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做出的一項鄭重承諾,為何提到這種氣體的排放?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樊巍】10日,中國和美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期間發佈《中美關於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提出,中美兩國特別認識到甲烷排放對於升温的顯著影響,認為加大行動控制和減少甲烷排放是21世紀20年代的必要事項。控制甲烷排放為何被提上議程?與二氧化碳相比,甲烷排放存在哪些特點?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向《環球時報》記者解答了相關問題,並表示,控制甲烷排放體現了中國的責任擔當,也是道義使然,但在執行過程中也需要重視對相關產業的影響,不能讓減排問題影響到糧食安全問題。
為什麼甲烷對氣候影響大?專家:甲烷增温潛力值是二氧化碳21倍
潘家華介紹稱,在温室氣體的排放中,二氧化碳的佔比排第一,大概佔80%的比例;甲烷佔比位列第二,大概佔16%-17%的比例;氧化亞氮佔比排第三,然後再就是其他4種含氟氣體。它們一共佔比3%-5%左右。從這個從比例上看,甲烷佔比較高。
潘家華表示,從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來看,甲烷並不屬於對氣候影響特別重大的氣體,但在進入工業化社會以後,隨着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量應用,甲烷的排放量大幅增長,一下就躍升至排放量第二大的温室氣體。
資料圖 圖源:視覺中國
“而從甲烷的屬性上來看,甲烷增温的潛力值是二氧化碳的21倍。所以儘管甲烷在温室氣體排放中佔比相對而言沒有二氧化碳多,但是它對於增温的影響,相對而言比重較大。” 潘家華稱。
據媒體公開報道,此前,美國環保部曾發佈測算數據,數據顯示甲烷排放對當今人為氣候變化的“貢獻”在30%左右。國際能源署IEA專家則認為,減少甲烷排放是近階段最直接、最有效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之一。
人類活動導致的甲烷排放源自哪些行業?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氣候與清潔空氣聯盟在今年5月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人類活動排放的甲烷中,有超過95%源自三個行業:化石燃料產業排放約佔35%;廢物處理約佔20%,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和廢水處理;而農牧業的甲烷排放也佔到40%。
潘家華表示,化石能源產生的甲烷排放很好理解,例如煤炭開採時產生瓦斯氣體,石油、天然氣開採時都會產生甲烷的排放,而自然碳循環過程中也會產生甲烷的排放,通俗而言它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一是人類日常生活產生的有機廢棄物,比如説生活垃圾,人類和動物產生的排泄物,比如下水管道中產生的沼氣主要成分就是甲烷。第二個方面就是養殖業中的牛、羊、馬等一些反芻動物排放出來的氣體中也含有甲烷,因為現在養殖業規模比較大,數量比較多,所以產生甲烷的量也比較高。第三個方面就是一些傳統種植業,例如水稻的種植,因為水稻需要在水中生長,這個過程中也會產生甲烷氣體,水稻田中冒出的氣泡就是含有甲烷的氣體在排放。
潘家華認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三個方面都是自然循環的過程。在工業革命以前就在自然中存在過,無非現在的規模更大一些,“養殖業中動物的飼料主要來自於綠色植物。這些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和有機物,這些綠色植物再被用於動物養殖,動物再釋放出甲烷氣體,它們都不應當被算成是額外的温室氣體排放。”
不能讓甲烷減排問題影響到糧食安全問題
而控制甲烷氣體的排放,通常也聚焦於兩個部分:一是控制化石能源的開採,另一方面就是控制養殖業和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的發展。
但在潘家華看來,控制農牧業的發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首先這部分產生的甲烷氣體排放是自然碳循環的過程,其次農牧業具有很大的不可替代性,“化石能源我們可以用風能、太陽能代替,但是大米肉類這樣的吃飯問題,我們用什麼代替呢?現在很多人呼籲少吃肉,提倡不吃肉,將不吃肉與環保問題掛鈎,應該説少吃肉可以作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以提倡,但是如果把它作為一個減少温室氣體排放的規定來要求執行,顯然是屬於不講道理的,也是沒有依據的。對於這種聲音我們要保持警惕,拒絕跟風。”潘家華説。
而在我國,稻米作為最主要的口糧又有着特殊的地位。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稻穀產量4237億斤,《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0》也顯示,2019年,中國稻穀、小麥和玉米三大谷物的自給率達到98.75%。潘家華表示,應當重視控制甲烷排放過程中對糧食相關產業就業的影響,關鍵是要從開始就要積極參與的相關國際規則的制定中,體現中國的訴求。不能讓減排問題影響到糧食安全問題,“事實上,我們對於一些生活廢棄物,養殖業中動物的排泄物,以及農作物的秸稈都已經把它作們為能源轉換利用了,例如大型的沼氣池發電,所以説這一部分產生的甲烷氣體處置都不是問題,我們已經在重新利用了。”
此外,潘家華還認為,我們控制甲烷氣體的排放主要應該着力於減少化石能源的開採,這和控制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是可以放在一起的,如果二氧化碳能夠控制住的話,那麼甲烷也基本上就可以控制住了,這是控制甲烷氣體排放最主要的方面,“如果減少煤炭和石油天然氣的開採,我們能減少至少40%-60%左右的甲烷氣體排放。”
而在執行過程中,潘家華認為一定要避免“一刀切”的現象,“既然我們已經制定了碳中和的目標,那麼減少對煤炭和石油的使用這是必然的,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需要30-40年的過程,而不是一朝一夕完成。”
宣言中還提出,中美兩國計劃合作加強甲烷排放的測量,並計劃在2022年上半年共同召開會議,聚焦強化甲烷測量和減排具體事宜,包括通過標準減少來自化石能源和廢棄物行業的甲烷排放,以及通過激勵措施和項目減少農業甲烷排放。潘家華認為,當前,我國在甲烷排放測量方面的工作確實做的還不夠,需要對化石能源甲烷氣體的排放進行更加精準的測定,從而能為重大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對於中美此次能夠在強化甲烷排放控制的問題上達成一些共識,潘家華表示,首先這是因為中國認可《巴黎協定》的目標,這體現了中國的責任擔當,也是道義使然,這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而在這個前提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現在已經非常明確,可以説是説是抓了減少温室氣體排放的“大頭”,而現在將控制甲烷排放擺上議事日程,將有助於實現把全球平均氣温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提出努力將氣温升幅限制在1.5攝氏度內的目標,推進我國“碳中和”的進程。(來源:環球網)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