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基建不能只搞基建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科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寧宇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中國也曾經出現過不少熱衷於信息化系統建設的企業。那時他們進行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動作就是買硬件服務器,把一排排世界頂級的計算機擺在機房裏,就意味着信息化搞完了。

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迎來新基建的大潮,似乎注重硬件忽視軟件的信息化建設模式又重現於江湖。

新基建只是數字化的基礎

今年初,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概念被高調發布,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這當中相當一部分的內容就是數字化基礎設施。

推進數字化,確實是基礎設施要先行。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數字化的基礎設施至少要完成三件事:

第一是基礎連接的數字化,通過物聯網、5G等通信技術,完成從實體節點向數字化連接點的轉換。基礎連接的旺盛需求不僅需要現代化的通信網絡和超強的數據傳輸能力,也包括對數字化連接的基礎管理手段,比如對連接編碼規則的管理、基礎連接能力的高效運營等,這些都是連接層要做的事。

第二是數據的基礎處理,包括底層連接採集之後的數據格式轉換、數據的基礎處理和篩查等。在通信網絡產生和傳送過來的數字化連接,往往專業化程度比較高,甚至很多還是非結構化數據,並不能對其輕易地進行後續處理,所以需要對數據進行轉換和清洗,做成適用於存儲和計算的"原材料"。

第三是數據的大規模存儲,這是數據中心和雲存儲的範疇了。數字化走進實體企業之後,產生了海量數據,大量的原始數據和中間信息所需要的存儲量從GB級、TB級很快躍升到了PB級,雖然單位存儲的成本在不斷下降,但也跟不上數據爆炸性增長的節奏,所以數據中心的建設需求越來越旺盛。

總結下來,就是説數據的採集層、處理層和存儲層構成了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新基建主要就是圍繞這些基礎設施進行的。

新基建只是數字化的開始

數字化離不開新基建,但數字化不能和新基建劃等號。雖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我們要準備原材料;但最後吃的是煮熟的飯,而不能直接吃生米。

雖然在新基建的環節也要進行數據處理,但這種前期處理通用性強、規範化程度高,主要目的是讓數據適用於後期的使用和分析。

而到了數據的應用環節,面對千行百業,就會形成差異化強、個性化程度高的應用。

有的應用是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通過數據分析得出客觀、全面的結論,指導注入城市治理、企業決策以及其他商業行為。基於不同管理者的思維邏輯和行為規則,即便是同一類的應用,算法和參數配置也會有很大差別,其呈現方式可能是靜態報表,也可能是閾值管理與告警的機制,還可能是專題分析報告。

有的應用是對數據的智能化處理和操作。通過事先設定的程序和流程,系統自動根據採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按照既定的規則,根據不同場景的觸發,執行對應的動作。比如5G應用裏經常提到的無人機巡檢、自動駕駛等,都屬於這類應用。

還有的應用是把幾種基礎類的應用組合在一起,形成更加複雜的場景化解決方案。比如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安全認證管理的應用裏,利用數字孿生技術進行遠程維修等。雖説人工智能的一些基礎性應用可以實現產品化,但要將這些產品應用到場景裏,需要的系統集成和定製化開發的工作量並不少。

總體來説,新基建因為規範化程度高,規模效益明顯,也適合大企業搞,所以容易被關注。而在新基建之上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和適應於千行百業的各類應用,大部分是中小企業乾的苦活累活,宣傳力度和示範效應有限,往往容易被忽略。但是,如果只是完成連接的數字化卻沒有應用,積累的海量數據產生不了價值,那數字化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結語

最近看了不少新基建項目,仔細分析這些項目的內容,都是圍繞着硬件和基礎設施進行投資。有的是運營商在賣帶寬,有的是阿里和華為在賣雲,有的是大批採購服務器,有的項目更直接地變成了做房地產生意。

那麼數字化應用呢?最多就是"XXX解決方案"等簡單的幾句話,既沒有現在要做的內容,也沒有中長期的規劃演進。

短期來看,這種堆積硬件的投資方式簡單粗暴,就像當年擺成一排的計算機,如今也可以吹一吹項目裏現代通信技術的應用情況、雲計算業務的使用量,項目的實施者是超大規模的企業,項目風險不大,很容易出業績。

但是數字化項目一旦建成運轉起來,持續的運營成本並不低,印象中曾有一個項目,建成後系統運轉耗電量巨大,電費一天差不多就是一台奧迪車。所以如果不能產生價值,數字化就會成為持續燒錢的黑洞,違背了初衷和本心。

看着欣欣向榮的新基建,作為數字化產業從業者的我,卻在擔心數字化的未來。希望新基建的號角能迅速激發起數字化應用的發展,那我就是杞人憂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