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給安祿山洗澡的真相

  唐代有三日洗兒的習俗,王建的《宮詞》之七十一寫道:“日高殿裏有香煙,萬歲聲長動九天。妃子院中初降誕,內人爭乞洗兒錢。”描寫的就是宮中的妃子生了小孩,宮人討洗兒錢的熱鬧場景。

  唐高宗李治降生三日的時候,太宗皇帝賞賜玉龍一隻作為“洗兒禮”;中宗李豫出生時,唐玄宗吩咐賜金盆給孫兒洗浴,並戲稱“此一殿有三天子矣”。

  安祿山沒反時,很受玄宗和楊貴妃寵愛,安祿山有多會拍馬屁呢,舉個例子:安祿山侍奉楊貴妃如同母親一樣,每次入見,都是先拜貴妃,再拜玄宗,玄宗奇怪,就問他,他振振有詞地回答説,我們胡人都是先母后父。玄宗很高興,其實,説白了,人家走的是夫人路線嘛。


  安祿山是個超級胖子,但是身體卻極為靈活,能夠做胡旋舞,估計,貴妃觀看起來,也特別喜感吧。

  歷史記載,楊貴妃收安祿山為養兒時,宣召他入宮,用一條繡繃子繃安祿山,令宮人用一個彩色的轎子抬着,好不樂感,估計抬他的轎伕都是健壯型的。玄宗見了非常高興,下令賞賜貴妃洗兒錢物,從此,宮中稱其為“祿兒“,自由出入。

  於是,有人據此推測楊貴妃和安祿山調情,甚至由此衍生出一些香豔的繪畫作品,想象力未免太豐富了。所謂洗兒,乃是楊貴妃一時興起,安祿山趁機賣乖獻媚的鬧劇,安祿山膽子再大,也不敢在玄宗面前和貴妃偷情吧。

  更何況,他所在意的只是楊貴妃這個女人嗎?


  揭秘:楊貴妃竟然有兩次出軌事件

  大家都知道,一般人要是被選進宮裏當妃子,基本上就不可能再出來了。但是,要是有一個妃子兩次被趕出後宮,還能兩次再回去,大家可能都會覺得很新鮮。事實上,天寶年間,楊貴妃就曾經兩次因為感情糾紛被唐玄宗送回孃家,可是難得的是,楊貴妃不僅又重新回到了後宮,還因此奠定了六宮專寵的地位,成就了一段著名的愛情佳話。這是怎麼回事呢?

  唐玄宗將兒媳楊玉環納入後宮,封為貴妃,比照皇后對待。對於這個費了那麼多周折才得到的妃子,唐玄宗也是寵愛有加。有一次,唐玄宗在宮裏賞着名花,喝着美酒,再看看貴妃,他心滿意足地説了一句:我得到貴妃,就好像得到一個寶貝一樣啊。還因此譜了一首曲子叫《得寶子》。但是,日子過久了,再好的伴侶也難免會有磕磕碰碰,就在天寶五載,也就是玄宗冊立楊貴妃之後不到一年,他們兩個之間的第一次感情風波發生了。


  一、第一次出宮

  這一年的七月,唐玄宗因為楊貴妃“妒悍不遜”,一怒之下,把楊貴妃打發回孃家了。誰都知道,皇帝后宮美人無數,彼此嫉妒也是后妃的常態。那麼,讓楊貴妃如此嫉妒的人是誰呀?有從小看戲聽故事的經驗,好多人肯定會説,是不是那個叫梅妃的女人啊。

  這個梅妃又是何許人呢?根據《梅妃傳》的記載,梅妃姓江,叫採蘋,是福建人。她入宮比楊貴妃還早呢。當年武惠妃去世,唐玄宗不是悶悶不樂嗎?高力士就到全國給他海選美女,還沒選到楊玉環呢,先在福建發現江采蘋了。江采蘋不光長得漂亮,也是個才女,九歲就能背《詩經》,長大了更是擅長詩賦。

  因為有文化,所以比較風雅,特別喜歡清麗脱俗的梅花,把自己屋子周圍都種上了梅數,所以唐玄宗才管她叫梅妃。梅妃剛入宮的時候也特別得寵,但是,後來楊貴妃不是來了嗎?一山難容二虎,兩個人之間難免就彼此嫉妒起來了。


  這兩個美女長得一肥一瘦,就開始彼此進行人身攻擊,楊貴妃管梅妃叫梅精,梅妃管楊貴妃叫肥婢。當然,鬥到後來,楊貴妃逐漸佔了上風了,梅妃也就逐漸被冷落。可是,唐玄宗不是風流天子嗎?偶爾舊情難忘,又去私會梅妃,結果讓楊貴妃抓了個正着,對唐玄宗連損帶挖苦,這才把唐玄宗惹惱了的。

  是不是這麼回事呢?儘管有無名氏的《梅妃傳》傳世,儘管《全唐詩》裏還收了一首詩,名字叫《一斛珠》,號稱是梅妃所作,儘管梅妃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但是,我還是要説,它恐怕不是真的,梅妃這個人根本就不存在。

  為什麼呢?首先,從文獻上講,無論是兩《唐書》、《資治通鑑》等等官方文獻也好,還是唐朝的筆記小説也好,都沒有關於梅妃的隻言片語,所謂梅妃最早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南宋,這時候距離唐玄宗時代已經過去了幾百年,編故事的可能性很大。其次,按照《梅妃傳》的記載,梅妃不僅自己長得瘦弱,而且還特別瞧不起長得胖的,管楊貴妃叫肥婢。


