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評 | 丁磊的“魚”緣何看上申城的“水”

鋒評 | 丁磊的“魚”緣何看上申城的“水”
  6月28日,在網易上海國際文創科技園開工儀式上,網易CEO丁磊表示,上海對來到這裏的人很包容,“這種包容,為上海帶來了強大的集聚效應,也帶來了湧動的創意與思潮。這對於文創等靈感驅動產業的重要性,就像水之於魚。”丁磊特別強調,對網易而言,在上海進一步擴大規模是一件早晚都要做的事,不僅僅因為上海是一流的國際大都市,也因為上海有一流的城市品格。

  在新冠疫情影響期間,申城一系列在線新經濟企業得到了迅猛發展,直播帶貨、在線教育等數字經濟在加速走進人們的生產生活,並呈現出了豐富多彩的應用場景。在業內人士看來,與傳統的互聯網經濟相比,在線新經濟中,互聯網只是創新的一個部分或者一個環節,而其核心是與不同行業的深度融合,最後形成場景、流量和產業的重構和創新。

  其實如果沒有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們也可以發現,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上海已經出現了一批爆發力很強的互聯網行業的後起之秀,包括拼多多、B站、小紅書等等。這與近年來上海在營商環境以及應用領域,為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密不可分。

  2017年12月,上海出台了《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上海文創50條”),其中就提到扶持文創相關行業的企業,優惠政策包括税收優惠、户籍落户,物業減免等等,這無疑對於相關領域的互聯網企業是一大利好。

  今年的4月13日發佈的《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鼓勵開展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社羣電商、“小程序”電商等智能營銷新業態。拼多多、小紅書、嗶哩嗶哩、喜馬拉雅、叮咚買菜等在線新經濟的“後浪”們紛紛被市場所看好,6月5日,達達集團在上海中心大廈舉行遠程敲鐘儀式,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交易,成為中國赴美上市“即時零售第一股”。

  一條條曾經的“小魚”在上海的“水”中不斷變強長大,對於互聯網的“大魚”們來説,不僅看到了挑戰,更是“嗅”到機遇。政策支持、產業基礎、營商環境多重優勢下,“大魚”們紛紛來到上海擴大規模,尋找發展機會,就像丁磊説的那樣,“是一件早晚都要做的事。”

  在《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提出,集聚“100 ”創新型企業、推出“100 ”應用場景、打造“100 ”品牌產品、突破“100 ”關鍵技術等行動目標。這不僅是一種量變,更會隨着越來越多互聯網企業的加入而成為質變,並最終成為上海互聯網產業的“蝶變”。對此,上海不僅要有順勢而為的智慧和魄力,更要為各種在線新經濟企業在上海的發展進一步提供堅強的保障和良好的環境,與這些企業合力打造在線新經濟新高地。

  欄目主編:秦紅 本文作者:新民眼 方翔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24 字。

轉載請註明: 鋒評 | 丁磊的“魚”緣何看上申城的“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