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辛西婭 編輯 | 周長賢
在汽車圈和科技圈,可能沒有人不知道李想。
李想是一個連續創業者,1981年10月出生於河北石家莊,讀高二時,他就通過運作個人網站月入2萬,然後輟學創業,先後創立泡泡網、汽車之家,現任車和家創始人及CEO。
2006年,李想與茅侃侃、戴志康和高燃4人一起登上雜誌封面,被譽為“京城IT四少”,成為80後創業明星和資本寵兒。
2013年12月11日,汽車之家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李想的高光時刻。不久,汽車之家陷入資本漩渦。最終,李想無奈出局,於2015年6月12日卸任汽車之家總裁。
此後,他先和李斌一起創辦蔚來汽車,後來自己創辦車和家,2018年底正式推出首款車理想ONE。2020年7月30日,李想再次迎來高光時刻,理想汽車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
一
除了創業者身份外,李想還有一個稱謂——“特吹”。2014年4月,43歲的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首次來中國,向9位車主交付鑰匙,李想就是其中一位。
作為一名知名“特吹”,李想不光幫特斯拉帶了不少貨,還對特斯拉的股價產生了不可估量(沒譜兒)的影響。幾年前,他發微博預測,特斯拉的市值可以在2020年100%達到1000億美金,長期發展可以到3000億美金。
果不其然,今年特斯拉股價狂飆,市值已經突破2000億美元,成為美國曆史上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
藉着特斯拉這一股旋風,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被點燃了,但還沒來得及放眼未來,所有人眼睜睜地看着被特斯拉從身上碾壓過去。
今年6月份,特斯拉Model 3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超一線城市的銷量排行榜上位居第一,並超越一眾熱銷燃油車。
用李特吹的話説,“一輛445公里續航的車幹翻了一切”。
“咱們大部分人還沒搞明白特斯拉到底怎麼贏的,比續航、比智能、比性價比三個都已經贏了也沒改變任何結果。幾乎所有的企業都不知道特斯拉贏在哪裏,因為贏的原因太初級了,沒那麼光鮮,所以反而被忽視。”李想嘆了口氣,滅頂之災啊。
在一個微信羣裏,李想發出直擊靈魂深處的拷問:續航到底是不是特斯拉碾壓一切的武器?
隨後,他在朋友圈公佈了自己的答案:特斯拉的制勝武器是超級充電樁。
互聯網出身的李想,太懂得如何製造衝突了,一下子引起了“Model 3如何能贏”的網絡大討論。
有人認為,特斯拉的“護城河”是10多年來樹立的科技智能品牌形象;有人説,特斯拉是靠智能化取勝;甚至有人把這個問題拋給特斯拉車主,多位車主卻不知超充站的存在,讓李想也體驗了一下什麼叫做“臉真疼”。
一位電動汽車領域的專家也看不過去了,他説如果把特斯拉的成功簡單的歸功於超充,“只能説李想太low了。”
其實,僅僅在電池包結構這一塊兒,特斯拉就在持續領跑。
今年,比亞迪出了刀片電池CTP結構的電池包,榮威R ER6用523鎳鈷錳三元做了16芯6模組,把電池包系統能量密度提升到了180wh/kg,但是2017年上市的Model 3早已經用上了4個縱置大模組。
熱心網友也按耐不住自己的傾吐欲,李想和所有國產造車新勢力乃至部分主流國際主機廠們都還並沒有真正理解特斯拉崛起的本質原因。
他認為,利用科技創新突破和顛覆性技術與產品並通過商業化去顛覆一個發展數十年的傳統產業,在此過程中,其產品領先性具有絕對意義上的定價權和巨大的市場空間,這是理解馬斯克商業核心的本質。
所以,還在視特斯拉為競爭對手的新勢力們,只有做好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和研發,才能在世界汽車工業百年技術變革之際迎頭趕上,假如未來有一家真正可以挑戰特斯拉的科技企業,估計也不會是現在還在仰望和追逐特斯拉的那個人。
二
在投資者眼裏,李想有一個近乎完美的人設:簡單、純粹、平常心、堅韌敢為、堅持創業。
明勢資本黃明明説,“李想之後,80後將不再有傳奇”。美團CEO王興對李想讚賞有加,認為李想是少有的真能Think Different的人,上一個是蘋果的喬布斯。
在員工眼裏,大boss什麼都好,就是真的太摳了。
有員工吐槽,“用李想的話説,先做到60分,再做到100分,然後就用40分的工資招到一羣60分的人,能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貴在一股子不知者無畏的勇氣,精神小夥,幹就完了。”
前段時間,李想在朋友圈裏轉發了一篇關於批判拜騰“奢靡風”的文章,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省錢經濟學》:員工出差只能訂最低折扣的經濟艙機票、二等座火車票和經濟酒店,投資大鱷來廠考察都在食堂就餐。
