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繪製的安全標識,被製作成安全提示牌張貼在幼兒園各處。戚巧 供圖
幼兒園內但凡發生幼兒安全事故,無論大小,幾乎都是園長和教師心中抹不掉的痛。我園有22個班級,在園幼兒800餘名,安全教育是老生常談、每天必備。雖然教師天天講、週週提,但孩子在園活動時摔、擦、碰傷等各類安全事件,仍然不能完全避免。另外,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孩子又存在過度保護現象。這讓幼兒園教師每天都如履薄冰。
教師言傳不如幼兒自己體驗。自幼兒園“小鬼當家”活動開展一年多以來,教師逐步放手退後,將安全課堂靈活滲透到一日生活各環節中,讓孩子們真正成為自身安全的小主人,全程參與到幼兒園安全隱患的排查、討論、消除行動中,真正實現了“我的安全我關注”。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有益的安全防護經驗和技能,安全教育收到了良好成效。
隱患排查賽眼力
——慧眼小達人
以往,每週定期的隱患排查都由園務室領導、班級教師或後勤人員完成,如今,除了教師排查,我們還讓孩子們自己排查,從小班到大班,個個參與,人人感知。孩子們的小眼睛真是雪亮,通過尋找“危險藏在哪兒”,孩子們陸續發現了室內外很多細微的安全隱患,教師不斷支持孩子用塗鴉、符號、調查問卷等表徵方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環境中的隱患:教室裏區域櫃中放材料的盤子裂開,容易傷手;班級盥洗室的枱面邊緣太鋒利,以前摔傷過小朋友;公共盥洗室中電熱水器的門經常敞開,小朋友如果跑進去打開水龍頭,很危險;樓道牆面最下方的安全出口指示牌碎了,小朋友貼牆走,會劃到。
後院牆壁上掛着的空調機底部是硬硬的鐵片,容易刮碰到小朋友的頭和臉;休息區的坐墩開裂了,容易擠到小朋友的手;飼養園小動物籠子門上的鐵絲會扎到小朋友的手……
活動中的隱患:集體活動時,小椅子放得太近容易擠到手或屁股;在走廊、樓梯奔跑、追逐會摔倒;自主遊戲時騎車追小朋友,會撞車;建構區有的大積木破裂了,鋒利的邊緣、尖尖的角容易劃傷手臂;鞦韆繩子上的細鐵絲露出來,容易扎到手……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孩子們以獨特的視角排查到了很多成人沒能注意到的安全隱患,師幼共同創生的安全主題課程由此而生。首戰告捷的強烈成就感和責任感,更激發了孩子們參與安全隱患排查的積極性。
風險提示比創意
——策劃小能人
“發現危險怎麼辦?”“如何告訴大家這裏危險,要注意安全?”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危險快現身”創意設計,幼兒園同時開放了環境,讓孩子們自選適宜的位置進行展示,整個幼兒園室內外環境也因此得以大變身。
首先,張貼安全標識。孩子們有的設計警示標識,有的協商繪製安全圖片。大大的警示符號、表情誇張的人物、生動形象的場景,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起到了很好的安全提示作用。我們及時支持,將孩子們設計的“不要用手摸”“不要擁擠”“動作輕輕、注意腳下”等標識,附上設計者的頭像照片,噴繪製作成安全提示牌,分散粘貼、懸掛在幼兒園室內外各個場地中,既可以時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又增強了孩子們的成就感和責任感。
其次,製作安全警示。對於無法粘貼或懸掛提示標識的地方,孩子們或插上一面自制的小紅旗或小風車,或纏上紅絲帶,或在花壇邊上豎起一塊木牌子,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再其次,制定安全公約。對於活動室、寢室及走廊、樓梯發生的各類安全事件,教師和幼兒共同協商、討論、達成共識,明確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不能做什麼,為什麼不能做,後果是什麼。討論完,孩子們自己總結、投票,最終制定了自己的班級公約,以規範、監督大家的言行舉止。
通過親自排查、設計,孩子們用自己稚嫩的畫筆為幼兒園安全管理添上了濃重的一筆。他們設計的安全標識室內、室外隨處可見。每天户外散步時間,教師帶領孩子們一一再認這些安全提示和安全標識,也是師幼之間妙趣橫生的互動內容。
處理安全問題時,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們自己做,力所不及的就去借外力。班上的教師、維修的伯伯、看門的爺爺、園長媽媽都是孩子們經常求助的對象。户外遊戲中,排檢出帶刺的、有尖鋭稜角的或破損的積木,孩子們會小心翼翼地放到破損玩具收納筐中,然後去找維修的馬爺爺;搬不動的材料,孩子們會主動尋求教師幫助;車區車道狹窄、車輛擁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