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注重處女的真實原因:中國的封建禮教和古代統治者的統治思想佔據主導地位,這直接導致了統治者對女性在控制慾。雖然歷朝歷代對女性貞節的要求都不盡相同,但是從沒有一個朝代停止過對女性的束縛。封建思想控制了婦女的思想,大家以守節為榮,紛紛效仿貞節的女子。那象徵着女性貞節的牌坊,就是一座標誌性建築,是封建倫理的物化象徵。然而每座貞節牌坊下面,都有一個被封建禮教扼殺的女人,他們的身上有着説不盡的悲愴與哀慼。
為什麼中國人有如此嚴格的處女要求,並形成這樣的社會風俗呢?這一切源於中國農業社會中對女子的貞潔的要求。漢族先民很早就進入了定居農業的生產方式中了,在社會分工中,女性被排斥到輔助性勞動中,女性身份也由此轉變為從屬地位。漢族父系家長制社會中,家長及其他男性家庭成員,要保證家庭權力和財富能在自己的後代中繼承,就必須確保其妻、妾所生的孩子是自己的純正血統。
而為保證“種”的純潔性,就必須杜絕妻、妾們的婚外性關係,要求女性在性生活上的“專一”守貞。於是,對女性提出了“從一而終”的貞節要求,並制訂了一系列的隔離男女、封閉女性的隔離制度。
這裏實際上包涵了這樣的內容:女子婚前須與直系親屬以外的男性隔絕,婚後只能與丈夫一人有性關係,如果丈夫不幸亡故,則女子須守貞終生。這是漢族定居農業社會要求女子單方面實行性禁錮的一種道德觀,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保證男子對女子佔有權的唯一性,無論婚前婚後還是死後。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這種觀念總體上呈現日益強化的趨勢。
在此種社會觀念之下,中國從漢代起就有了處女檢查的事,人們很早就發明了對處女的檢驗方法。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養生方》中就有了關於“守宮砂”的記載:“取守宮置新甕中,而置丹甕中,令守宮食之。須死,即治,軋畫女子臂若身。如與男子戲,即不明。”
此種方法,就是用丹砂餵養蜥蜴,然後把它搗爛,這就成為一種紅色顏料,把它點在女子手臂上,終年不褪。如果她與男性有了“親密接觸”,這紅色就會褪掉,所以蜥蜴又名守宮。如此,只要看女子手臂上有無“守宮砂”,就可以斷定她是否是處女了。晉代張華所作的《博物志》中的記載,與上述《養生方》幾乎完全一樣。當然,如以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這種做法的可靠性是很值得懷疑的。
古代的貞節觀念,很是寬泛,到了宋代,貞節觀念遂看中在一點——性慾問題——生殖器問題的上面。從此以後,女性的摧殘,遂到了不可知的高深程度!”明清時代,處女要求已成時俗,不僅民間有多種檢查處女的方法,官方也有專門負責此事的人員。這種檢查的目的主要察視是否是處女。如在永平所發生的這個案子,縣官就派人驗證王家所嫁之女是否是處女,這個驗證結果就成為了案件判決的最重要依據。
官方負責這項工作的,有官媒、穩婆之類的人員,上面講到無錫縣的故事,就曾提到案子到官,要經過官媒來檢驗是否處女,在民間則大多委託男方的女性親屬或媒婆去辦理。據説明清時民間最常用的方法是,令被檢查的女子坐於裝有草木灰的便桶,設法讓她發笑,然後看桶中的灰是否有被氣吹動的跡象,如有,則女子已經不是處女了。
清代,處女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不獨小康人家娶妻,富室納妾、買婢也一般要求對方是處女,對處女的檢查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當然人們認為,最靠得住的辦法還是新婚時看女子是否有落紅。實際上,不止是俞樾所説的永平地區,全國各地此類習俗極為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各地的鬧房習俗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人們的話題與行為,都與性有關,鬧房的動作、歌詞都有很多性的意味。
清代是距今天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那時社會生活中的許多事物,在今天仍有遺存,瞭解和研究這類社會生活事項,對於我們認識今天的社會,不無裨益。
中國古代注重女子貞節的內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9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古代注重女子貞節的內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