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爆發的“國風武俠”類遊戲,如今正成為各家遊戲廠商搶奪的重點領域。
據2019年發佈的《國風遊戲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國風遊戲有3億用户,佔國內遊戲總人數的50%;市場收入300億,佔遊戲市場總收入的20%;自2013年到2019年,國風遊戲累計已達2300餘款,佔總體遊戲市場的14.3%。
國風武俠遊戲爆發的背後,是越來越多遊戲廠商開始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內核打造產品,讓遊戲擺脱單純的娛樂項目,轉而成為承載文化的載體。而其藴含的厚重文化內容,不但獲得國內玩家的追捧,更吸引到無數海外玩家的關注。
在此勢頭的影響下,備受關注的國風遊戲市場或許會迎來井噴。
“國風武俠”風爆發遊戲市場迎來井噴
所謂“國風武俠遊戲”,是指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用美術設計、音樂音效輔以玩法進而詮釋中國文化傳統魅力的遊戲。
“作為傳統文化千年一系的文化古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歷史有太多值得挖掘的文化瑰寶。”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諮詢調研部主任、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鄭南表示,“遊戲企業從傳統文化當中深入取材,打造出一大批具有中國情致、中國風韻和中國特色的優秀國風遊戲產品,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最早的國風遊戲可追溯到 20世紀90年代的《仙劍》、《軒轅劍》和《劍俠情緣》等單機遊戲。除此之外,在當時那個遊戲數量相對匱乏的年代,這些遊戲成為眾多玩家入門的啓蒙,吸引着年輕人的追捧。而隨着遊戲市場技術和內容的進步,國風武俠遊戲在2000年後開始從單機遊戲向網遊轉移,無數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網遊湧現在市面上,《劍網三》、《天涯明月刀》等遊戲更是其中翹楚。
近年來,隨着年輕Z世代民族文化自信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興趣也日益濃郁,越來越多“國潮”、“國風”元素出現在各個行業領域。這一趨勢自然也被眾多遊戲廠商看中,一時間,多款融入武俠、雕塑、民俗等元素的國風類手游上市,成為眾多玩家在遊戲時的首選。
據2019年發佈的《國風遊戲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國風遊戲有3億用户,佔國內遊戲總人數的50%。市場收入300億,佔遊戲市場總收入的20%。截至2019年,國風遊戲累計已達2300餘款,佔總體遊戲市場的14.3%。而同樣據業內媒體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在AppStore暢銷榜上,國風遊戲基本上均佔據三成左右。
“國風題材豐富為遊戲產品提供了鮮明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內容,武俠、仙俠、上古神話、歷史和民族等題材非常受到遊戲創作者以及玩家的歡迎,一是因為這些題材通常具有清晰的文化背景和故事架構,能夠採用的元素十分豐富。二是玩家熟悉的程度比較高,可以有效降低上手的成本。三是遊戲建立起來的共同文化背景有助於玩家與遊戲之間產生共鳴。”鄭南説。
“每個少年都有武俠夢,都幻想成為大俠行俠仗義。”熱衷傳統文化的玩家張可(化名)告訴記者,相比影視劇,自己更偏好國風武俠類遊戲,“看電視只是旁觀者,沒有真切感受。而在遊戲中則能作為參與者切身去感受武俠、宗教、詩詞和民族音樂等傳統文化魅力。”
遊戲破圈成海外傳播中華文化最佳載體
國風武俠遊戲所藴含的傳統文化魅力,不僅吸引着眾多國內玩家,也在海外市場掀起“中國風”。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如今多款國風遊戲在海外市場獲得成功,成為在海外玩家羣體裏傳播中華文化的最佳載體。
2009年,桌上游戲《三國殺》上市後迅速在日韓等地再次將三國文化推至高潮;2018年,故宮博物院和網易攜手推出的《繪真·妙筆千山》也獲得包括北美、歐美多地的AppStore推薦;2021年,由金山世遊研發的《武林閒俠》憑藉精美的畫風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玩家追捧,而被稱為“文化輸出利器”的《黑神話:悟空》雖然尚未正式發佈,但遊戲預告中的佛教名勝古蹟、唐宋文物遺蹟早已在海外被無數玩家廣泛關注。
“從某種意義上講,國風遊戲承擔着‘文化輸出’的職能。”張可説,“以前年輕人從好萊塢大片感受美國文化,從日本動漫瞭解日本文化,而如今該輪到海外玩家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傳統國風武俠遊戲,但要將文化和武俠相融合,需要精準地找到其中契合點。
“很多海內外玩家最初瞭解中國文化的渠道來自武俠。其中的快意恩仇、叱吒江湖吸引着每個人。”金山世遊助理總裁黃榮華告訴記者,“武俠是中國文化代表之一。要做國風武俠遊戲,就需要深入瞭解武俠是如何體現中華文化魅力的。”
黃榮華説,“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門派。門派在武俠題材中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存在,玩家在看小説、影視劇和玩遊戲時,也希望能感受到門派的歸屬感。將門派作為國風遊戲的發力點,能融入進代表君子文人的琴棋書畫,代表武魂的刀槍劍戟,以及代表中華哲學集大成的儒釋道,讓玩家在其中能體驗到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
事實上,國風遊戲的爆發如今已出現“破圈”現象。不少遊戲IP先後推出遊戲周邊、手辦,動漫節上也湧現出Coser穿着國風武俠遊戲服裝的身影,甚至多家出品方開始打造由遊戲改編的影視劇、舞台劇等衍生品,吸引着更多年輕人的關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覃澈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