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15萬餘條惠民惠農信息 丹巴廉潔數據監督平台破解“套路”

四川在線記者 蘭珍

“要不是紀委那台機器的‘火眼金睛’,我們至今都不曉得自己還在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5月12日,被利用身份信息套取低保金的丹巴縣章谷鎮步行街社區居民周某、陳某、賀某等人表示。據悉,2010年至2018年,丹巴縣章谷鎮步行街社區居委會原主任羅清泉通過利用他人身份證複印件,篡改他人户口信息、編造虛假信息等手段,騙取國家低保資金共計22.1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 4年,罰金人民幣20萬元。

這是丹巴縣紀委監委近年來利用惠民大數據監督平台,查處的一起“蠹蟲”典型案例。

在丹巴,像這樣通過惠民大數據監督手段,查處基層微腐敗的案例不在少數。近年來,丹巴縣紀委監委依託惠民大數據監督系統,對全縣6萬餘張惠民卡開展核查,立案查處25件25人;主動説清問題105人,上交資金60餘萬元;清理514名死亡冒領養老金問題,涉及金額96萬餘元。

惠民大數據監督平台,目前已錄入民政、扶貧、醫保、住建等15個部門25項共15萬餘條惠民惠農專項信息,實現惠民惠農補貼資源數據共享、查詢、比對和分析。截止目前,羣眾使用大數據平台查詢30餘萬次。

走進丹巴縣梭坡鄉莫洛村,60歲的澤翁大爺正給村民展示惠民大數據監督平台的查詢方式。抬頭看到紀委監委的工作人員他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讚。據悉,村民只要輸入身份證號碼和名字就可隨時查詢惠民政策、資金兑現情況,同時還可以查閲所在村的惠民、三資等情況,不識漢字的百姓還可通過語音播報,一旦發現民生資金髮放不符等問題,隨時隨地可以“一鍵”舉報,真正做到“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不管怎樣的“套路”“詭異”的手段,都難逃人民羣眾的“火眼金睛”。

“丹巴縣紀委監委惠民大數據監督平台用‘互聯網+’方式,以‘廉潔丹巴’微信公眾號為載體,下設惠民資金、惠民項目、惠民政策、三資公開、信息公開、投訴舉報等功能模塊,是集政策宣傳、便捷查詢、投訴舉報、動態監督等功能於一體的惠民數據監督平台,切實把紀委與政策執行部門、鄉鎮和村户聯繫起來了,達到了宣傳政策及時準確、信息查詢公開透明、監督管理直通直達、舉報曝光精準有效的效果。”丹巴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76 字。

轉載請註明: 公開15萬餘條惠民惠農信息 丹巴廉潔數據監督平台破解“套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