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金雨
近段時間,輿論場中始終不乏華為再闖關的討論。隨着事件走向深入,人們關注的焦點也進入了“下半場”——少了情緒宣泄,多了理性分析;少了奇談怪論,多了冷靜思考。“中國芯”到底怎樣才能發展起來,成了這場討論的核心問題。
芯片是高精尖產業的“大腦”。去年5月,面對美國封鎖,華為旗下的芯片公司海思一夜“轉正”。在過去一年,由海思設計的一款款芯片完成了“備胎”任務:手機和平板電腦中的麒麟芯片全面替代了高通,服務器芯片鯤鵬用來替代英特爾,人工智能芯片昇騰用來替代英偉達。時隔一年,美國對華為的打擊再度加碼。海思作為一家芯片設計企業,在芯片設計上需要使用美國的EDA軟件,在製造上高度依賴台積電的代工。而國內EDA企業尚在起步階段,我們的芯片製造技術與台積電相比也仍有較大差距。
各方博弈,華為如何突圍?“除了勝利,我們別無選擇”。今年3月,華為曾亮出2019年成績單,外界看到的仍是一家高速增長的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9.1%,淨利潤同比增長5.6%。我們當然堅定地相信華為能夠再次扭轉困局,但這同時也逼迫大家更加深刻地反思“芯片之爭”背後的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總開關”。人類歷史上每一項顛覆性的技術進步,無不源於基礎理論的重大突破。但反觀現實,我們目前的科研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輕基礎、重應用的狀況。相熟的一位高校老師最近感慨:學生對應用研究的知識產生較大興趣,但普遍不願意學習更為基礎的計算機體系結構、芯片製造等底層系統。
事實上,加強基礎研究,中央和地方不斷在用力。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旗幟鮮明提出“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在湖南,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省財政經費投入連年增長。不久前實施的《湖南省科學技術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工作的措施》,對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加強高水平人才和團隊培育引進、改革科研任務凝練機制、創新項目組織實施方式等都有全盤部署。
搞基礎研究,少有“電光火石的瞬間”,更多是科研人員、科研企業的“十年不鳴”。我們不妨以破解華為之困、“中國芯”之困為契機,給與拓荒者更大的支持力度。這是一篇大文章,也是我們必須補上的欠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