  可是,大家都知道,唐朝喜歡的就是楊貴妃那樣豐滿豔麗的女人,至於瘦弱文雅的美人是到宋朝才開始受人追捧的。梅妃要真是生在唐朝,恐怕得下功夫增肥,怎麼還會有心情罵別人肥呢!第三,按照《梅妃傳》的説法,武惠妃死後,梅妃得寵。

  可是,假如唐玄宗的感情空白已經被梅妃填補上了,那他還冒那麼大的道德風險奪兒媳婦幹嗎?這樣看來,所謂梅妃的故事並不可信,她不過是宋朝人為了和楊貴妃作對比而發明的文學形象,就像有西施就有東施一樣,是文學想象的產物。既然這個人根本不存在,那當然也就談不上讓楊貴妃嫉妒了。

  那楊貴妃嫉妒的對象既然不是梅妃,又會是誰呢?我覺得,她嫉妒的恐怕並不是哪個人,而是唐玄宗的花心。唐玄宗不是風流天子嗎?他當時雖然已經有楊貴妃了,但是,得隴望蜀,還想要更多的美人。怎麼樣才能把天下的美女都羅致到自己的後宮裏呢?唐玄宗設置了一個職業,叫做花鳥使,由宦官擔任,專門到民間搜索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婦往宮裏送。


  眼看着美人今天來幾個,明天來幾個,楊貴妃可受不了了。因為如果皇帝固定喜歡哪一個,這競爭對手還比較單一,可以研究戰略戰術進行防範打擊。可是,如果每天來這麼幾個,這就等於所有人都成了潛在的敵人,天天防賊比天天做賊還累,這才讓楊貴妃發脾氣了。

  但是,不管她嫉妒的是誰吧,反正楊貴妃發火了。這樣一來,玄宗也生氣啊,我好歹也是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人是應該的。當年武惠妃那麼得寵,唐玄宗不是照樣生了三十個兒子、三十個女兒嗎?可見沒少尋花問柳。怎麼到你楊貴妃這裏就不行了呢!你一個妃子,難道還敢管皇帝不成!唐玄宗生氣了,怎麼處理這個不懂事的妃子呢?

  他下令,把楊貴妃送回孃家!可是,楊貴妃的親生父親和養父都早死了,哪裏算是孃家呢?楊玉環還有一個堂哥叫楊銛。既然父親死了,那麼長兄如父,哥哥家就是孃家,送他們家去了。自從楊貴妃得寵之後,哥哥楊銛可沒少沾光,官至三品,現在看妹妹被送回來了,楊銛可傻眼了,這是什麼意思啊?皇帝休妻了?


  楊家這裏慌成一團,唐玄宗那裏呢?他也慌了。心慌啊。氣頭上把楊貴妃送走了,可是送走之後呢?唐玄宗一下子又覺得身邊空下來了。楊貴妃在的時候,他揹着貴妃跟那些宮娥偷偷調情,倒是充滿了冒險的快樂,現在楊貴妃一走,他可以大大方方地寵幸任何一個美人了,他反倒覺得沒意思了。武惠妃剛死的時候那種淒涼孤寂的感覺又回來了,他受不了了。

  人不是早晨送走的嗎?眼看到了中午,該吃飯了,宦官把御饌端了上來,唐玄宗哪裏吃得下去啊!不吃飯還不要緊,要命的是,他看周圍誰都不順眼了。這可苦了身邊伺候的宦官了,也不知哪句話哪個動作就會惹惱皇帝,怎麼做都不對,一會就挨一頓鞭子,嚇得小宦官都不敢到皇帝身邊來了。這怎麼辦呢?高力士是老奴才呀,最明白玄宗的心意了。眼看着皇帝如此煩躁不安,他知道,皇帝這是後悔了。但是,礙於面子,又不好意思説出來。

  這時候就缺一個人來轉圜。怎麼辦呢?高力士就上奏唐玄宗:貴妃剛打發出去,她哥哥家肯定也沒有來得及預備接待,這一回家肯定是衣食不周啊,不如把貴妃院裏的所有陳設、玩物都送到楊銛家吧?算是投石問路,探探皇帝的口風。


  唐玄宗心裏正惦記着楊貴妃呢,聽高力士一説,正中下懷,馬上同意。一共送了多少東西過去啊?《資治通鑑》記載,足足送了一百多車。這還不算,唐玄宗當時不正吃午飯嗎?他對高力士説了,光送用的東西哪行啊,把我的御饌分一半,也給貴妃送去吧。高力士一看唐玄宗就這點出息,心裏簡直笑翻了。既然皇帝的態度已經清清楚楚,那接下來高力士就知道該怎麼辦了。

  吃完飯,再磨蹭一會不就到晚上了嗎,皇帝今天已經沒吃好飯了,總不能再睡不好覺吧。這時候,高力士又上奏了,説貴妃在家閉門思過已經一天了,想來對自己的錯誤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懲罰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既然教育的目的已經達到,還是請皇帝把貴妃迎回來吧。別看唐玄宗當時在朝廷裏聽不進意見了,對高力士這個提議他可是從諫如流,馬上採納。那怎麼接回來呢?唐朝可還是實行宵禁制度的,一到晚上,宮門也關了,各坊的坊門也關了,誰也不許到處走動。


  這難不倒唐玄宗,他親自批條子,讓禁軍去接,皇帝的禁軍執行公務,什麼門敢不給開呀!可能有人要説,這麼興師動眾幹什麼呀,等第二天早晨再接不也一樣嗎?可是,唐玄宗當時可是度日如年啊,一分鐘也不想多等了,再説了,他也害怕等到天亮。趁着天黑迎回來,就算是丟臉,也只有宦官、禁軍這些自己人知道;要是大白天去迎,不是天下人都知道了嗎?剛剛把人送回去就又迫不及待的接回來,唐玄宗也丟不起這個面子。

  皇帝派人去接,就等於已經先認錯了,楊貴妃怎麼表示啊?根據《舊唐書·楊貴妃傳》的記載,她回宮之後,“伏地謝罪”,也主動認錯了。玄宗一看,這不是給我面子嗎?更加高興了,趕緊一把拉起來,安慰了好半天。楊貴妃除了有堂哥之外,不是還有三個姐姐嗎?

