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
8月22日,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成功研製了基於寬禁帶半導體(碳化硅)的大功率燃料電池DC/DC變換器。相比傳統產品,新技術具有“超高頻”“高耐壓”“低導阻”的特性,可以使開關頻率提升4倍以上、功率密度提升3倍以上,系統平均效率大於97%,最高效率可達99%。
這也意味着中國氫能汽車產業打破了一項技術瓶頸。早在2019年,搜狐網就有報道稱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初具條件,但仍存在諸多瓶頸。如:關鍵材料和核心技術尚未自主;加氫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以及商業化推廣模式尚未建立等。
據悉,中國雖然發佈了一系列政策引導鼓勵氫能產業發展,在關鍵零部件和技術開發方面也有所突破,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關鍵零部件主要依靠進口,燃料電池的關鍵材料包括催化劑、質子交換膜以及炭紙等材料大都採用進口材料;關鍵組件製備工藝急需提升,膜電極、雙極板、空壓機、氫循環泵等和國外存在較大差距;關於氫品質、儲運、加氫站和安全標準較少,氫氣品質檢測和氫氣泄露等重要測試裝備欠缺,權威檢測認證機構尚未形成。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尚處起步階段,運營車輛較少,營利較困難,加氫站的建設運營無法通過規模經濟效應平衡收支,導致建設運營模式不夠成熟,加氫設備產業化能力不足、成本偏高。基礎設施不足又反過來影響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
此外,中國雖然從戰略層面肯定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但專項規劃以及政策體系缺位,產業發展方向、目標和重點尚待明確。
資料顯示,與鋰離子動力電池相比,氫燃料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強,且充電耗時更短。但當前行業面臨着多重壁壘,一個是需要實現關鍵材料和系統關鍵部件的國產化;另一個需要降低電堆成本,提高電堆比功率,提升系統的可靠性與耐久性。
就在今年8月10日,有“中國氫能第一股”之稱的億華通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為氫能產業發展打入了一劑強心劑。
此外,目前整個氫燃料產業仍處於初期導入階段,技術尚待成熟,所以在現階段,各大玩家在比拼研發能力,誰能率先突破技術瓶頸,就能掌握先機。
此次億華通IPO募資12.24億元,就將主要投向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建設二期工程和麪向冬奧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等項目。
編輯:馬桂蓮
責編:Carrick
【來源:亞時財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