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稱人死“靈魂”存在被證實 已找到有力證據】關於人死後生命是否依然存在的問題一直被各界爭論不休,然而俄羅斯《晨報》10月30日文章卻指出,這一問題的答案已變成肯定,學者們找到了有力證據證明,人在心跳停止以後依然存在“靈魂”。
研究報告中指出,人的“靈魂”是較之常規神經元更為根本的某種東西。醫學教授認為,意識是一直存在宇宙中,並且很可能是從宇宙大爆炸時期開始的。據他所説,當人的心跳停止,人腦中所存儲的信息不會隨之消逝,而是繼續在宇宙中擴散。根據學者的觀點,這一理論可以解釋很多經歷過臨牀死亡的人回憶起自己在“深長的隧道里”或者看到“一束白光”這一現象。學者表示,“當人的心跳停止,血液停止流動時,微管失去其量子狀態,但存在於其中的量子信息不會被破壞,所以它們就在宇宙中傳播散佈。所以如果重症監護室的病人存活下來,他們多會講述那“一束白光”或者看到自己如何“靈魂出竅”;如果病人去世,那麼量子信息就會在不確定的期限內存在於肉體之外,即‘靈魂’。”
美國神經外科教授亞歷山大也曾在自己的著作《天堂的證明》一書中描述了自己的“陰間旅程”,“當時我處於昏迷狀態,感覺自己在天堂,周圍有蝴蝶飛舞還有一些類似於天使的物質。”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科學家提出一項不同尋常的理論,人類瀕死體驗發生於量子物質(quantum substances)形成的靈魂離開神經系統並開始進入宇宙的時候。
死而復生:最新研究揭曉了瀕死體驗之謎,人類死亡之後,他們的量子靈魂從身體中釋放,重返至宇宙之中
依據這一理論,人類瀕死體驗相當於大腦中量子計算機的一個程序,即使死亡之後仍存在於宇宙之中,這將解釋那些瀕死體驗者的神秘記憶。
美國亞歷桑那州大學意識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學和麻醉學系名譽教授斯圖爾特-哈梅羅夫博士提出了這項準宗教理論,基於意識量子理論,他和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他和霍金一起證明了“奇性定理”)提出,我們的靈魂包含在大腦細胞中的微管結構。
他們指出,人體瀕死體驗是微管量子引力效應,這一效應也被稱為“微管量子目標還原調諧(Orch-OR)”,因此我們的靈魂並不只是大腦神經細胞的交互。事實上它們形成於宇宙之中。
這一理論非常類似於佛教和印度教理論——人類意識是宇宙的主要部分,這也類似於西方哲學唯心主義。基於這些信仰,哈梅羅夫博士稱,瀕死體驗中微管失去了它們的量子狀態,但是其中的量子信息並未被破壞,它們僅是離開了身體返回至宇宙。
哈梅羅夫在科學頻道記錄片《穿越蟲洞》中指出,比方説心臟停止跳動,血液停止流動,微管將失去它們的量子狀態。微管中的量子信息並未被破壞,它是無法被摧毀的,只是被幹擾,驅散分佈在整個宇宙。如果一位患者死而復生甦醒過來,量子信息將返回至大腦微管,此時他會驚訝地説:“我經歷了一次瀕死體驗。”
他強調稱,如果這位患者沒有死而復生,最終死亡之後量子信息將離開身體,從而可能被模糊地鑑別為靈魂。
“微管量子目標還原調諧”理論遭到了一些經驗主義思想家的嚴厲批判,在科學界仍存在着很大的爭議。
然而,哈梅羅夫認為量子物理學研究開始驗證“微管量子目標還原調諧”理論,基於近期研究顯示的量子效應能夠驗證許多重要的生物學進程,例如:氣味、鳥類導航和光合作用。
科學家用生理學理論解釋人瀕死時“靈魂出竅”的現象
英國科學家在對大腦感知進行研究後認為,所謂意識溢出體外的現象只不過是大腦理解死亡的方式。“靈魂出竅”的感覺是大腦對我們耍的“小花招”。
此前曾有不少瀕臨死亡的人表示,有過意識脱離軀體浮在上空,或是看到亮光的經歷。但是據科學家的説法,這些只是大腦在處理死亡的過程中做出的反應。
來自愛丁堡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對死前大腦的變化進行了研究。研究員瓦特表示,人們在瀕死時看到“指引其前往來生的亮光”的現象,可能是因為體內用來處理陽光的細胞死亡而產生的影像。瓦特説,“這一解釋説明你並非進入了靈魂領域,而是你的大腦正試圖處理你從未有過的經歷。”
瓦特表示,任何瀕死時的感覺都有生理學上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