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速滑館已完成速度滑冰賽道的首次製冰工作
瞰冬奧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北京主賽區標誌性場館,也是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隨着今年1月22日首次製冰順利實施,這座“藴含着中國人剛柔並濟智慧”的場館擁有了“冬奧史上最快的冰”。而“冰絲帶”運行團隊的目標就是讓全世界的觀眾能夠體驗到一次充滿科技感的冬奧會速滑比賽。
運行團隊:讓觀眾體驗充滿科技感的冬奧會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運行團隊自2020年11月下旬首批人員進駐場館以來,已與場館建設團隊深入融合70余天,他們高效有力地推進着冬奧會各項籌辦工作。
如果把場館比作“戰場”,那麼運行團隊成員就是衝鋒在前線的“將士”,他們是賽時指揮運行的管理服務主體,賽前負責組織編制運行計劃、統籌整合賽事資源、提供場館運行保障,並抓緊抓實場館運行這個關鍵點,確保完成賽時的各項工作任務。
團隊進駐 伴着挖掘機和電鑽聲工作
作為北京賽區標誌性新建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2020年11月下旬迎來首批運行團隊工作人員。當時“冰絲帶”還處於建設衝刺階段,運行團隊的辦公室是集裝箱式房屋,進入場館時還需佩戴安全帽,伴着挖掘機和電鑽聲工作,雖然條件有些艱苦,但大家幹勁十足,有序推進各項工作。據北京國資公司副總經理、國家速滑館公司董事長、國家速滑館運行團隊主任武曉南介紹,“作為場館建設承辦方,我們親眼見證了 ‘冰絲帶’的拔地而起。我常用六個詞來形容場館的建設進度:精耕細作、拔地而起、編織天幕、絲帶飛舞、最快的冰和智慧的館。國家速滑館是首個採用PPP模式進行投資、建設與運營的冬奧場館。可以説是匯各方之智,集各方之力,才能確保建設過程順利實施。”
落實計劃 讓業主方和團隊運行像齒輪一樣咬上扣
武曉南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運行團隊的到崗標誌着前期制定的各種運行計劃進入到落實階段,對於這座標誌性新建場館來説,已經開始了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之間的磨合。“以技術團隊為例,賽時他們要負責計時等工作,比如,速度滑冰是體力和實力的比拼,賽時頂尖運動員將會向世界紀錄發起衝擊。這不僅是與時間賽跑,更主要的是對手與對手之間的競爭,可以説是冰刀尖上決勝負,這就需要整個團隊進行反覆的測試和調整。”武曉南説。
據瞭解,目前,國家速滑館計時記分機房的結構已經建設搭建完成,相關計時記分設施設備的安裝、穿線、調試等工作還需要技術團隊和施工團隊共同完善。武曉南表示,“運行團隊進駐場館後,先找到各自工作位置、明確職責、找出不足,再缺啥補啥,最後達到工程建設收尾與場館運行之間有效銜接,真正做到讓業主方和團隊運行雙方像齒輪一樣咬上扣,為之後的測試活動等做好紮實的基礎工作,這也是運行團隊儘早進入場館的意義所在。”而不久前首次製冰成功,也標誌着國家速滑館為全面保障2021年測試活動和2022年奧運會順利舉辦的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一場一策 積極探索疫情之下辦賽的新模式
據悉,國家速滑館運行團隊現有來自30餘個業務領域的60餘名成員,團隊在場館主任層的領導下,勤懇務實,緊緊圍繞運行設計主線,“組團隊、定機制、推進度、抓落實”,在賽時運行設計5.0、賽時運行計劃(V1版)工作成果的基礎上,正同步推進場館測試活動的相關工作。
在國家速滑館場館運行團隊中,醫療防疫領域團隊備受關注。按照“一場一策”的場館疫情防控方案要求,醫療防疫團隊進駐國家速滑館之後,開始實地驗證防疫流線等方案內容是否合理並隨時進行調整,通過專業的管控確保場館防疫標準達到安全等級。
目前,國家速滑館也在積極探索疫情之下辦賽的新模式,力爭讓觀眾體驗充滿科技感的冬奧會速滑比賽。武曉南説,“比如,我們將會進一步增強智慧售賣水平,提供更全面的機器人指引服務、語言服務甚至是機器人頒獎等,讓觀眾既能體驗充滿科技感的奧運會,也將有利於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探館
“冰絲帶”三年打造史上“最快的冰”
深冬時節,高顏值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靈動飄逸。國家速滑館自2017年開始施工建設以來,無論是從建造技術還是建設速度,均體現了我國當前建築行業的最高水平。完工後的“冰絲帶”與雄渾的鋼結構“鳥巢”、靈動的膜結構“水立方”交相輝映,共同組成北京這座世界首個“雙奧之城”的標誌性建築羣。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瞭解到,國家速滑館飄逸流暢的曲面幕牆外,環繞飄舞着22條“絲帶”。據國家速滑館設計總負責人鄭方介紹,“水立方是把柔軟的水設計成堅硬的方塊,而‘冰絲帶’則是把堅硬的冰設計成柔軟的絲帶。這其中藴含了中國人剛柔並濟的智慧,一種自然界隱藏的均衡。最初的方案有很多條絲帶,最終採用了22這個數字,是代表北京冬奧會舉辦的2022年。22條飄逸的絲帶,就像是速滑運動員在冰上風馳電掣劃過的痕跡,象徵速度與激情。”
