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三大家之屈大均文學成就是什麼屈大均怎麼死的?屈大均有很高的文學才情,通過了解屈大均的文學作品、詩歌作品,便能窺探屈大均文學成就。《民謠》、《秋夕別岑公》、《攝山秋夕》、《白菊》、《讀陳勝傳》、《魯連台》、《自白下至槜李與諸子約遊山陰》等都是屈大均詩歌代表作品。由此可見,屈大均文學成就之一——詩歌領域的造詣。
屈大均文學作品
後人評價屈大均文學作品時,認為屈大均詩歌成就最高。根據朱希祖在《屈大均著述考》一文中記載,屈大均著述大約有三十多種。屈大均生前就已出版了《道援堂集》、《翁山詩外》等詩集,等到屈大均去世後,《屈翁山詩集》及《嶺南三大家詩選》等相繼面世。屈大均詩歌作品內容以弘揚民族氣節為主。除此之外,屈大均的詩歌作品還涉及民生問題,屈大均將百姓疾苦生活反饋在詩歌作品中,通過了解屈大均詩文作品,便可看出屈大均是一位關注社會,體恤百姓疾苦的詩人。
屈大均的詩歌作品深受清朝人士的追捧,康熙年間,著名文人周炳曾為《翁山詩選》作序,周炳在序中提到,屈大均的詩歌作品是“翁山派”的代表作,同時深受各階人士的推崇。後來又有學者指出,屈大均的詩歌作品,是以愛國詩人屈原為楷模,所以屈大均的詩歌作品充滿了濃厚的愛國主義色彩。其次,屈大均還注重寫實手法,所以他的詩文作品極具現實感。
屈大均怎麼死的
屈大均不但是明朝之際著名的愛國詩人,同時屈大均也是反清復明主要將領。眾所周知,反清復明運動持續了一百多年,清朝廷為了穩固大清政權,曾以嚴酷的刑罰來置辦反清復明人士。屈大均既然作為反清復明將領,那麼屈大均的下場是什麼,或者換句話説,屈大均怎麼死的呢?在記載屈大均生平經歷書籍中,都有講述屈大均怎麼死的。
屈大均雕塑
話説,屈大均還沒實現自己的仕途抱負明朝就已滅亡了。在老師陳邦彥的影響下,屈大均加入了反清復明的隊伍。隨着清朝廷的鎮壓,許多反清復明人士都遭到了迫害。為了實現反清復明的願望,屈大均先後將希望寄託在鄭成功和吳三桂身上。屈大均投入吳三桂門下時,才發現吳三桂只是藉着反清復明的幌子來實現自己爭霸割據的心願。屈大均看清實際情況後,便以身體欠安為由返回了廣東。
回到廣東後,屈大均一直過着貧困潦倒的生活。公元1674年,清朝廷收復了台灣,此時的屈大均深知時局已定,他便停止了一切反清活動。晚年時,屈大均將全部精力都放在著作上,通過屈大均的努力,他編成了《廣東文集》、《廣東文選》、《廣東新語》等多部作品。最讓人欽佩的是,屈大均不顧清朝廷重壓政策,寫下抗清志士的頌歌。根據記載得知,屈大均在公元1696年6月27日,在家鄉廣東因病去世,終年66歲。
屈大均墓
屈大均墓位於廣州市番禺區新造鎮思賢村寶珠崗,如今已成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屈大均是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屈大均去世後,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反清志士,便修建了屈大均墓。經過統計得知,屈大均墓佔地面積大約為150平方米,其中包括屈大均墓,以及屈大均家人墓。
屈大均墓
從外觀來看,屈大均墓呈梯形,屈大均墓前寬14.5米,後寬6.8米兩側約為9.8米長。屈大均墓處於中間位置,墓面呈現“凸”字形。屈大均墓是由灰沙建造的,長為1.7米,寬為2.8米。從正方看去,屈大均墓如同鐘錶形狀,中間有一塊青石碑,上面寫着“明屈翁山先生墓”七個大字。從落款得知,青石碑上的文字是民國十八年陳樾先生所題的。青石碑前方還有一個祭拜台,祭拜台是長方形狀。
除此之外,屈大均墓的左右方還有一塊高為1.78米,寬為1.8米的墓表,上面寫的是屈大均生平經歷以及人物貢獻。屈大均墓前方右側還有一塊石碑,上面寫着“墓松圖碑記”五個大字。因為時間久遠,所以石碑上的文字已經模糊不清,根本無法辨別上面的內容。屈大均父親的墓位於屈大均墓的左上方,屈大均母親的墓位於屈大均墓的右上方,屈大均墓的左下方是屈大均兒子兒媳的墓。1986年,正值屈大均逝世290週年,當地政府為了紀念屈大均,專門修建了思賢亭。