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AI+醫療融合發展 亟待跨學科團隊建設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科技

原標題:AI+醫療融合發展 亟待跨學科團隊建設

  11月2日,2020粵港澳院士峯會暨第六屆廣東院士聯合會年會專題活動“AI+醫療健康領袖峯會”在東莞舉行。與會專家認為,人工智能醫療是醫療衞生技術和通用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發展的產物,是醫療衞生領域未來發展和轉型的方向。

  “醫療智能化現在已經逐漸形成一種新的醫療模式。”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諮詢委員會組長潘雲鶴指出,“這個醫療模式首先是從智能設備開始的。智能設備如果和服務連在一起就變成一個雲平台,雲平台可能把大醫院、中小醫院、病人和居家使用者聯繫在一起,實現智能設備共享。將數據存在該雲平台裏,同時為中小醫院和大醫院進行服務。”

  潘雲鶴進一步闡述:“知識雲平台可以和科研教學的知識結合起來,比如皮膚病的研究、教學等。雲平台實際上是不斷髮展的教科書,最後還可以把藥店、急救車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以知識為中心的醫療系統。”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鈸看來,醫療健康的智能化勢在必行,但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上的應用還存在不安全、不可信、不可靠和不可擴展等風險。“第三代人工智能是今後的發展方向,即建立可解釋和魯棒的人工智能理論,發展安全、可信、可靠和可擴展的人工智能技術,推動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中的應用。”

  人工智能在醫療器械領域有哪些應用?“從醫療器械的角度來説,幾乎每一個領域、每一個類別都和人工智能有關係,比如有源類的醫療器械,檢驗的、手術的、可穿戴的這些裝備,還有一大類是無源類的各種植入體,像人工關節、人工器官、心血管支架等,由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這些植入體的功能、性能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可以説是跨越式變化。”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原校長王迎軍認為,人工智能正在推動醫療器械行業的革命性轉變,AI與醫療器械兩個多學科交叉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需要跨學科團隊整體建設,包括人才培養以及深度融合的課題研究等。

  “雖然我們關注於人工智能應用於臨牀診斷、治療,即AI如何提高醫生診斷效率,但不容忽視的還有用於訓練AI的數據。這些數據應該更加完整、準確並定期更新,對於病人而言,信息的點、面以及長期追蹤很重要。”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餘學清從臨牀角度指出,“我們需要在科學家協助下,獲得完整、正確、快速的數據,但同時保證數據安全。”

  對此,王迎軍指出,AI+醫療健康本身是一件醫工交融的事情,需要醫工緊密結合的團隊來做。她強調:“無論是現代醫學還是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的發展,都需要一個更緊密的多學科團隊、更早的融合,而不是你來做,我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