2020年12月25日,歷時三年建設,北京2022年冬奧會標誌性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宣佈完工。主場館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高度33米,能容納約1.2萬名觀眾,是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的比賽場地,屆時將有14塊金牌在這裏誕生。日前,國家速滑館已完成速度滑冰賽道的首次製冰工作。首次製冰的成功,也標誌着國家速滑館正式具備了迎接測試賽的條件。
“冰絲帶”的順利完工,也創下了多項場館之最。國家速滑館採用了雙曲面馬鞍形單層索網結構屋面設計,這種結構設計能夠極大地節約材料,用鋼量僅為傳統屋面的四分之一。速滑館建設團隊將這張索網稱為“天幕”。“編織天幕”的過程猶如一個巨大的羽毛球拍“繃”在了場館的上方,只不過這個球拍是由粗大的鋼索編織而成,且不是平面而是馬鞍形,建設難度可想而知。“對建築師來説,最大的難點在於建立一個嚴格的幾何邏輯體系。速滑館幾乎全部由三維曲面構成,大到整個屋面的馬鞍形的曲率,小到幕牆的每一個螺栓定位,屋頂雨水管的走向,都需要在三維空間建模來模擬。”鄭方介紹道。
國家速滑館採用了全冰面設計,冰面面積1.2萬平方米,是目前亞洲最大冰面,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系統的冰面、全球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的冬奧場館。這項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環保的製冰技術,碳排放趨近於零,同時也是最先進的製冰技術,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攝氏度以內。這樣製冷不僅比傳統方式效能提升20%以上,且製冷均勻,不會出現各部位温度不同的情況,特別是在以0.001秒計時的高水平競技中,這些都是關鍵性的因素。因此,“冰絲帶”的冰面也被譽為冬奧史上“最快的冰”。同時,國家速滑館將製冷產生的餘熱用於運動員生活熱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維護澆冰等,一年可節省約200萬度電。
國家速滑館在建造過程中,除了大量使用先進建造、綠色節能技術外,還在全生命週期應用了工程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整個項目建設,無論是從幕牆系統還是到屋面系統,無論從預製看台還是索網結構的平行施工,均採用了BIM技術,實現了施工全過程的仿真分析,真正實現了“智慧建造”。
考慮賽後的可持續利用,國家速滑館還採用了獨創的全冰面設計。鄭方表示:“場館為比賽服務是非常短暫的過程。我們從最初的設計開始,就考慮到它在冬奧會之後如何持續運行。”
人物
王北星:冬奧“五朝元老”情懷依舊
1月22日,隨着首次製冰成功,國家速滑館迎來了第一位試滑者,她就是速滑前世界冠軍、國家速滑館運行團隊速度滑冰項目競賽主任王北星。毫無疑問,她是再適合不過的試滑者,在史上“最快”的冰面上,王北星流暢的動作和自如的加速,充分展現着這項追求速度與技巧的運動的魅力。
7歲開始接觸速度滑冰,在15年的職業運動員生涯中,曾獲得過冬奧會銅牌、世錦賽金牌和13次世界盃冠軍,王北星堪稱中國冬季運動項目的翹楚。她以運動員身份曾參加過三屆冬奧會,2006年都靈冬奧會,首次登上奧運賽場的她取得500米比賽第7名;2010年,王北星第二次參加冬奧會,獲得了女子500米項目銅牌;2014年的索契冬奧會她獲得了女子500米項目第七名。索契冬奧會後,王北星選擇退役,之後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攻讀MBA。在求學期間,王北星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推廣冰雪運動。王北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利用課餘時間,我多次到中小學進行冬奧冰雪項目的宣講和培訓,積極參加體育公益活動,為‘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7年5月,王北星被任命為國際滑冰聯盟速度滑冰項目技術委員會委員,她開始參與競賽規則的制定和修改,參與國際裁判的培訓,協助各國家(地區)協會組織比賽,在競技場外續寫着與速度滑冰的緣分。2018年,她首次以技術官員的身份參與冬奧會,協助平昌冬奧組委做好競賽組織工作,同時學習冬奧會辦賽經驗,更好地為北京冬奧會做準備。
