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總會進行一場作弊與反作弊的“暗戰”。現代社會,運用高科技手段可以有效防止考生作弊。科舉考試被稱為古代的“高考”,考中者意味着魚躍龍門,因此,總有考生會不顧一切地作弊。那麼,在沒有高科技輔助的情況下,古人是如何防止作弊的呢
唐朝“開卷考試”不用防作弊。唐朝是科舉制剛剛確立時期,當時允許考生夾帶資料入場,類似於今天的“開卷考試”,直到唐末五代時期,才開始嚴禁考生夾帶資料入場。
宋朝“安檢搜身”防作弊。宋真宗時頒佈考試新規,規定應試舉人除書案外,不許將茶廚、蠟燭等物帶入。考生入場前要一一檢查,由監門官搜身。一旦發現作弊資料,可立即押出考場,並停止參加科考一次或數次。據記載,當時搜查時會將搜摸考生全身,如同現代機場的安檢一樣。儘管宋朝“安檢”措施比較嚴苛,但是負責“安檢”的監門官素質並不高,受賄現象比較普遍,搜身慢慢也形同虛設。
到了金代,朝廷意識到這個問題,就調部隊來監考,專門抽調“不識字”的士兵任搜檢官,實施令人尷尬的“裸檢”。《金史·選舉志》中有記載:檢查時,考生要主動把衣服解開,裸露身體,讓士兵檢查;還要把束緊的長髮放下來,看頭髮結內是否藏有“蠅書”一類的作弊資料,連鼻孔、耳朵也要扒開看一看。由於當場“裸檢”過於不雅,因此,金世宗時又改成文明的“裸檢”——“沐浴更衣”法,考生考前必須先洗澡,洗完統一着裝(政府提供)然後才能入場應考。
到了明代,對作弊的處罰升級到“坐大牢”甚至“處死”的恐怖地步。明朝規定,若考生被搜出作弊資料,輕則被立即取消考試資格,趕出考場;重則坐牢甚至處死。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明世宗要求,“添設御史二員,專司搜檢,其犯者,先荷校於禮部前一月(戴上刑具枷鎖示眾一個月),仍送法司定罪。”
清代除了繼承了明朝嚴厲的反作弊手段,同時還和經濟利益掛鈎:查出一名作弊考生賞銀三兩。公元1743年,乾隆皇帝頒佈考試新規之一就是:由士兵負責搜檢,士兵每搜到一名作弊者可“賞銀三兩”。為了多領賞,負責搜檢的士兵一點不講情面,有的甚至會將有嫌疑考生的褲子當場扒下來。經濟刺激還真管用,據《清高宗實錄》記載,有一年當場交白卷的考生68人,未完卷者329人,文不對題者276人。第二場點名時,竟然有2800多名考生棄考。
古代“高考”防作弊的驚人奇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50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高考”防作弊的驚人奇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