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服務減壓 切莫沉迷其中

  白磊是西安一名大四學生,前兩天,他收到好友給他點的“虛擬爸爸”,通過網絡以爸爸的口吻叮囑他吃飯、催促他寫論文、監督他不準打遊戲。這是最近一些年輕人創造出來的一種新型娛樂方式——去購物平台花上幾元錢,選擇一個角色,留下自己或者朋友的QQ、微信號,就能與各種虛擬角色溝通。  

  據《成都商報》報道,類似的虛擬服務在網絡交易平台上數不勝數,搜索“虛擬爸爸”“萬物虛擬”等關鍵詞,就可以發現不少相關的網店,而提供的服務除了“虛擬爸爸”“虛擬媽媽”等,還包括影視劇中的各種角色,甚至尖叫雞、天線寶寶、花園寶寶、蚊子、青蛙、馬桶……成交量從數筆到數百筆不等。 

  對於這樣的“另類消費模式”,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覺得這種“玩法”會存在法律和倫理困境,甚至可能給用户帶來傷害。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有一年央視春晚上,趙本山和宋丹丹上演了一部叫《鐘點工》的小品,宋丹丹扮演的老太太上門提供“陪聊”服務。其實,如今網絡上的此類虛擬服務,和小品中的“陪聊”或多或少有些相似——消費者通過購買服務,在與陌生人的溝通中緩解壓力、排遣孤獨,尋找心靈的安慰。而在疫情期間,此類服務也能一定程度上補償人們缺乏現實接觸的社交需求。所以,對於這一新生事物也沒必要過於上綱上線。 

  當然,消費者在購買服務時也必須清楚,虛擬服務只不過是一種消遣方式,切忌靠虛擬關係來麻痹自己,更不能過於依賴而逃避現實。而作為交易平台,也應對這種新生模式加以規範,杜絕有違公序良俗的情況發生,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91 字。

轉載請註明: 虛擬服務減壓 切莫沉迷其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