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媒體快訊 | 6月16日消息,近日,阿里雲宣佈今年計劃投入20億專項資金,用於產品技術的聯合研發、生態服務體系的構建和核心生態夥伴培養,並幫助50家合作伙伴實現雲上營收過億。
阿里雲此舉旨在深耕“被集成”戰略,做強生態。
而今年也正好是阿里雲提出“被集成”戰略一週年。
在去年的阿里雲峯會上,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首次對外闡述了阿里雲“四級火箭”的加速戰略,其中“被集成的雲”與“達摩院加持的雲”、“數據智能的雲”、“最佳實踐的雲”並列成為火箭中的“四級”。
那時,張建鋒特別強調,阿里雲自己不做SaaS,要"練好內功被集成"。在阿里雲看來,“被集成”戰略即,阿里將行業解決方案的搭建、實施、複製交由合作伙伴,阿里雲只承擔基礎設施(IaaS)、技術中間件(PaaS)、數據平台(DaaS)層面的產品技術。
“我們希望阿里雲變成合作夥伴行業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幫助合作伙伴完成基礎設施轉型,技術轉型,系統轉型。其次,阿里雲自己不做SaaS,讓大家來做更好的SaaS,把阿里雲的技術和理念變成客户和合作夥伴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阿里雲只做最擅長的部分――基於技術的創新和突破。”
張建鋒在當時表示,被集成也對阿里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戰。張建鋒在看來,這是阿里雲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同時也是阿里雲的信心和能力所在。
而在一週年後,2020年的阿里雲合作伙伴峯會上,阿里雲公佈未來的三大方向:“做深基礎”,從飛天雲操作系統向下延伸定義硬件;“做厚中台”,將釘釘這樣的新型操作系統與阿里雲進行深度融合,實現“雲釘一體”;“做強生態”基於雲和新型操作系統,構建一個繁榮的應用服務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做強生態”被放到了與“做厚基礎”、“做深中台”同等重要的戰略方向。張建鋒(行癲)坦言,“做強生態”與“被集成”緊密相關。他説:被集成與做強生態是一脈相承的。
此次專門推出20億專項基金扶持生態,也表明了阿里雲“做強生態”的決心。據悉,阿里雲與合作伙伴已發佈500多款聯合解決方案,覆蓋30多個重點細分行業,一批夥伴在阿里雲上已營收過億。
“阿里雲的被集成不是簡單體現在商務層面的被集成,而是產品,技術,服務等多方面的被集成。”阿里巴巴副總裁郭繼軍表示。
例如,伯俊已與阿里雲合作研發8款方案,並全面集成阿里雲PolarDB數據庫,助力數千家零售業客户以更低成本向雲上遷移。
藍凌是最早踐行“雲釘一體”的夥伴,與阿里雲共同研發了專屬釘釘和數字化協同辦公平台聯合解決方案,已幫助中廣核和陝旅集團等多家企業實現移動辦公的信息協同。
去年開始才跟阿里雲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的神州數碼,目前已聯合拓展數千傢伙伴和客户。基於阿里雲混合雲、IoT等產品,雙方聯合開發的解決方案幫助東風日產及北汽新能源增產增收。
此外, SAP、Vmware、埃森哲、畢馬威等國際頂級ISV與阿里雲的合作也不斷加深,諸多聯合解決方案已正式落地。今年5月,全球第一大核心銀行業務解決方案提供商Temenos也加入ISV行列,將推動金融服務機構關鍵業務“上雲”。
“今年是雲、新型操作系統打造客户豐富應用生態的關鍵一年。”張建鋒説。
生態能力本就很強的阿里雲,在這極為關鍵的一年,準備再拿“20億”繼續“被集成”,在如此的馬太效應下,今年的雲計算行業是否會產生新的變數也未可知。(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秦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