  眼看着皇帝和妃子和好如初,第二天,這三個姐姐作為孃家人,趕緊跑來祝賀。玄宗一看更是高興得不得了。當即下令,賞賜楊貴妃的三個姐姐每年一百萬錢買脂粉!不光是孃家姐姐沾光,身邊的宦官也跟着沾光了。按照《舊唐書》的記載,“帝驟賜左右不可貲”。


  頭一天看左右誰都不順眼,沒事就暴打一頓,今天到好,看誰都高興,撒錢都撒到手軟了。這還不算,楊貴妃不是因為皇帝整天從民間往宮裏海選美女才吃醋的嗎?玄宗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從此痛改前非吧,眼睛只看貴妃一個人,再不拈花惹草了。

  按照《資治通鑑》的説法,就是“自是恩遇愈隆,後宮莫得進矣”。這一下,後宮裏其他的妃嬪可就倒黴了。本來,雖然後宮得寵比中彩票還難,但至少還有個盼頭。現在楊貴妃專寵,她們連希望都沒有了。最可憐的是那些剛剛被花鳥使選進來的美人,連皇帝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直接就給打發到各處行宮看房子去了,一生再也沒有出頭之日。

  但是,楊貴妃也好,唐玄宗也好,他們可不管這些。對他們來説,這次吵架只是感情的一支催化劑罷了。兩個人吵架誰贏了?表面上看玄宗和妃子是對賠不是,平分秋色,但其實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了,是玄宗更離不開楊貴妃啊,面子也不要了,錢也賞了,錯誤也改了,為了討妃子一笑,玄宗容易嗎!


  二、第二次出宮

  可是,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錯誤也總是犯了再改,改了再犯。四年之後,唐玄宗天寶九載二月,唐玄宗又一次把楊貴妃送回孃家了。這次又為了什麼呢?《資治通鑑》只寫了簡單的六個字“楊貴妃復忤旨”。到底什麼才叫忤旨呢?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認為,這一次,不是唐玄宗花心,而是楊貴妃出軌了!怎麼回事呢?

  《楊太真外傳》記載,説天寶九載二月的一天,楊貴妃偷偷地吹唐玄宗的大哥寧王的紫玉笛,被唐玄宗看見了。可能有人不明白,吹寧王的笛子有什麼了不起的?其實,這吹笛子不過是古代人一種含蓄的説法,它的真實意思就是楊貴妃和寧王的關係不尋常!

  關於這一點,唐朝詩人張祜寫得就更露骨了。他有一首詩叫《寧哥來》:“日映宮城霧半開,太真簾下畏人猜。黃翻綽指向西樹,不信寧哥回馬來。”什麼意思呢?霧氣濛濛的宮城裏,楊貴妃站在珠簾之下想心事,但是又怕被人猜到。可是,越怕人知道的事情越瞞不住。


  這時候,一個宮裏的小丑黃翻綽就跟楊貴妃開玩笑,往西邊一指,説:寧王來了!楊貴妃雖然不信,但是還是忍不住往西邊看,寧哥是不是真的又回來了?要知道,寧王李憲可是唐玄宗的大哥,要是愛妃居然和他有染,唐玄宗當然無法忍受。但是,它是不是真的啊?

  根本不可能。為什麼呢?因為到天寶九載的時候,寧王李憲已經死了十年了。我們講過,寧王是開元二十九年年底去世的,當年楊貴妃的前夫壽王李瑁小的時候曾經被寧王撫養,所以還特地打報告要求給寧王服喪。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信史。現在,時隔十年,楊貴妃怎麼會跟一個死人有染呢!

  這種解釋不可能了,還有別的解釋嗎?另外一種説法認為,這次楊貴妃忤旨,純粹是她姐姐惹的禍。楊貴妃不是有三個姐姐嗎?各個長得美豔絕倫,可惜沒有妹妹這樣的好運氣,都年紀輕輕就嫁了人,又年紀輕輕就守了寡。楊貴妃得寵之後,可憐三個姐姐,就把她們接到長安來了。唐玄宗不是寵愛楊貴妃嗎?愛屋及烏,對三個大姨子也都高看一眼,特許她們隨便出入宮門。還把三人都封為一品的國夫人。


  其中,老大封為韓國夫人,老二封為虢國夫人,老三成為秦國夫人。這三位夫人之中,虢國夫人最漂亮,也最放蕩。當時一般貴夫人出門不都是作車嗎?只有她與眾不同,偏要騎馬。唐玄宗也是個有豪情的皇帝,一個美人“不愛紅妝愛武裝”,在他眼裏也就有了獨特的魅力。

