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這場重逢,本來不在陳利(化名)的意料之中,一次偶然的抽血,讓他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世之謎。陳利從小生活在河南南陽市,對自己的身世從來沒有懷疑,而遠在千里之外的重慶,鍾先生夫妻33年來始終沒有放棄過尋找親生兒子。只有那一張張泛黃的報紙碎片,才能説得清當年發生的事。
保姆到家三天拐走孩子
時間回到1988年的1月13日,家住重慶市渝中區五一路的鐘先生和冉女士正在為找保姆的事情犯愁。兒子鍾志逸只有三個月大,平時家裏人都要上班,所以急需找個保姆來照料嬰兒。
當天上午,小志逸的外婆來到和平路保姆市場,遇到一個手持家鄉證明信尋找僱主的中年農婦。因求人心切,兩人達成協議後,外婆便將這位名叫“陳素貞”的保姆帶回了家中。保姆剛來家中就主動提出可以讓孩子和她睡,但母親提出孩子半夜需要餵奶於是拒絕了保姆的要求。
1月15日早上8點,小志逸的父親在外出差,外婆上班,母親也步行前往單位報道。
“單位就在解放碑,距離五一路也就10分鐘的路程。”冉女士回憶説,上午8點50分左右她返回家中,發現家裏已經沒人了。樓下一位大爺説,他看到保姆帶着孩子出去玩了。母親感覺不對,於是四處尋找,從此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兒子,還有那位到家只有三天的保姆。
一家人來到派出所報案,鍾先生夫妻還四處張貼尋人啓事,但由於當時刑偵技術並不發達,在茫茫人海中尋人,談何容易。
“我們去過四川、陝西,還有更遠的地方找兒子,但後來都是失望而歸。”冉女士説,自從小志逸被拐走後,孩子的外公便一病不起,外婆更是自責,直到去世時都念叨着外孫的事。鍾先生夫妻從未放棄,多年來一直在尋找,一代又一代的民警也沒有放棄,通過各種途徑尋找小志逸,並於2009年,採集了鍾先生夫妻的DNA。
偶然機會得知了身世之謎
而在河南省南陽市,陳利從小生活在當地鄉下。父親去世後,他跟着母親來到鄭州,才知道家裏還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他是家裏的“小兒子”。多年前,陳利離開河南來到威海孫家疃街道一家工廠打工。
今年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團圓行動”,威海警方下沉到社區、工場,動員外來威海務工人員積極參與免費DNA採集工作,陳利就是其中的一員。
今年4月中旬,全國打拐庫DNA比對結果通報,重慶市渝中區公安分局採集的鐘某夫婦與山東省威海市公安局採集的陳利親緣關係成立。經過雙方檢驗複核,5月8日,DNA鑑定書確認了彼此的親緣關係,最終確定陳利就是當年丟失的兒童鍾志逸。
為了這個擁抱等了33年
今(12)日9點過,在威海市公安局的會議室裏,當鍾志逸走進會議室的一瞬間,冉女士就撲了上去……
“兒子,我們找了你好久啊!”
“媽……”
由於太過激動,冉女士一下子坐到了地上。為了這個擁抱,鍾先生夫妻已經等待了33年。如果不是那次採集DNA的偶然機會,鍾志逸怎麼也不會想到有今天一家人的重逢,這場命運中的再會。鍾先生和冉女士非常希望兒子能回重慶和他們一起生活,鍾志逸也表示會回來。
警方呼籲,“團圓行動”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支持,請市民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疑似拐賣兒童犯罪案件線索,也請失蹤被拐兒童的父母和疑似被拐人員主動到附近的公安機關尋求幫助,接受DNA信息採集以及相關信息補充完善等工作。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譚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