李想心裏很清楚,公司想要活下去,一方面要不斷找錢,另一方面也要把省錢發揮到極致。反正,能省就省,剩下的錢用來研發投入。
他曾透露,理想汽車50%的資金投入在研發上,30%左右的資金投入在工廠上,只有不到20%的資金投入在人員和營銷上。
在粉絲眼裏,李想是個有稜角、真性情的耿直boy。最重要的是,39歲的他,雖然外表有些油膩,但精氣神兒裏透着少年感。
人到中年,少年感是很難保持的。
李想的網絡語言,就跟其他80後一樣,有些犀利和屌絲範兒。
從微博開始,他字字圈粉。
李想在社交網絡分享了不少觀點,特別喜歡在微博和雪球上直言直語,罵神州造假,懟京滬高速亮瞎眼的大燈,喜歡看《指環王》,磕《延禧攻略》……
李想還是一個投資高手,無論是最早的奇虎、微博,還是2016年看好的吉利、特斯拉,他看好的股票鮮有失手。
但李想在二次敲鐘之後,突然宣佈停用雪球賬號,他解釋説是證券監管的原因。
一路跟着薦股李大師的朋友們急了:“別呀,少説點,再直也沒有馬斯克那張嘴直不籠統。法院禁令都沒擋住特斯拉的熱火朝天,讓理想照耀理想。”
也有很多人,是在看了理想ONE第一場發佈會時被圈粉的,開過理想ONE的人,更是幾乎沒有吐槽的。
微博博主李大錘同學發佈了理想ONE的體驗視頻,他直言自己對這款車的評價非常高,但害怕結論太激進,吹得太厲害而被噴,所以內容非常剋制。他建議想購買智能電動車的朋友,特別是對智能化有要求的奶爸奶媽可以去試乘理想ONE。
人人都知道,羅永浩是個大忽悠,他也加入了李想誇誇羣,表示已經選擇購買了理想ONE。
他説,除了沒有像特斯拉那樣提供超跑般的推背感,理想ONE是你能在這個價位買到的全世界最好的車。即使是跟比它貴幾倍的車比,它也幾乎是完全沒有對手的。“如今的汽車工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做汽車的人大都是完全不懂產品的人,但李想和馬斯克顯然不是。”
顯然,羅永浩在説這句話的時候,也不知道李想正在苦惱特斯拉到底贏在哪,只能在一個分析特斯拉為什麼能贏的微博下面,默默點個贊。
三
車和家2015年成立,經歷了3年蟄伏期,整體而言並非一帆風順。
在過去5年裏,理想汽車共完成至少9輪融資,資金規模超過120億元,投資人包括明勢資本、首鋼基金、藍馳創投、源碼資本、經緯中國、元璟資本、中金資本、山行資本等。
最開始,李想計劃推出一款單人座的低速純電動小車,2017底SEV開始上路,定價不到 5 萬元,面向共享出行,續航里程100 公里,支持自由換電、OTA、4G網絡覆蓋等功能,可以滿足城市1-2人短途出行需求。
但事與願違,李想一直也沒有等到低速電動車合法上路的法規出台,最終SEV項目擱淺。
直到2018年,理想ONE才真正面世。
從技術路線上講,理想ONE不是一款純電動汽車,也不是混合動力車型,而是一台增程式電動汽車。與純電動汽車相比,增程式汽車可通過充電樁等外部設施為電池充電,也可用自身搭載的燃油增程器為電機提供電量,並將所發電量儲存進動力電池。
也就是説,車上所搭載的燃油機不參與動力系統做功,僅用來發電。常常有專家批評,李想的情懷歸情懷,但這個車既沒有技術性,也沒有經濟性。
2018年開始,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降緩,行業面臨洗牌,資本熱情減退。那段期間,據説李想找了上百家機構融資,常常吃閉門羹,直到2019年,他才找到了他的白衣騎士——美團和字節跳動。
在理想汽車IPO的過程中,美團創始人王興成為了關鍵先生。上市前IPO的認購中,美團及王興投入3.3億美元,合計注入超過11億美元的資金。最後這一輪認購,讓王興和其關聯方美團合計持有的理想股份從23.4%上升到24%,成為了理想汽車“第一大股東”。但李想持有72.7%的投票權,擁有絕對控制權。
理想汽車上市趕上了最壞的年份,但也許成就了中國造車史上最好的IPO案例。
“我接下來會消失 20 個小時,有困難找 CFO、GS、MS、UBS、CICC。”北京時間7月29日晚上9點多,李想在上市前夜發出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7月30日,理想汽車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LI」,發行價格為每股11.5美元。最終開盤價15.5美元,隨後股價持續上漲,市值一度超越蔚來,短暫突破了150億美元。當日收盤後,理想市值為139億美元。
二次敲鐘之後,李想又提到了他對於理想汽車的願景。
“我們會橫跨三個行業,數字交通、智能科技還有房地產。所以我們的名字再過5年再過10年,大家就知道為什麼了,實現理想中的車和家。往這樣一個未來看,我們今天只完成了 1% 的進度。”
王興在飯否上説,那些認為李想的理想是操盤一個千億美元的理想汽車的朋友們,低估了一個數量級。
但李想也很實在地講,上市了也沒有度過最難的時候,更難的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