2018年8月,王北星被正式任命為北京冬奧組委速度滑冰競賽主任,開啓了她的第五次冬奧之旅。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的競賽場館為新建場館,這對競賽組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給她的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王北星表示,“在運動員時期,作為被服務的一方,其實更多關注個人的成績發揮。如今作為競賽組織者,就要更多地為每一個競賽相關方考慮他們的需求,這就需要從他們的需求出發,去考慮為他們提供怎樣的服務。”
此外,王北星還積極聯絡國際滑冰聯盟,邀請其來華進行場地考察,使場館建設按計劃推進。她多次組織國內技術官員培訓班,提高國內裁判員的執裁水平,有效解決辦賽人才短缺問題。研究競賽規則,積極借鑑速度滑冰強國的辦賽經驗,努力為各國運動員帶來最佳參賽體驗。她與特聘專家保持密切溝通,就製冰規劃、人員培訓等問題尋求專業支撐。王北星坦言:“因為熱愛這份工作,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時,都能夠以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北京冬奧組委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關照。”
16年時間,5屆冬奧會,王北星將最好的青春時光獻給了速滑事業。從運動員到技術官員再到競賽主任,不同的角色承擔着不同的責任,但她始終保持着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北京冬奧會離我們越來越近,我會始終堅守體育人的使命與擔當,為實現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而努力。”王北星説。
馮剛:期待在“冰絲帶”見證奇蹟
日前,2022年北京冬奧會標誌性場館國家速滑館完成賽道首次製冰工作。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國家速滑館規劃發展部副經理馮剛正駕駛着全新的engo澆冰車在賽道上進行澆冰工作。製冰期間,他要隨時根據製冰系統的數值,觀察室內外濕度和温度,記錄冰場的厚度、平整度,對冰場進行維護。
作為北京冬奧會新建標誌性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從設計方案公佈開始就吸引着公眾目光。建成後的國家速滑館擁有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系統,也是全球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的冬奧速度滑冰場館。對於全新的冬奧場館,馮剛直言充滿機遇和挑戰:“我最早接觸冰場是2007年在首都體育館進行冰場改造,當時經驗不是很豐富。通過學習和摸索,現在逐步掌握了製冰的技術。國家速滑館是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隨着技術的更新,冰場的建設也會越來越順利。”
對冰上項目而言,要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水平,一塊專業的冰場非常重要。為了確保冰面質量滿足冬奧會比賽標準,北京2022冬奧會組委會體育部特聘製冰專家馬克。他與國內外製冰師聯合進行國家速滑館首次製冰工作。經過底板清潔、底冰澆築、噴漆劃線、分層多次澆冰、冰眼埋設、防撞墊安裝多道工序,國家速滑館首次製冰順利完成,以實際行動踐行開放辦奧的理念。
據瞭解,在北京冬奧組委的統籌安排下,三台紅色engo製冰車如期到場。馮剛表示,“澆冰是最考驗製冰師技術的環節,從冰板降温到製冰完成大概需要15天的時間。製冰初期,工作的時間要短一些,隨着温度達到-6℃左右,我們就要不停地在上面澆水,每次澆水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然後再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讓它凍結實,接着再進行下一次澆冰。”
2022年北京冬奧會越來越近,馮剛表達了他最大的願望:“那就是在我參與制冰的‘冰絲帶’內見證奇蹟,運動員能夠在賽道上創造最好的成績。”
文/周學帥 統籌/杜鋭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北京宣傳文化引導基金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