  我們剛才不是講詩人張祜寫了一首詩諷刺楊貴妃和寧王有染嗎?其實,他還寫過一首詩,暗示唐玄宗跟這個大姨子不一般呢。這首詩的名字叫做《集靈台》:“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娥眉朝至尊”。玄宗皇帝見慣了濃妝豔抹的美人了,虢國夫人偏偏不施脂粉,素面朝天,要是對自己的魅力沒自信,誰敢這麼做呀?所以,也有人懷疑,唐玄宗對大姨子也有了非份之想。

  這個想法有沒有合理性呢?也懸。首先,這種説法的直接源頭就是張祜那首詩。而張祜一會説楊貴妃跟寧王有染,一會又説唐玄宗跟虢國夫人關係不一般,簡直就像個小報娛記,專門製造緋聞,唯恐天下不亂,他的話可信度不高。


  其次,如果這個事情可靠,事後虢國夫人的地位肯定非常尷尬,當年武則天發現自己的外甥女和丈夫唐高宗有染,不就把外甥女給毒死了嗎?楊貴妃雖然未必像武則天那樣毒辣,但是也一定會有所表示。可是事實上,整個天寶期間,楊貴妃姐妹之間的關係一直非常親密,這也反證出虢國夫人和玄宗之間的清白。第三,虢國夫人確實有情夫,只不過不是唐玄宗,至於是誰,我們以後還要説到。這樣看來,所謂虢國夫人奪愛的説法也不成立了。

  既然現成的兩種解釋都不成立,那楊貴妃究竟是因為什麼忤旨的呢?我想,宮闈密事的神秘性就在這裏,真實原因可能永遠是個謎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這次楊貴妃的過錯比較大。為什麼呢?從唐玄宗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了。

  上一次出宮的時候,玄宗不是吃不下飯,睡不着覺,當天就把楊貴妃接回來了嗎?可是這次,唐玄宗似乎很是沉得住氣,送回去之後,再沒什麼表示了。這下子,楊家可着了急了。要知道,當時楊家滿門富貴,不就靠着貴妃嗎?如果貴妃失寵了,他們不也得樹倒猢猻散嗎?怎麼辦呢?眼看皇帝在氣頭上,孃家人不好出面,找個説客吧。找誰呢?


  當時有一個户部郎中叫吉温,伶牙俐齒,心機深沉,是個八面玲瓏的傢伙。楊家就託他去遊説唐玄宗了。怎麼遊説呢?吉温跟唐玄宗説:“婦人識慮不遠,違忤聖心,陛下何愛宮中一席之地,不使之就死,豈忍辱之於外舍邪?”楊貴妃是個女人,頭髮長,見識短,陛下想殺就殺,沒有問題。但是,她畢竟是一個妃子,你就是讓她死也得在宮裏死,怎麼忍心讓她在外面忍受羞辱呢?吉温這話説得有沒有水平啊?太有水平了。一下子就把內外的界限劃出來了。

  楊貴妃相對你唐玄宗是內人,就算處理也要在內部處理,怎麼可能讓她流落在外面呢?果然,唐玄宗一聽吉温這樣説,大為感動,又繃不住了。趕緊派一個宦官去看楊貴妃。而且,跟上次一樣,還是把御饌分了一半給楊貴妃送去。可能有人會説,唐玄宗是不是上輩子沒吃過飯啊?

  總是把吃飯看得那麼重?其實,這就是不懂唐玄宗的心了。吃飯是生活最基本的內容,所謂甘苦共嘗,不也是從吃飯引申出來的情感嗎?一個人要是許諾一輩子跟你一起吃飯,可比許諾你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實在多了!


  唐玄宗派宦官看楊貴妃去了,楊貴妃什麼反應啊?她哭得和淚人一般。本來,玄宗這次把她趕出宮,幾天都沒搭理她,楊貴妃也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現在一看見宦官,知道皇帝還在想着她,楊貴妃能不哭嗎!光哭還不夠,楊貴妃當場剪下一縷頭髮,交給宦官,説:“妾罪當死,陛下幸不殺而歸之。

  今當永離掖庭,金玉珍玩,皆陛下所賜,不足為獻,惟發者父母所與,敢以薦誠。”古代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非常重要。所以,結婚的時候,新郎和新娘把頭髮系在一起,叫結髮;男女定情,信物也往往是一綹頭髮。現在楊貴妃是拿這綹頭髮跟玄宗訣別了。

  唐玄宗一看見楊貴妃的一縷青絲,所有的怨氣啦,不滿啦,矜持啦全都跑到爪哇國去了,他哪裏真捨得跟貴妃訣別啊!沒辦法,還是高力士出面,又把楊貴妃給接回來了。光是接回來還不算,自從這次風波之後,兩個人都深刻意識到對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分量,從此更加恩愛了。


  按照《資治通鑑》的記載,就是玄宗對楊貴妃從此“寵待益深”了。這個寵待益深怎麼理解啊?《長恨歌傳》裏有一句話,説天寶十載,唐玄宗和楊貴妃在驪山憑肩而立,仰望着天上的牽牛和織女星,不禁感慨萬端。就在這天晚上,他們倆偷偷立了一個誓言,這個誓言我們中國人都知道,那就是“願生生世世為夫婦”。

  這也就是白居易《長恨歌》所寫的“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雖然學者們都提到,唐玄宗去驪山是為了避寒而不是避暑,因此七月七日他們不可能在驪山,所謂七夕密誓純屬藝術虛構。但是,詩人為什麼虛構成天寶十載而不是其他時間啊?正説明,當時的人都認定,經過天寶九年的出宮風波,兩個人的感情更深了!這樣看來,這第二次出宮風波又像第一次一樣,以鬧劇開始,以喜劇收場了。

