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奪冠》已經上映兩天了,豆瓣開分7.4,這個成績到也還説得過去。許多人看後讚不絕口,稱其是中國最好的體育電影。怎麼説呢,這跟稱讚《八佰》是中國最好的戰爭電影,《流浪地球》是中國最好的科幻電影,有點異曲同工之處。因為在此之前,中國電影在這些商業片的類型上,幾乎可以説是空白。
那麼就我個人觀影感受而言,《奪冠》看哭了嗎,哭了;《奪冠》拍得好嗎,不好。為什麼都看哭了還説不好?因為兩小時十五分的時間裏,你給我整一箇中國女排比賽回放合集放影院裏看,我同樣能看哭,但你能説,這是因為這個比賽合集是一個好電影嗎?
中國女排看起來好拍,因為共鳴是現成的,調動觀眾的情緒似乎不需要傷導演太多腦筋,碰到像我一樣淚腺發達的觀眾從頭哭到尾不是事兒。
但是中國女排其實不好拍。專屬於電影的語言要怎麼組織,才能比一段真實的比賽現場還原更有力?場外的故事要怎麼寫,才能刻畫出隊員和教練不同於比賽時刻的多個側面,讓她們從“隊員”和“教練”的工具人角色還原成立體的“人”,再帶着豐富的情感“回到”賽場上,塑造一段完整的人物弧光?
導演陳可辛對於上面兩個問題,交出的答案大概也就勉強及格線的水平。
首先,除卻三場比賽的戲份,全片的場外戲基本沒什麼亮點,許多地方突如其來的大喊大叫以及生硬地表達為了國家拼搏、訓練再苦也要扛下來之類的台詞,讓我如坐針氈。不是説這種表達是錯的,而是導演處理得很粗糙,幾乎不像一個執掌導筒許多年的老手。
這個問題在前半段老女排部分尤其明顯,每一個人的血氣和意氣都像突然抽搐,別説配角了,就連主角郎平和陳忠和身上,人物情感的斷裂和突兀感都非常明顯。
我從來不覺得煽情有什麼錯,雖然現在風氣是讚美剋制冷靜的表達風格,但是《奪冠》作為一部商業片,還是講競技體育的,搞煽情點搞燃點完全無可厚非。不過,煽情也要講基本法,你想跳得高就得助跑,不能原地幹拔。鋪墊到位了,煽情是觀眾發自內心的共情,鋪墊沒到位,煽情就是導演強人所難的脅迫。
其次,我也説不上來《奪冠》裏到底有沒有羣像戲。你説它沒有,它也確實在描寫每個隊員上花了一些筆墨,你説它有,這種描寫又實在粗淺。就拿朱婷來説,我們知道導演想描述一個“不知道為什麼打排球——為父母打排球——為自己打排球”的心理變化。
這是一條很套路的心理變化軌跡,稍不留神就要落俗。但是落俗也罷了,問題是連落俗都沒落到位,朱婷變化的客觀條件和主觀動力都如此微弱,她的轉變好像只是因為導演覺得“嗯,可以了,現在你該變了,再不變中國隊拿不了奧運會冠軍了”。
從老女排五連冠時期到16年重回世界之巔,近三十年裏,關於女排確實有太多故事。選擇郎平作為串聯起三十年傳奇歷程的線索人物是再合適不過的。因為五連冠時期她是主力,08年奧運會女排家門口失利就是輸給了她執導的美國隊,16年又是她在質疑聲中帶領女排重新站在奧運冠軍領獎台上。
但是,這不是一部紀錄片,不是連續劇,只是一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如果不是隻想投機般通過影像資料和真實歷史調動觀眾情緒,我認為更正確的處理方式其實是做減法,三段故事應該有詳略,選擇一段着重刻畫深入挖掘,會比現在這樣平均分配雨露均霑來得好。
誠然,在三段敍事中,陳可辛隱約拋出了一條線,即從一開始的“為了國家只許勝不許敗”到後來的“不只會打排球,不只有賽場上的輸贏”,這種很有價值的認知變化。但這是一部電影,不是詩朗誦現場,這種認知變化不能只靠鞏俐根據一兩句台詞刻意地説出來,而要導演通過電影鏡頭“拍”出來。
最後,我想脱離電影文本,聊聊女排精神。雖然我前面説到,影片裏很多生硬而矯作的台詞,但是有一段卻非常好,是郎平的——“外國記者曾問我,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害怕輸掉比賽。我回答她,因為我們的內心還不夠強大。”
曾經,近代以來的積貧積弱使得我們長久以來都困在一種自卑與自尊的矛盾心態中,所以國際賽場幾乎被視作“生死攸關”的戰場,我們太需要用“贏”來證明“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運動員的勝負和國家的榮譽綁得如此的緊,贏了,億萬人揚眉吐氣,輸了,億萬人跟着抬不起頭。
從某種程度來説,女排精神確實是時代的產物,它是在中國人迫切渴望成功迫切需要自證的巨大壓力下產生的一劑強心針。但是,這並不代表日月的更迭未能給其注入新鮮的血液,更不意味着它必然被塵封進歷史的故紙堆。不論人們談論中國人的集體心理時用的是弱國心態還是大國意識,女排精神不會過時。
即便是2:0落後,接下來的每一個球也還是要拼了命地咬,面對你的戰績即便是1勝18敗,但是在這場比賽結束之前,誰也別妄想憑藉過去預測未來——我想,這才是真正讓不同時代的中國人都能夠跨越時空、超越歷史環境產生共鳴的女排精神——不是不能輸,而是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