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17日電 (記者 邢翀)當週琦、郭艾倫站上《吐槽大會》,他們顯然做好了“被吐槽”的準備,但兩人或許沒想到的是,更巨量的“吐槽聲”來自節目播出後:“不合時宜”的笑,撒上了鹽還忘了疼的“傷疤”。
對兩人的“吐槽”,主要來源於2019年在家門口舉行的男籃世界盃。坐擁主場之利的中國男籃,面對與波蘭隊的關鍵之戰,周琦卻在最後7秒發球失誤,比賽被拖入加時,最終中國隊以76:79遺憾告負。隨後對陣委內瑞拉比賽中僅得1分的郭艾倫同樣被推上輿論浪尖。
這場失利似乎成為中國男籃悲情的註腳:無緣直通奧運,落選賽突圍只剩理論可能,甚至未來十年或將無緣國際大賽。
一年半的時光逐漸消磨國人對失利的痛心疾首,但當舊事重提,不少人説依然有種“揭開傷疤”的痛楚,尤其是節目中足壇名宿范志毅對兩人不留情面的“吐槽”,更引發了“何時輪到中國足球批評中國男籃”的不滿。
體育明星能夠被“吐槽”嗎?公眾有權對運動員在場上的表現作出評判,非籃球專業的范志毅自然也有權“吐槽”,更何況他還是中國體壇的前輩。
只不過,中國足球習慣了罵聲,也習慣了在罵聲中“停滯不前”,從而成為被“吐槽”的底線標杆。一向敢怒敢言的范志毅也曾多次炮轟國足,最經典的莫過於以1:5慘敗泰國隊後的那句“臉都不要了”。
只不過,當這句範式名言被移植到中國男籃身上,一種不適感迅速發酵,畢竟中國男籃在姚明時代曾打入奧運會前八。然而,中國男足自范志毅時代後再無晉級世界盃,中國男籃自姚明時代後也與奧運會漸行漸遠,這種不適更似一種對中國男籃恐步國足後塵的擔憂。
這種“吐槽”適合被拿到娛樂節目中“評頭論足”嗎?在一些人眼中,揹負為國爭光使命的競技體育與插科打諢的娛樂綜藝不相適應,兩者的融合勢必也會引發這些人的不適。
事實上,體育娛樂化已成為世界範圍內的發展趨勢,就連國際奧委會為吸引年輕受眾,將霹靂舞、滑板、衝浪等項目入奧,砍掉參與性不強的傳統競技項目。這表明,體育走向大眾恰恰需要藉助休閒娛樂的外殼。
里約奧運會上,讓游泳運動員傅園慧一戰成名的並不是她獲得的銅牌,而是洪荒少女的經典表情包,此後她所參加的各項比賽都受到極大關注。這種鮮活靈動的個體形象,恰能體現競技體育帶來的活力與自信,亦能吸引更多人關注體育項目的發展。
勝敗乃競技體育之常事,中國男籃兵敗世界盃是多種因素導致的結果,比如技術上保護籃板球能力欠缺,外線投射精準度有待提高,連續投球不進後心態受到極大影響。周琦、郭艾倫確實關鍵時刻掉鏈子,但兩人作為中國男籃現役主力隨隊南征北戰,一戰失利並非就要永遠被釘在恥辱柱上,也並非就要磨滅他們對中國男籃的貢獻。
競技體育,有高光和輝煌,就勢必有傷疤和疼痛。有專家認為,拘泥於傷疤中疼痛不前,抑或捂着傷疤不容外人道也,顯然都不可取。大大方方把傷疤亮出來,周琦、郭艾倫顯然做好重新來過的準備。一笑而過,告別過去,重新出發,在場上失去的再從場上拿回來,有什麼不好呢?
目前處於低谷的中國男籃無疑需要更多的關注與支持。無論是周琦、郭艾倫,還是這場“吐槽”的不適者或支持者,沒有人想讓中國籃球不好。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