  那我們應該怎樣評價這兩次出宮風波的意義啊?我想,有三方面的問題值得注意。第一,經過這兩次風波的考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感情得到了昇華。本來,我們説過,唐玄宗把兒媳納入後宮,不過就是一出人倫醜劇。但是,隨着兩次出宮風波,他們在彼此心目中的形象都變了。


  本來,在唐玄宗看來,楊貴妃就是一個漂亮女人;現在,他發現,貴妃最大的優點還不是漂亮,而是單純!她身在皇宮,居然不懂服從,不計後果,這樣的性格在後宮太少見了,對於晚年的玄宗來説不啻是一縷清風。有了這樣的認識,玄宗對貴妃的感情一下子上了一個台階。

  而在楊貴妃心中,玄宗的形象也變了。本來,她只知道玄宗有權力,可以左右她的生活,現在她發現,這個皇帝也有正常人的感情,他是真的在乎她,離不開她。感情變了,彼此的關係也就變了。以前我們提到皇帝和后妃的關係,往往説得寵和失寵,這其實意味着皇帝是絕對的主宰,而後妃只是被動者。但是,到唐玄宗和楊貴妃這裏就大不一樣了。

  他們會像平常夫妻一樣吵架,吵架之後,妃子會回孃家,而不是打入冷宮;分開之後,他們會彼此思念,也會努力和好。總之,皇帝並不總是高高在上,妃子也並不總是低眉順眼,看起來更象是平常的一對夫妻。一千多年以來,人們之所以忽略了他們關係中的人倫污點,而同情甚至歌頌他們的愛情,不就是因為在這裏看到了身居高位者的平常心嗎!


  第二、不可否認的是,因為楊李之間的愛情,中國古代社會一直難以避免的外戚問題又出現了。仗着楊貴妃的專寵,她的哥哥姐姐都驕橫跋扈。《資治通鑑》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説楊貴妃的二姐虢國夫人最霸道了。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天寶年間,她想要修豪宅,選中了長安城裏的一塊風水寶地。

  可是,當時,這塊寶地並不是塊空地,而是老臣韋嗣立的宅子。雖然韋嗣立已經死了,但是,他的後人還住在那裏。怎麼辦呢?虢國夫人可不覺得為難。有一天,她忽然指揮一批工匠衝入了韋嗣立的宅子,把韋家人都給趕出來了。

  隨即就把房子夷為平地,然後宣佈,這塊地皮是我的了!那韋家人怎麼辦啊?虢國夫人隨便指給他們十畝空地,説:你們就到那兒重建家園吧。這不比強盜還厲害嗎!欺負官僚也就罷了,楊家人連公主也敢欺負。就在開元九年正月十五,楊家兄妹夜遊,正好碰上玄宗的女兒廣平公主也出來觀燈。兩家在長安城的西市門口碰見了。西市的大門不是窄嗎,容不下兩家同時進去,怎麼辦啊?


  楊家的一個奴才想爭道,就使勁打馬,沒想到一鞭子抽到了公主的衣服上。公主一下子就滾下馬去了。公主墜馬,駙馬趕緊去扶,按説楊家人該收斂了吧,根本沒有,他們的奴才又連抽了幾鞭,連駙馬都被打傷了。

  第二天,廣平公主找唐玄宗訴委屈,唐玄宗倒是把那個行兇的奴才打死了,但是,與此同時,倒黴的駙馬也被免官了,誰讓你得罪楊家人呢!楊家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那麼重要,誰不巴結他們呀,按照《資治通鑑》的説法,就是“四方賂遺,輻湊其門,惟恐居後,朝夕如市。”楊家人也要逐漸在政治上發揮影響了。

  第三、因為楊貴妃的專寵,唐玄宗的宮廷也越來越腐化了。當時,專門為楊貴妃做衣服的紡織和刺繡工人就有七百個。光穿得好不行,還得吃得好啊,楊貴妃不是南方人,喜歡吃荔枝嗎?可長安不產荔枝,怎麼辦呢?那就從南方運吧。

  可是,荔枝是最難保存的水果了,號稱一天色變,兩天香變,三天味變。怎麼才能讓妃子吃上新鮮的荔枝呢?唐玄宗下令,沿途驛站都備好快馬,晝夜兼程,以最快速度傳遞。好多人和馬就在傳遞過程中累死了。杜牧在詩中不是寫過嗎?“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多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啊!

  探秘:中國歷史上十大女色狼的不同結局

  魚玄機:情慾世界的女皇

  魚玄機:字幼薇,又字蕙蘭,唐代詩人,長安人。《全唐詩》存其詩1卷。性聰慧,好讀書,有才思,尤工詩歌,與李郢、温庭筠等有詩篇往來。初為補闕李億妾,以李妻不能容,出家於長安咸宜觀為女道士。自傷身世,有“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的慨嘆,後來大開豔幟,咸宜觀車水馬龍,她本人從棄婦變成了蕩婦,過上了半娼式的生活。因殺侍婢綠翹,被處死。

  多年以後,當魚玄機面對行刑隊的時候,一定會想起她初次見到温庭筠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在那個暮春時節,魚玄機還不叫魚玄機,而是叫幼薇,温庭筠特意來到窮街陋巷中拜見這位年未及十三步的詩童。他出了道“江邊柳”的考題,而幼薇揮筆寫就“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的五律應答。温庭筠既驚豔不已,又隱隱地看透了這個小妮子的命運:“系客舟”,也許意味着她終將難免以色事人。

