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公司最新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近日發佈,號稱將致力於“把數字世界帶入每一輛車”。今年1月上旬,蘋果造車的消息頻出,在汽車行業引發軒然大波。隨後,中國科技公司百度也宣佈要造智能汽車,越來越多的“跨界玩家”開始湧入汽車賽道。
據香港《南華早報》24日報道,早在去年11月,華為就在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的領導下,將智能汽車業務併入消費者業務。業內觀察人士和分析人士紛紛猜測,華為是否想複製其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成功,並讓智能汽車在未來的集團收入中做出更大貢獻。對此,華為一位發言人24日回應稱,“智能汽車業務是華為的新業務……我們有足夠的戰略耐心來投資該行業,短期內沒有盈利要求”。
報道稱,華為自身也面臨着其他科技巨頭的激烈競爭。《韓國IT新聞》稱,美國蘋果公司和韓國現代汽車計劃今年3月前在自動駕駛電動車領域簽署合作協議,並於2024年左右在美國投產新型電動車。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表示,長期來看,蔚來汽車主要競爭者是蘋果,“我們最好趁着在蘋果搞出終極產品之前,趕緊站穩腳跟,否則以蘋果用户的忠誠度,很少有公司能夠抵抗,況且它還有那麼多現金”。
但華為也並非沒有優勢。中國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2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傳統燃油汽車時代,華為幾乎與汽車業無交集。但當汽車向智能化、網聯化轉型的風口,華為進軍汽車業的機遇降臨了。“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汽車製造要向智造轉變,物聯網將在智能工廠大規模應用,華為的芯片和解決方案將大有用武之地;汽車網聯化時,華為可提供整車系統的通信芯片和解決方案,還可以為車企、用户搭起雲服務;而在汽車智能化方面,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可以加持自動駕駛技術;另外,華為在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大有可為”。
隨着智能汽車智能化程度的不斷升級,智能汽車對數據安全構成的潛在威脅開始被關注。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亞當·喬納斯表示,考慮到中美科技公司之間的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美國不太可能在未來允許中國製造的自動駕駛汽車網絡在美國任何主要城市行駛。也有人對美國特斯拉可能對中國國家安全造成的挑戰表達隱憂。據稱,一輛特斯拉就是一部可以持續拍攝的、移動的數據收集和發射器,實時地將海量的數據發送到雲端,這將對中國國家安全帶來潛在威脅。
鍾師表示,特斯拉CEO馬斯克旗下公司的星鏈技術若被美軍徵用,中方有關部門確實會有一定擔憂。但至於對車輛行駛數據雲端保存後會有負面擔憂,則大可不必,因為國內特殊敏感單位對有內置探頭的車輛進入都會有專業性的安保措施和規定措施。
未來使用華為技術的智能汽車,會不會同樣引發外國疑慮?鍾師表示,地面上行駛的智能汽車都具有探頭和數據收集的功能,各國對於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目標都有嚴密的防護措施和規定。因此,一旦裝備了華為智能網聯技術的民用車輛能夠出口到外國,就證明上述疑慮基本不會成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