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
藝高人膽大,掌握了一定武術及散手技術.有恃無恐,其膽量就大.必勝的信心就足.信心足便氣盛膽壯,氣盛膽壯使拳技得以充分發揮,甚至超水平的發揮,這就是精神在則膽力生,膽力生則精神滿,精神滿則氣勢險,無俱無畏,勇往直前。
一些平時膽小的人也因技藝提高,有功夫後,膽子也增大了。這正是“怯敵還是藝淺,善戰必定藝精”(戚繼光語〕的寫照。
膽與藝是相互聯繫的,戚繼光《拳經》第一勢開頭便冠以“對敵若無膽向先,空自眼明手便”的語句,以及“兩軍相逢勇者勝”,“臨敵不怯場,膽大勝膽小”,‘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一膽二力三功夫”等諺,都把膽量放在首位,説明其重要性。
如在散手搏鬥中,若膽力不如人,即戰勝對手的自信心和勇氣不足,會出現畏懼掠慌和失望的心理情緒,則攝於內而怯於外,對方有隙而不敢乘,己之隙反被對方所乘而遭敗績。有些武藝挺好的人敗於不如己的對手,常是這個緣故。相反,沉着冷靜、自信、臨敵不懼,膽欲大心欲細,正如自然門擊法歌訣所説:“相對如嬰兒,舉於不能逃”又所謂“五行四梢合一處,放膽即成功”。總之,藝高必須膽大,才能充分發揮其武術技能,才能克敵制勝。
膽是高度發揮力的精神因素,而精神的核心又是氣,個人則表現為志氣。文天樣乃一文臣,雖身陷虜廷,但威武不能屈,全憑一股正氣;所以,膽力與養氣的關係,比之與武藝的關係更有一層深意。練武必須重視養氣.即重視道德情操的修養。這種意志在行為上的能動表現為“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大無畏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