  在唐代,與魚玄機齊名的兩位才女李治和薛濤都以詩著名。李治五六歲時,在庭院裏作詩詠薔薇:“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父親生氣地説:“此必為失行婦也!”後竟如其言。薛濤的故事更有名,她八九歲就知聲律,其父指着井裏梧桐詠詩:“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小薜濤應聲道:“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也讓她父親黯然了許久。這三個女人最終都成了形態不同的妓女。早年的詩果然都成為她們命運終局的讖語。事實上,史上有名的女詩人幾乎只剩李清照是良家婦女了。


  温庭筠終究沒有娶魚幼薇。這位才情非凡的“醜鍾馗”沒有勇氣接受一位年未及笄的女孩的感情。從此,他們一直堅持着亦師亦友的關係。16歲時,魚幼薇嫁與吏部補闕李億為妾。可惜李億的老婆裴氏出身望族,眼裏容不下小魚,硬把幼薇掃出家門、踢進長安咸宜觀作道姑,起道號為玄機。那時,魚玄機才17歲。

  在以前的小説話本中,一般寺院道觀,都是專門收容看破紅塵之人的,尼姑庵女道觀更是專供痴情女逃情或避難的。不過唐代的道觀寺院卻發揮了另一種功能:偷情。像唐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就建起自己的道觀,因為出家可以更自由地交納風流才子,從此,這裏青樓不似青樓、庵堂不象庵堂,武則天、楊玉環乾脆以出家為幌子,重新入宮了。這些公主、嬪妃入道修真,帶動了一撥知識女性,像李冶道、盧媚娘、卓英英、楊監真、郭修真都在這裏寫下不少好詩,同時也撩起了道觀裏的無邊春色。性學專家潘綏銘在他的《存在與荒謬》一書中説:“尼姑一般不會跟男人有什麼瓜葛,但是恰恰因此,她們實際上只是男性社會里的貞節花瓶,以便讓男人們覺得,這個世界多麼圓滿啊,畢竟還有一些守身如玉的聖女供我們崇拜,有時候,還讓我們有的可偷。”換上道袍,道觀裏的女郎,成為男人最後的性幻想對象。

  魚玄機並非沒有愛過李億,奈何李億雖是狀元,人品才華都不過爾爾,心也就死了。“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這句詩是她人生的分水嶺:從自戀自憐,到自戕自毀。及時行樂吧,沒有誰值得留戀。


  豔幟高張的咸宜觀寫下“魚玄機詩文候教”的廣告,確是吸引了不少心存挑畔的才子。曾和魚玄機交遊的文士有:李郢、温庭筠、李近仁、李騭等。魚玄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自由自在:她可以以盛宴和狂歡來招待客人,看誰不順眼也可以一腳就把人家踢出門去。魚玄機的生動、鮮活、潑辣、才華,迷倒了整個長安城,男人都俯在她的石榴裙下,聽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情慾世界的女皇。

  誰都知道魚玄機是出了名的蕩婦。可是,她的道觀門前,還不是排成了長隊?無怪乎她縱聲大笑,要把天下無行的男人都視為腳底泥。然而,放浪和狂傲之外,她從自己的詩和文字裏,照見了自己的卑微:一旦失去了追求者和愛慕者,她將無處可逃。外表依然美豔絕倫的魚玄機,內心卻開始生出黴斑,開始蔓延,她不是不知道這點。就像武林第一美人林仙兒的下場一樣,魚玄機24歲的時候,人人都看出來,她人老珠黃了。

  因為和丫環綠翹爭寵,魚玄機把綠翹打死了。而審問她的,竟是舊日追求她而被掃出門去的裴澄。魚玄機被斬首了,終年24歲。“一個會寫詩的賣笑的道姑,最後捲入一件普通刑事案件。”歷史最終對她竟然用了這樣一句評價。只有在王小波的《尋找無雙》裏,還殘留着她的一縷香魂,還有她那一大把水草一樣茂盛而動人的長髮。


  歷史上最多欲求的女性:胡承華

  胡承華:北魏宣武帝靈皇后,生子拓跋詡立為太子。拓跋詡沖齡嗣位而為孝明帝,尊高皇后為皇太后,胡承華為皇太妃,不久胡承華就逼皇太后到瑤光寺出家為尼,自己成為靈太后。有才華,處理政務獲得朝野的好評,但私生活靡爛,權力慾望強烈,當上太后之後,不欲讓成年兒子親政,造成官宦之禍。後更殺死親生兒子,立剛出世的小孫女為帝,轉而又推翻重立。少數民族首領攻破洛陽,把胡承華和小皇帝淹死

  其實,歷史上最多欲求的女性,不是慈禧,她要的只是富貴和權勢;不是武則天,她要的只是天下;也不是趙飛燕,她要的只是肉體之歡——而是胡充華太后,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妃子,元詡的生母。她既有文才,又貪武藝;既愛天下,又喜金錢;既信佛教,又善權術;既貪圖玩樂,又耽於情慾……直想把好處都佔全。眾所周知,天底下哪有這麼多的便宜可佔?

