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歷史新高|西電2020年共5人獲優青資助立項

創歷史新高|西電2020年共5人獲優青資助立項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佈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部分申請項目評審結果。西電人才項目立項成績突出,機電工程學院教授張逸羣、通信工程學院教授項水英、人工智能學院教授吳金建、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教授鄧敬亞、微電子學院副教授劉術彬共5位教師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直接經費均為120萬元,創學校歷史優青立項數最高。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自2012年起設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旨在支持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幹。

西電本年度榮獲工程與材料科學部資助的為:

張逸羣,1984年生人,博士、教授。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陝西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長期從事大型空間可展開機構/結構的分析與設計研究工作。主持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重點項目10餘項。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第一/通信作者在SCI、《機械工程學報》、《宇航學報》發表論文30篇(其中中科院I、II區17篇),截止2020年2月他引264次。申請/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0餘項,其中第一發明人22項,登記軟件著作權7項。研究成果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西電本年度榮獲信息科學部資助的為:

項水英,1986年生人,ISN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半導體激光器非線性動力學及類腦計算交叉研究,提出神經元和突觸器件全光化新思路、發展全光類腦計算理論及算法。入選國家首屆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合作導師:郝躍院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多項國家重大項目。以第一/通信作者發表SCI論文50餘篇(中科院2區及以上30餘篇),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吳金建,1986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人工智能學科負責人。2014年博士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破格晉升教授。面向人工智能國家戰略及重大需求,長期從事仿生成像、智能信號處理等方面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等多項國家課題,開發出多套智能信息處理系統並已交付使用。已發表SCI源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一區論文20餘篇),ESI高被引論文3篇。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第三完成人)、陝西省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霍英東青年基金等。

鄧敬亞,1984年生人,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教師。2011年博士畢業於西電天線與微波技術重點實驗室後留校工作。2013年晉升為副教授,2016年破格晉升為教授。長期從事天線理論與工程、微波/毫米波/太赫茲系統、天線測量與信號處理等領域的基礎和工程研究。在IEEE TAP、TMTT等權威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40餘篇。獲發明專利授權8項,第一完成人獲科研成果獎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重點產業創新項目等項目十餘項,解決了一系列無線收發系統中的瓶頸問題。

劉術彬,1982年生人,華山學者特聘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混合信號集成電路和射頻集成電路,研究成果面向無線移動通信、物聯網與傳感器、雷達與精確制導、航天高分相機、儀器儀表與醫學成像等諸多應用領域。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面上項目、聯合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等項目10餘項。在IEEE JSSC、IEEETCAS I/II、IEEE Sensors J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4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多項。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廳局級一等獎2項。擔任APCCAS2018會議TPC Member, IEEE JSSC、TCASI、TCASII、SensorJournal等期刊審稿人。

創歷史新高|西電2020年共5人獲優青資助立項

來源:科研院

通訊員:劉麗麗

責任編輯:田敬權

出品:黨委宣傳部網絡文化工作室

創歷史新高|西電2020年共5人獲優青資助立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6 字。

轉載請註明: 創歷史新高|西電2020年共5人獲優青資助立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