理要不要做用户調研,怎麼做用户調研的問題。
筆者隱隱的感覺,他在一個比較垂直的2B行業,垂直2B行業的一個特徵就是崗位邊界清晰,思維固化且平穩;因為他們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工作都沒有變化,突然跑進來一幫人打着互聯網的旗幟,進入他們的領地,指手畫腳,或者雞同鴨講,於是抵禦外敵入侵的本能會顯露出來;他們看到不講規則的互聯網人上躥下跳,很生氣,也好笑。
習慣了扁平化的互聯網人,看着傳統產業的人,也會覺得很生氣,又好笑;因為他們不變通,把自己固定在一個模板裏或者放在一個厚厚的盔甲裏。
這種相看兩厭的場景,蠻多的;筆者自己在一個很重的行業裏,一開始很生氣,覺得這幫人狗咬呂洞賓、不思進取、不懂學習和改變。
後來筆者不生氣了,但還是不理解,想不通那麼簡單的事,為啥這不行,那不行,不知道這幫人的穴位到底在哪;現在筆者已經能心平氣和,一方面充分尊重他們,畢竟我自己也有很多不懂的,也有自以為是的時候,在這個領域我確實是新手。
這種相看兩厭的場景,往往需要有人做出改變。
誰足夠開放?誰更能吸納別人之所長?誰更能看到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樣的人往往更容易改變。
這種思維、經驗的交鋒、改變,不見得誰比誰更優秀,只有誰的想法更適合時代和行業的發展要求,產品和產品經理都是時代的產物;所以在深度垂直的行業,沒有找到那個引爆點之前,往往很慢,得學會熬,也需要更多人與人相處的智慧。
微信公眾號:西湖漁歌
本文由 @西湖漁歌 授權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