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要連休8天。長假將至,您做好出遊計劃了嗎?酒店預訂了嗎?網上訂門票了嗎?是否在擔心在線旅遊平台有各種“貓膩”或者被“殺熟”?
別擔心,有人在為您操心應對這些憂慮了!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並將於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規定》回應了一大堆熱點問題,將不合理低價遊、大數據殺熟、評價權保障、旅遊者信息使用等納入監管,作出了相應規定。
《規定》一出,網友掌聲一片,討論十分熱烈。網友期待相關政策得到嚴格落實,讓出遊更舒心。
經濟日報的一些讀者也紛紛來信發表看法。
1、安徽省黃山市讀者胡蔚——
依法治理行業頑疾
在線旅遊存在旅遊產品、服務與交易非同步性、消費異地性等特點,並且由於在線交易的虛擬性以及旅遊市場某些頑疾,多種因素導致在線旅遊問題多發。
這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影響了用户旅行體驗,也破壞了在線旅遊市場口碑和品牌形象,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的一大亮點,就是明確在線旅遊平台、供應商等各方面的法律責任,釐清了過去模糊不清的責任邊界,從而提高行業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河南省內鄉縣讀者餘明輝——
整治在線旅遊“殺熟”
大數據精準“殺熟”,不僅存在於一般的電商領域,即便是還不算很成熟的在線旅遊,“殺熟”現象也不鮮見。
大數據沒有錯,錯的是被一些經營者違法利用。有關方面不能因此就“殺死”大數據,而是要善於借力打力,形成監管和治理合力,利用大數據分析“大數據殺熟”的手法和環節,作出重點部署、重點監督,切實維護網絡旅遊市場價格秩序。當然,消費者也要理性消費,在線旅遊行業要強化自律。
3、北京市朝陽區讀者馮海寧——
酒店取消險別再理賠難
過去,消費者一旦行程有變,預付酒店的錢就難以退款。購買酒店取消險後,消費者就能減少退訂時賠付違約金風險。但從有關報道看,某些在線旅遊平台酒店取消險的宣傳很“美”、賠付很“醜”。原因之一是平台方的法律意識淡薄,只想着引誘消費者購買該產品,忽略了法律規定和消費者權益。
國慶黃金週即將到來,希望廣大消費者擦亮眼睛,理性購買酒店取消險等旅遊保險產品。當然,監管者應主動加強監管,當好市場公平的“守夜人”。
4、湖南省桃江縣讀者朱金良——
保護消費者的“差評權”
現實中,少數在線旅遊經營者受利益驅動,對消費者的評價尤其是負面評價人為設障,還有個別經營者採取不正當手段要求平台直接屏蔽、刪除“差評”,甚至以威逼利誘方式阻止消費者“差評”。
“好評”“中評”“差評”多出自消費者內心評價,根本上取決於旅遊經營者的服務質量。聞過則喜,從消費者“差評”中找準問題癥結,找出改進方法,才是在線旅遊經營者應有的正確態度。同時,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依法依規保護消費者的“差評權”。
5、河南省淮濱縣讀者張全林——
壓實平台管理責任
《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遵循“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供應商”的思路,體現了壓實平台責任的管理取向。與其他平台經濟一樣,在線旅遊平台理所當然有義務保證“貨真價實”,承擔產品和服務質量責任。如果平台為了拉生意接入不合規商户,或者向消費者提供虛假信息,就難以保證在線旅遊質量,甚至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旅遊平台應堅守人身財產安全、信息內容安全、網絡安全等底線,誠信經營、公平競爭,並建立公開透明的服務評價機制和優勝劣汰機制,積極探索並用好黑名單制度,切實管理好旅遊產品與服務供應商。
6、天津市寶坻區讀者王宗徵——
不能放鬆疫情防控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要把疫情防控與在線旅遊有機結合,統籌兼顧,不可偏廢。有關部門需要對在線旅遊經營者加強檢查和督導,促進在線旅遊經營者制定和完善相關預案,認真落實相關措施,依法依規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在線旅遊服務。同時,要引導遊客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注重科學精準防控,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有關機構發佈的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在線旅遊市場用户規模達3.6億人,2019年達3.9億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與此相隨,加強在線旅遊法治建設、強化行業監管、規範市場秩序,日益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期待《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有關政策在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得到嚴格執行,讓包括黃金週在內的旅遊消費環境更公平、更舒心。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户端
統籌:時評融媒工作室 馬洪超 徐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