  胡充華出身低微,入宮,不過緣於她有一個做尼姑的姑媽,經常來皇宮打秋風,順便引薦了她。胡氏進了宮,很快就被封為世婦。


  看多了兩漢兩晉的外戚把宮廷搞得貓三狗四,雞飛狗跳,所以北魏開國君主拓跋珪定下規矩:立太子殺生母。所以,元恪的嬪妃們都寧願生諸王、公主,而不是太子。胡氏批評那些嬪妃:“天子哪能沒有兒子!你們怎能那麼自私,只顧個人生死而不顧國家前途!”她懷孕了,反而禱告説:“賜我兒子吧,讓他當上太子吧,我萬死不辭!”在後宮的角力中,她的兒子活下來了,她也活下來了。看來,同樣的性格在不同的境況下可以成為一枚硬幣的兩面:未發跡時,胡氏的鐵心腸是英豪大略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而獨掌政權後,同一副心腸就成了無情無恥兇殘暴虐的代名詞。

  很快,太子元詡當上了皇帝,這時的胡氏已成了胡太后。正像有跑車的男人總是會請女人遊車河一樣,此姝武藝高強,射箭好,便多次舉行射擊表演巡迴賽;愛登山,便在嵩山祭神,順便在夫人九嬪公主中舉行攀巖比賽,還非得拿冠軍。有了強大的國力支持,北魏成了南北朝時期的體育大國。


  一次,胡太后去盛放絹布的倉庫巡玩,對從行的王公嬪主一百多人下令:依自己力氣,隨意取絹。這些人醜態百出,使盡氣力左夾右扛成百匹地往家裏搬。尚書令李賢和章武王元融最貪心,負絹過重,顛撲在地,一人傷腰,一人傷腳,太后又笑又怒,讓衞士把兩人趕出倉庫,一匹絹也不給他們,當時被人傳為笑柄。只有侍中崔光和長樂公主拿了很少。魏王朝在胡後掌政初期達至極盛,可惜是迴光返照。高陽王元雍,富可敵國,僮僕6000,樂伎500,一頓飯就吃掉幾萬錢。河間王元琛馬槽都以純銀打製。胡太后本人也好不到哪裏,不停地營造廟觀,並下令各個州都興建五級浮圖,洛陽城內,諸王、貴人、宦官、公主等各建寺廟,相互鬥比。

  同時,這個胡太后也是性情中人,而且一般的白麪小生還滿足不了她。她技高一籌,硬生生地把才華橫溢、威望甚篤的清河王元懌逼成了自己的面首,後來又不斷培養和發掘新的面首,天天濃妝豔抹,花枝招展。這位多情女詩人還親自創作《楊白華》歌辭來懷念遠走高飛的情人楊華,“……含情出户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裏。”讓宮女們晝夜連臂環繞,踏足歌唱,憶念情人。就是這幾位面首,釀下了數次宮廷政變的禍根。

  最可笑的是,胡太后在親生兒子元詡十九歲的時候把他毒死了,強行立了元詡新生一個月的嬰兒為帝;幾天後,宣稱剛立的皇帝是女孩,廢掉,再立了一個三歲的小孩做皇帝。——也太兒戲了。玩不好,Game over,Encore?你以為國家神器是任天堂遊戲呀?兩個月後,胡太后和小皇帝被一個部落首領爾朱榮俘獲了,裝進籠子扔到水裏淹死了。


  女色狼趙飛燕

  趙飛燕:名宜主,漢成帝皇后,善歌舞,由於體態輕盈,據説能“掌上舞”,故稱“飛燕”。漢嘉鴻三年,成帝在陽阿公主家見歌女趙飛燕豔麗非常,便召她入宮,寵愛有加。不久成帝又召其妹趙合德入宮,封趙氏姊妹為婕妤,從此趙氏姊妹貴傾後宮。為進一步鞏固地位,趙飛燕誣告許皇后,又指班婕妤有邪媚之道,由是成帝遂廢許皇后,另立趙飛燕為後,封趙合德為昭儀,二人極得恩寵。趙飛燕因為無子失寵,遂淫亂後宮。至平帝即位後,趙飛燕被貶為庶人,自殺身亡。後人稱“燕瘦環肥”的“燕”就是趙飛燕,比喻體態瘦削輕盈的美女。

  3 of 8《Sex and the City》裏,薩曼莎説:“征服男人的惟一地點是在牀上。”兩性的角力的歷史,其實比我們想象中殘酷。連風流成性的紐約職業女性都發此悲音,何況那些温馴的女人?


  中國歷史,尤其是宮廷史,就是一部暴力和冷暴力史。可是也出了好些女人,她們是歷史上著名的淫蕩女人,雖然不見得是好東西,但總算給女人出了一口惡氣。南北朝有個山陰公主,跟她的皇帝弟弟説:“陛下六宮數萬人,而我只有駙馬一個,太不公平了!”她就養了30個年輕英俊的男人在後宮。還有唐代的太平公主和胡太后等都是這個德性,理直氣壯地亂搞。

  還有一種女人更等則下之。漢成帝看中了民間舞蹈家趙飛燕,她又輕又軟,跳起舞來禁不起一陣風,皇帝老兒制了水晶盤讓她起舞,又專門制了七寶避風台怕她被風颳了去——估計趙飛燕同時還是輕功絕頂的民間武術家,不僅“草上飛”,而且可“御風而行”。此人在鄉下時就和鄰居不清不白了,奈何居然冒充處女進了宮,還爬上了皇后寶座。這可能也是今日處女膜修補術盛行之濫觴了。她那著名的妹妹趙合德也進了宮,倆人極其受寵。一般人靠這種水平混到這境地也就偷着樂了,可趙飛燕生不了孩子,為此,她決心給她的皇帝戴戴綠帽子,借“精”生子。趙飛燕以禱神為名義,建了一間小房子,除了左右侍妾任何人不得進入,用小牛車拉着一車的美貌少年,裝扮成宮女進宮,任這位大美人胡作非為。據史料記載,趙飛燕“日以數十,無時休息,有疲怠者,輒代之。”以她那看似弱不禁風的身子骨,真夠聳人聽聞的。有句俗語説:不到北京不知官小,不到廣東不知錢少,不到××不知身體不好。看來,要在漢成帝時代,最後一句應改為:不見識過飛燕不知身體不好。

