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講印度和我國的發展歷程很像,同樣是發展中國家,同樣是世界人口大國,擁有大量的勞動力市場和消費市場,所以一些國家和企業在和中國合作部順利之後就把目標轉移到了印度的身上,但是經過這些年,事情已經證明印度根本就難堪大任,首先印度人口和中國雖然差不多,但是印度和中國市場的消費能力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中國現在的人均GDP已經突破了1萬美金,而印度則剛剛達到2100美金,而中國勞動力的文化程度也遠超印度勞動力。
隨着中國勞動力價格的上升,很多工廠試圖搬到印度,富士康就是一個典型,而富士康在轉移到印度後才發現印度工人制造的產品很難滿足國際市場的標準,同樣的例子還有三星,同樣在印度一敗塗地,去年由於莫雷事件,NBA總裁亞當肖華高調錶示對於失去中國市場並不擔心,並表示會將之前在中國市場的投入轉移到印度,但一年時間過去了,NBA在中國市場的走勢持續低迷,而印度市場也根本沒有給NBA帶來多少收益,對於此類型的例子還有很多,不過現在又有一個國家不信邪把印度當成了救世主。
澳大利亞進入今年以來不斷的挑釁我國,為了追隨我國,澳大利亞多次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和我國有關,並要求進入我國調查病毒來源和要求我國賠償,而在我們拒絕後,澳大利亞狂妄表示要對我們進行經濟制裁,比如停止向我們出口鐵礦石等,而很快我國就調整了對於澳大利亞的關税政策,如今的澳大利亞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影響,牛肉出口,乳製品,礦產等都受到了限制,澳大利亞的經濟也出現了首次負增長,而現在更是有450億的產品出現了滯銷的情況,而面對這種情況,印度成為了他的新選擇。
印度方面顯示出來的態度表面他們很樂意做澳大利亞的救世主,印度官員表示,澳大利亞450億的滯銷產品他們全部會要,可以看出來現在印度和澳大利亞兩過的關係真的是十分火熱,不過這種關係會持續多久就值得懷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