  皇帝也沒大家以為的那麼笨。一天,成帝帶着三四個隨從到後宮去,飛燕正與人胡搞,慌慌張張的出迎,成帝一看她那衣冠不整的樣子,心裏就猜疑了幾分。不一會,又聽到壁衣櫃裏有人輕聲咳嗽,他馬上明白“Skeleton in the Cupboard”(壁櫥裏的骷髏,意譯為家庭醜聞)。為了皇家的面子,皇帝忍着一口氣不動聲色地走了。因為皇帝正在寵愛她的妹妹合德,最終還是沒有殺她。這個膽大包天的女人後來還玩了一出假懷孕假生子的把戲。合德也不是好東西,她把所有懷了孕的妃子、宮女殺死,最後皇帝服食“偉哥”太多,就死在她的肚皮上面,與西門慶大官人的一模一樣,嘿嘿。


  野史雲:飛燕合德最後死得很難看。

  身為一國之母而放蕩無恥,趙飛燕絕不是孤例。其實中國歷史上,淫佚之風盛行的有幾個朝代,一是商朝和春秋戰國時期,叔嫂、兄妹私通不是奇事,一嫁再嫁三嫁不成問題。二是漢代與南北朝,三是唐代,著名的“亂唐髒漢”,韋皇后竟然和丈夫、情人三人一起下棋,互相知根知底。每次翻到這些歷史,道學家總是氣得要拿塊豆腐一頭撞死。這幾個時期後宮出了好幾個女色狼,説起來是因為她們的男人太不像話,昏庸、放蕩、無能,或兼而有之。紅杏不出牆,花開在這麼齷齪的地方又能怎麼辦呢?

  熱愛男人的趙合德

  趙合德:漢成帝妃子。漢成帝劉驁把歌妓趙飛燕召入後宮,又把其妹妹趙合德召入宮。其婉麗美豔,不遜於飛燕,被封為昭儀。成帝曾稱趙合德為“温柔鄉”,“我要老死在温柔鄉里,不求武帝的白雲鄉!”趙合德美豔多才,會妝扮,性妒忌,專寵後宮,而且逼着漢成帝殺死兒子。後來劉驁因縱慾過度而亡,趙合德畏懼而自殺。


  很多人只知道趙飛燕和趙合德是歷史上有名的淫娃,其實這是很不公平的。至少她們還是早期最出色的生物化學家。

  這兩姐妹是雙胞胎,是郡主遺棄的私生女,窮得要命,一個纖瘦一個豐腴,一個剛愎一個理智,一個乖戾一個温柔。早年,飛燕還醉心於一個打鳥的毛頭小子,是合德及時地制止了這段愛情——“我們是要飛黃騰達的,別給那些小情小愛誤事啦。”這時候,趙飛燕從一個老虔婆李陽華那裏聽説有一種香精可以永葆青春。為了將來鮮花着錦、烈火烹油的美好前景,飛燕、合德兩姐妹開始鑽進煉丹室裏調配香水。

  這種提純的香精後來名為“息肌丸”,把它塞到肚臍眼裏融化到體內,更加肌膚勝雪,雙眸似星。後世盜墓者久聞大名,把配方從墳裏挖出來了,可惜已風化了一部分,只能看到基本成份麝鹿香。它有向周圍一切滲透的能力。據説這張配方還沿着絲綢之路一路走一路流傳,中東有幾座清真寺修建時,灰泥中摻入了麝鹿香,過了一千年,當太陽照射到這些建築的時候,內部整個大廳仍然散發着陣陣幽香。約瑟芬皇后聽聞之後,梳妝室裏也依葫蘆畫瓢地瀰漫着麝香,讓對皮毛過敏的拿破崙聞得渾身發癢。

  這兩個美女因為發明了這種奇效的青春美顏寶,漂亮得讓人魂飛魄散。兩人當上了陽阿公主府上的舞伎,又先後被漢成帝帶進宮裏。趙飛燕看見皇帝時故意渾身哆嗦,假裝處女,讓皇帝又憐又愛。而合德則想通過嫁給皇帝,來換取調製延年益壽丹藥的大筆科研經費。這一帖香精還是強烈的催情劑,史官哪裏懂那麼多,書上只含糊地説,飛燕和合德擅房中術。


  趙氏姐妹入宮以後極受漢成帝寵愛,兩人迅速調整為政治同盟,飛燕當上了皇后,合德也當上了昭儀。不過,“息肌丸”最大的缺陷就是會破壞生殖系統,永遠不能生育。皇宮藥劑師上官嫵教趙飛燕用羊花煮湯洗滌,可是已無法挽救。飛燕合德,百密一疏,悔不當初。

  不再有子嗣可以依靠,在此,兩姐妹的生活方式開始分歧。合德堅持要得到皇帝劉驁一人所有的寵愛。凡是和劉驁有染的女人一律處死,嬪妃生的孩子逼着皇帝下令殺死;她指東皇帝絕不敢向西,她要星星皇帝不敢給月亮。而飛燕則乾脆裝懷孕避開皇帝老兒,一車一車地往皇后寢宮裏運帥哥。那時的咸陽城,十四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男人,沒有跟飛燕上過牀的,出了門啊,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他們有個稱號,叫做“青年近衞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52 字。

轉載請註明: 楊貴妃給安祿山洗澡的真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